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5|回复: 7

元人是如何作曲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9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豫章台(涂键) 于 2016-12-30 19:19 编辑

元曲,与唐诗、宋词鼎立并称,同为“一代文学之胜”。
  曲与诗、词,各具特有的艺术魅力。曲,更贴近世俗生活,更接近今时语言,更具有开放色彩,更符合现代审美心理,以雅俗共赏见胜。
  元曲是我国格律诗和词的继承和新发展,是汉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新结晶。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运用清代乾、嘉“朴学”研究方法结合西方美学思想,总结国故并奉献出丰硕成果的第一人——王国维,推许元曲的一大特点是“于新文体中自由使用新言语”。
    元曲“新”在哪里?在于极具特色!
    音乐特色——标明宫调、用五音或者五音两变作曲,上去分明,阴阳交错,何为五音?从音乐方面来说便是我国古代的五级音阶宫商角徵羽是也,从人的发音器官来说,即宫者喉音,商为齿音,角为牙音,徵为舌音,羽为唇音。元曲之初是用来唱的,只有以诗歌之音韵与乐器伴奏之声曲同步,方更具音乐美。五音两变即与西方音乐接轨的五音加变徵、变宫。古人还特别强调重结尾,曲作写得好的散曲作者,结句一般上去入声分明,阴平阳平交错,另外还须注意古代江西燕南芝庵《唱论》中提到的声情。
   
