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50|回复: 89

崔颢第一的正名与误解

  [复制链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6-5-10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10 10:11 编辑

崔颢第一的正名与误解

    南宋诗论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提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崔颢的《黄鹤楼》,随有“唐人七律,崔颢第一”的盛名,从此广为流传,至今千年不衰。

    崔颢的大作《黄鹤楼》,是符合元兢体系的律诗。既不是“古风”,也不是“古诗”;既不是“古风式的律诗”,更不是“入律式的古风”。至于“一半古风,一半律诗”的说法,则为一本似是而非的糊涂账。

    所谓“唐人七律,崔颢第一”,既不是“声律”第一,也不是“意境”第一。声律,是硬指标;意境,是软指标。声律,有合律不合律之分,没有第一或第二之说;意境,分优美不优美的相对表述,意境没有第一或第二的绝对说法。

    崔颢的《黄鹤楼》,频繁使用修辞手法,仅从【双声、叠韵、重字、叠词】来论,因修辞所牵连的字数高达30个。修辞的字数,是非修辞字数的1.2倍。不管是从盛唐来说,也不管从大唐来论;不管是从古风来说,也不管从律诗来论;不管是从崔前来说,也不管从崔后来论。崔颢可谓,空前绝后,无人超越。尤其前句一二三,字字围绕黄鹤间。三扣主题《黄鹤楼》,堪称今古第一流!

    解读崔颢七律《黄鹤楼》,重要环节有三:一是,“已乘”的“乘”字,音读“去”声,意作“记载”;二是,“一去”的“去”字,音读“平”声,意作“疾走”;三是,使用元兢四声25法,七言则是四声247法。崔颢七律《黄鹤楼》:

昔人【平】已乘【去】黄鹤去【上】,
此地【去】空馀【平】黄鹤楼【平】。

黄鹤【入】一去【平】不复返【上】,(羊注:去字,去声也可,不可上声)
白云【平】千载【上】空悠悠【平】。

晴川【平】历历【入】汉阳树【去】,
春草【上】萋萋【平】鹦鹉洲【平】。

日暮【去】乡关【平】何处是【去】,
烟波【平】江上【去】使人愁【平】。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搜韵网查询,【乘】古文:(羊注,红字,是搜韵网所加)
《唐韻》食陵切《集韻》《韻會》神陵切,音繩。(蒸韻)
《廣韻》駕也,登也。《易•乾卦》時乘六龍以御天。
又因也。《孟子》不如乘勢。《老子•道德經》乗乗兮若無所歸。
又治也。《詩•豳風》亟其乘屋。
又勝也。《周語》乘人不義陵也。
又計也。《周禮•夏官•槀人》乘其事,試其弓弩,以下上其食而誅賞。
又姓。漢煮棗侯乗昌。
又《廣韻》《韻會》實證切《集韻》石證切,音剩。(徑韻)
車也。《詩•小雅》元戎十乘,以先啓行。
又物雙曰乘。《左傳•僖三十三年》弦高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揚子•方言》雙鴈曰乘。
又物四數皆曰乘。《禮•少儀》乘壺酒。《孟子》發乗矢。
又乗丘,地名。《爾雅•釋地註》乗丘,形似車乘也。
又草名。《爾雅•釋草》望乘車。《註》可爲索,長丈餘。
《韻會》乘者,載也。取載事爲名。《孟子》晋之乗。
按:《韻瑞》引晋乘入平聲,誤。今宗譜曰家乘,義與史乘通。
又《傳燈錄》禪有淺深階級,一小乘,一大乘。頓悟自心無漏智,此心卽佛,曰最上乘。《宋沙門契嵩•原敎篇》五乘皆統之於三藏。一人乗,二天乗,三聲聞乗,四緣覺乘,五菩薩乘。後三乘導其徒出世也。前二乗以欲不可輒去,就其情而制之也。皆去聲。
又《集韻》諸應切,音證。(徑韻)
姓也。
《說文》本作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9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9 06:38
昔人【平】已乘【去】黄鹤去【上】,
呵呵。字之读音当从语境中理解,不要纠緾不息了。这句诗的语境,乘字 ...

拗律,就是违律。

点评

已經重新為三羊設置了登錄密碼,請找北山首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9 08: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9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9 07:09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9 06:38
昔人【平】已乘【去】黄鹤去【上】,
呵呵。字之读音当从语境中理解,不要纠緾不息了。这句诗的语境,乘字读平,去读去声,不要胡作解人。

黄鹤【入】一去【平】不复返【上】,

同样的,一去不复返的语境中, 去也读去声,没人会如你这样读平声的。


歪曲读音,没有任何意义。律诗有近体,不合近体的称拗律。——它还是律诗。

昔人【平】已乘【去】黄鹤去【上】,
呵呵。字之读音当从语境中理解,不要纠緾不息了。这句诗的语境,乘字读平,去读去声,不要胡作解人。
三羊回复:这是正解,你不懂。

黄鹤【入】一去【平】不复返【上】,

同样的,一去不复返的语境中, 去也读去声,没人会如你这样读平声的。

三羊回复:哪里同样的【语境】?

歪曲读音,没有任何意义。律诗有近体,不合近体的称拗律。——它还是律诗。


三羊回复:【拗律】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9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9 07:02
因为违律,才有拗律之称,又称为古律。所谓古,即非近体的意思。
我们应该从这个上去理解。不要象 ...