体式特色——曲,属新体格律诗。它有格律定式:即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要求等均有定格范式。但又许在定式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要添词、增句、加令,《中原音韵》还告诉我们有减字等等,不一而足,从而使曲在体式上具有了“格律与自由”相统一的新特点。
    音韵特色。唐诗是依唐韵,宋词是依宋韵,元曲是依元韵,元韵是中华音韵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中原音韵》直接开《中华新韵》的先河,它的特点是“平分两韵,入派三声”。它的产生,推广之迅速,普及之广泛令人吃惊。唐诗韵——《诗韵全璧》,宋词韵——《词林正韵》都是后人归纳的,而曲韵——《中原音韵》却是元代当时的产物。
    声律特色。大多数唐诗是可以“唱”的,一般说来唐代的格律诗只能押平韵,仄声只是诗句里调解平仄的功能。宋词则有平韵格、仄韵格、平仄转韵格、平仄错韵格、平仄错叶格、入韵独叶格等。仄声已上升到韵脚的高度,拓宽了仄声的功能。它也有通押格,但很少。唯有散曲表现着自己强烈的音乐属性,凡散曲出现,都要标明宫调与曲牌双音素,它平仄通押,重要的去声字特别标明,不能够用上替代;而上往往可以用平。每一首散曲都具有可唱性和可读性的双重特性。散曲这种特性是缘于其与戏曲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缔成的。
    语言特色——曲打破了格律诗、词主要以文言词语为基础遣词构句的轨范。而以当时的北方方言为准,分新的四声、定平仄、归韵类。叶韵可阴、阳、上、去、入五声混押;且韵脚密,有的曲牌句句叶韵。并创造了“短柱体”(每句二韵或每二字一韵)、“独木桥体”(以同一字为韵脚)等“巧体”叶韵新形式。同时,大量口语入曲,将传统诗词质素、民歌风韵与俚词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为一种新的文体语言风格。
    修辞特色——最突出的是着意便用叠词、重句和象声、模形、拟态等形容词语,以增强语言效果。叠词、重句以及象声、模形、拟态等词语的使用,在格律诗、词中,是“殊相”;在曲。则是“本色”。另一突出特点,便是对偶形式的多样化。诗、词通常仅用偶对(二句一对)。元曲,则除偶对(又称“合璧对”)外,还有三句成对的“鼎足对”,四句对仗的“连壁对”,多句相对的“联珠对”,首尾相对的“鸾凤和鸣对”,叠句对,以及“扇面对”(即两句一联,隔句成对)等多种对式。堪称集对式之大成。
    风格特色——诗尚雅正、贵含蓄,词讲“要眇”、多婉转;曲则别是一途:求抒发率真、锐意尖新、“豪辣灏烂”、有“蒜略味”,每多谐趣;以穷形尽相、酣畅淋漓为尚。形成了与格律诗、词迥然异趣的另一种审美情味。
    地域特色——元曲分为南曲、北曲。一般以长江、或黄河、或淮河为界。它是以方言为主来创作的。如江西有南昌腔、弋阳腔、宜黄腔等等。北曲主要是以元代的首都、现在的北京为中心,包括现在的天津、河北、河南、内蒙、外蒙、辽宁、吉林、黑龙江的绝大部分地区,由于受少数民族如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以及外国语言的影响,北人(史书又称为汉人)传统四声发生变化,读不出入声字了,于是产生了新的四声。元曲的光辉主要是北曲的光辉。
    然而,由于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种种偏见,元曲这一“元代最佳文学”,却被“郁堙沉晦”了数百年之久。直至1912年,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问世,国人方始珍视元曲。但对元曲的收集、整理、研究、普及所做的工作,与诗词比较起来,简直远远不成比例!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隋树森先生经过多年呕心沥血、筚路篮缕搜集、校订的《全元散曲》,才公之于世。
    在元曲的搜集、整理、研究、普及工作方面,任讷(中敏)先生是屈指可数的、“赐给后辈读者的益处也很大”者(隋树森语)之一。任先生“踵蘅塘退士之于唐诗,彊村翁之于宋词而为”,初辑于1926年,后经卢前先生于1943年“略加删定”而成的《元曲三百首》。我将用任讷(中敏)、卢前先生于1943年而成的《元曲三百首》、或王季思、洪柏昭、卢叔度、罗锡诗、卢汉超于1981年而成的《元散曲选注》或隋树森1964年2月出版、1991年再版《全元散曲》为例说明我的观点
    元曲包含两种不同的文学祥式:散曲与杂剧。前者是诗歌.后者属戏剧。诗歌、剧曲,既有差别,又有联系,剧曲的唱词部分,便是散套。散曲又包含小令和套数(通称散套)两种体式。
    曲的小令,不同于词,指的是单只曲(又叫“叶儿”)。它不似词小令之有二叠、三叠,而是一曲一咏。咏之不足,意犹未尽.用同一曲牌再写若干首,谓之“重头”。小令的另一形式是“带过曲”,即将同一宫调、旋律上可以衔接的二支或三支小令合为一曲。带过曲的组合是固定的,元曲中带过曲仅仅二三十支。
    套数则是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合的套曲。其表情达意的含容量较单只小令为大。
    元曲的学习与研究,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事情,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各自保留。我不是来吵架的,既是向大家学习,也是与大家交流,以共同进步与提高。


发表于 2016-12-29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丢人现眼,胡言乱语,脑残!

点评

[中吕宫]喜春来 台湾郑骞《北曲新谱》云【喜春来】小令、散套、杂剧。一名喜春风,阳春曲,喜春儿。 小令 周德清 撰 雨晴花柳新梳洗。。日暖蜂蝶便整齐。。晓韩莺燕渐收拾。。催唤起。。早赴牡(上)丹(阴)期(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9 23: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9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羞耻,还好意思说1924年的版本,拙劣的表演!

点评

123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30 23: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9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吕宫]喜春来

楚山孤云 发表于 2016-12-29 23:36
不知丢人现眼,胡言乱语,脑残!

[中吕宫]喜春来

台湾郑骞《北曲新谱》云【喜春来】小令、散套、杂剧。一名喜春风,阳春曲,喜春儿。 小令 周德清 撰
雨晴花柳新梳洗。。日暖蜂蝶便整齐。。晓韩莺燕渐收拾。。催唤起。。早赴牡(上)丹(阴)期(阳)。。
十平十仄平平厶。。十仄平平十仄平。。十平十仄仄平平。。平去苹。。十仄仄平平。。
五句:七。。七。。七。。三。。五。。
简谱云:“此曲去上配置甚佳,如日暖、唤起、赴牡、皆极发调。”

元好问【中吕】喜春来△春宴:
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折,宜唱喜(上)春(阴)来(阳)。

荆干臣【喜春来】(全元散曲):
茶不茶饭不饭恹恹(非四连去,古今通假字、平声)害,死不死活不活强强捱(增衬法),相思何日得(入上)明白。愁似海,烦恼早(上)安(阴)排(阳)。

伯 颜[喜  春  来]:
    金鱼玉带罗谰扣,皂盖朱幡列五陕,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得意秋,分破帝(去)王(阳)忧(阴)。
【注释】喜春来:曲牌名,又名阳春曲。属适宜表现欢跃情绪的中吕宫,多用于对景抒怀的短篇。定格句式为:七七、七、三五。

【涂案】任讷(中敏)、卢前先生《元曲三百首》,在注解中标明了宫调、声情、句式。

点评

纯属无耻谣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9 23: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9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豫章台(涂键) 发表于 2016-12-29 23:43
[中吕宫]喜春来

台湾郑骞《北曲新谱》云【喜春来】小令、散套、杂剧。一名喜春风,阳春曲,喜春儿。 小 ...

纯属无耻谣言!

点评

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30 17: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9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照镜子看看还有脸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双调]骤雨打新荷


问好!

[双调]骤雨打新荷
《北曲新谱》云:
【说明】小令 有幺篇 须连用
    绿叶阴浓,池亭水阁,偏凉多。海榴初朵朵(上、“朵朵”,叠音词)簇(入上)红罗。乳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雨过,珍珠撒,打(上)遍(去)新(阴)荷(阳)。
[幺]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上、来往句中自对)如(阳)梭(阴)。
[注]此章仅见遗山作,体制在词曲之间正音谱未收幺篇,今从广正……
《钦定词谱》云:小圣乐 金代元好问自度曲,蒋氏《九宫谱》,入小石调。《太平乐府》、《太和正音谱》,俱注双调。
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句仄平仄读平平平仄叶仄仄仄句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仄仄句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韵平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句仄平仄读仄平平平韵仄仄仄句仄平仄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韵
《元曲三百首》【注释】骤雨打新荷:此曲牌本名“小圣乐”,或入双调,或入小石调。因此曲中“骤雨过,珍珠乱糁,打遍薪荷”几句脍灸人口,曲牌名又被人称为“骤雨打新荷”。早期的曲与词分界不很严格,均称为乐府,故此曲具有词的特点,有上、下两片,并有词的韵味。
《全元散曲》【注释】太平乐府二、辍耕录九、太和正音谱下、花草粹编九、古今词话、北词广正谱六六元明小令草。、历代诗余五九
《元散曲选注》【说明】这是元人散曲名篇。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九:“小圣乐乃小石调曲,元遗山先生好问所制,而名姬多歌之,俗以为骤雨打新荷者是也。”
【涂案】吴梅《北词谱》入小石调。以上三本书皆无“幺”,可见“幺”为后人所加。楚山孤云开始认为是词,要我查找例作,现将例作查找如下:
第一【骤雨打新荷】亦词,(见《钦定词谱》清政府颁布的词谱)
第二【骤雨打新荷】亦曲。
例一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见双调栏目;

例二元末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见双调栏目;
例三【北双调•骤雨打新荷】亦曲例,
   【南小石调•骤雨打新荷】(见《钦定曲谱》78页、354页);
例四《顾曲麈谈》吴梅第一章论原曲第一节论宫调第14页有如下字样:南曲则为【南小石调•骤雨打新荷】(与北曲同名,即元遗山作);
【涂案】吴梅是中华民国第一位将戏曲引入高等院校的名师,其《顾曲麈谈》为论 戏曲之书。(见《顾曲麈谈》14页)
例五王力《曲律学》第一节曲的概说第五页有【北双调•骤雨打新荷】字样。
【涂案】王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将元北曲引入高等院校的汉语言文学博导。(王力《曲律学》5页)

例六蒋星煜主编《北曲曲谱》1476页。

【涂案】蒋星煜为主编的《北曲曲谱》与《南曲曲谱》是改革开放后影响比较大的两个曲谱。蒋星煜为上海复旦大学戏剧专业博导。

例七《北曲新谱》【骤雨打新荷】(见382页)
【涂案】鄭骞《北曲新谱》为台湾宝岛曲作家公认的比较好的北曲曲谱。


北曲散套例
例一:【北双调•骤雨打新荷】亦曲例
清•陆懋【北双调•骤雨打新荷】
散套一:骤雨打新荷、幺、幺、幺小令三……(见《全清散曲》511页)
北曲小令例
例二:清•凌敬言【北双调•骤雨打新荷】题纫秋女史:(见《全清散曲》2252页)
南曲小令例
【南小石调•骤雨打新荷】例(见《全清散曲》)
例三:明末清初•沈谦【南小石调 骤雨打新荷】佳丽:
三更月,十里春,昨宵可怜逢那人。
宝髻金钗.爱杀他颤巍巍发似云。
想时咱好闷,见时他待嗔。
拾翠洛神,卖酒文君,梦里抵牙还自忖。
(见《全清散曲》371页)

南曲散套例
例四:清•王景文【南小石调•骤雨打新荷】浔郡郊步
西门外,水满陂,烟云湿空山径微。
一阵暄风.过清明谷雨期。
屐珊珊可试,杖弯弯可倚。
但见属玉交飞.布谷争啼,树杪众峰色尽翠。
【渔灯儿】
【流拍】
【羊头靴】
【好收因煞】
(见《全清散曲》2252页)

【涂案】其一标明了宫调为曲,突出了音乐特色;如果不标明宫调,【骤雨打新荷】那就是词了。
其二注意到了用“去”声字突出声律特色;
其三标明了南北,突出地域特色,估计歌女们是用《中原音韵》唱或用“山西”话唱。
其四尾句注意了四声的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越调[小桃红]

楚山孤云 发表于 2016-12-29 23:39
不知羞耻,还好意思说1924年的版本,拙劣的表演!

越调[小桃红]
台湾张骞《曲谱新编》云:
[小桃红] 小令、散套、杂剧。 又名绛桃春 小令 任昱 撰
山林钟鼎未谋身。。不觉生秋鬓。。汉水秦关古今恨。。谩劳神。。何须斗大黄金印。。渔樵近邻·田园随分·甘作武陵人。。
十平十仄厶平平。。十仄平平厶。。十仄平平厶平去。。仄平平。。十平十仄平平去。。十平厶歪·十平十厶·十仄仄平平。。
八句:七。。五。。七。。三。。七。。四·四·五。。

《元曲三百首》王恽[小桃红]: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何日(入去)是(去)归(阴)年(阳)?
    【注释】小桃红:属可以表现渲泻忧闷心情的越调,又名平湖乐。定句式为;七五七、三七、四四五。

《元散曲选注》李伯瑜[越调]小桃红△磕瓜:
  木胎毡观要柔和,用最软的皮儿裹。手内无他煞难过,得来呵,普天下好净也应难躲。兀的般砌末,守着个粉脸儿色末,诨广(上)笑(去)声(平)多(平)。

《全元散曲》赵明道[小桃红]:
枕寒衾冷夜迢迢,旖旎人儿俏,往往难成梦惊觉。好心焦,悲悲切切雁儿呀呀的叫。透户牖、金风淅淅,滴更长、铜壶点点,更那堪蛩韵絮(去)叨(平)叨(平、叠音词)。
【涂案】《元曲三百首》标明宫调、声情、句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25 20: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