【拗律】,又称【古律】。古律的声律体系是什么东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9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9 07:21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9 07:14
在近体诗出现前就有八句押韵诗了,总不能否定这个吧。不合近体平仄的,便为古。又因与近体的平仄律不合,故说拗。拗即拗口意,用拗来区别于近体——非常的形象。

在近体诗出现前就有八句押韵诗了,总不能否定这个吧。三羊回复:这个没有争议!

不合近体平仄的,便为古。
三羊回复:这个说法不对。永明体不是古体!

又因与近体的平仄律不合,故说拗。
三羊回复:这个说法不对。近体诗并非讲平仄,而是讲四声平上去入。

拗即拗口意,用拗来区别于近体——非常的形象。
三羊回复:这个说法不对。拗律,是违律。违律,与拗口没有根本的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9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9 07:23
你想怎么说,是你的事。在近体之外,人们都以拗律称之,不过是以区别于近体罢了。拗,也只是个统称而已。 ...

【在近体之外,人们都以拗律称之】,
纯属胡说八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9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8-9 07:52 编辑

三羊把同一个意义的两个“去”一个读上,一个读平,怕是说服不了人的。

点评

鹤去的【去】,作【撤去】解,读上声。 一去的【去】,作【疾去】解,读平声。 字符相同,色彩意义不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06:02
红杏尚书读尚书平仄平平仄仄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5 05:59
同一首诗中,同一个字平仄两读,这大概就是崔颢的高明之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9 0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9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9 07:26
近体诗并非讲平仄,而是讲四声平上去入

呵呵。就如你这般讲,黄鹤楼可还是不合律啊。——我们何不也学学古 ...

怎么不合律呢?
唐人七律,崔颢第一。竟然不合律,怪怪的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9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9 07:27
三羊把同一个意义的两个“去”一个读上,一个读平,怕是说服不了人的。

同一首诗中,同一个字平仄两读,这大概就是崔颢的高明之处!

点评

去只读去声上声,不读平声。这是写诗平仄,请不要用康熙字典之类说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9 0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9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9 08:09
同一首诗中,同一个字平仄两读,这大概就是崔颢的高明之处!

去只读去声上声,不读平声。这是写诗平仄,请不要用康熙字典之类说事。

点评

写诗的声调,依据《平水韵》。《平水韵》,收字7千多个。 写诗使用《平水韵》以外的字,其声调依据什么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2 23:16
【写诗平仄】?这句话虽不全错,却也极不严谨。因为,写诗并非完全讲平仄。依照四韵八句近体诗来讲: 在平韵诗中,横向的第25俩字,讲四声。纵向的第2列讲平仄。韵脚与白脚讲究【平与非平】 在上韵诗中,横向的第25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0 06:48
黄鹤【入】一去【平】不复返【上】,合律 黄鹤【入】一去【去】不复返【上】,合律 在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中,【去】字,既可以读【平】声,也可以读【去】声。但是,不能读【上】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0 06:25
搜韵网资料: 去 《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 (御韻) 《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0 05: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9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9 06:55
拗律,就是违律。

已經重新為三羊設置了登錄密碼,請找北山首版:coffee

点评

谢谢管理员! 三羊在前,已经求过北山一次了。再求北山不乐意麻烦别人! 再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9 08:26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8-9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的声律解读最看出一个人的声律见识。别不及格啊。

点评

用平仄246分明解读黄鹤楼,则是出律或者不是律诗。 用四声247分明解读黄鹤楼,黄鹤楼则是地道的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9 08: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9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6-8-9 08:20
已經重新為三羊設置了登錄密碼,請找北山首版

谢谢管理员!
三羊在前,已经求过北山一次了。再求北山不乐意麻烦别人!
再谢

点评

新的密碼已經發給北山先生,先生找他要下即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9 08: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9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8-9 08:21
这首诗的声律解读最看出一个人的声律见识。别不及格啊。

用平仄246分明解读黄鹤楼,则是出律或者不是律诗。
用四声247分明解读黄鹤楼,黄鹤楼则是地道的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9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9 08:26
谢谢管理员!
三羊在前,已经求过北山一次了。再求北山不乐意麻烦别人!
再谢 ...

新的密碼已經發給北山先生,先生找他要下即可:share: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0 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0 05:52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9 08:19
去只读去声上声,不读平声。这是写诗平仄,请不要用康熙字典之类说事。 ...

搜韵网资料:

《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 (御韻)
《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 (語韻)
《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陳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
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 (魚韻)
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鳥鼠攸去,君子攸芋。《左傳·僖十五年》秦伯伐晉。卜之,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0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10 06:30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9 08:19
去只读去声上声,不读平声。这是写诗平仄,请不要用康熙字典之类说事。 ...

黄鹤【入】一去【平】不复返【上】,合律
黄鹤【入】一去【去】不复返【上】,合律

在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中,【去】字:
既可以读【平】声,也可以读【去】声。
依据语境,三羊认为,读【平】声好于读【去】声。
但是,不能读【上】声,读【上】声与【返】同声,47同声则失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0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9 08:19
去只读去声上声,不读平声。这是写诗平仄,请不要用康熙字典之类说事。 ...

【写诗平仄】?这句话虽不全错,却也极不严谨。因为,写诗并非完全讲平仄。依照四韵八句近体诗来讲:
在平韵诗中,横向的第25俩字,讲四声。纵向的第2列讲平仄。韵脚与白脚讲究【平与非平】
在上韵诗中,横向的第25俩字,讲四声。纵向的第2列讲平仄。韵脚与白脚讲究【上与非上】
在去韵诗中,横向的第25俩字,讲四声。纵向的第2列讲平仄。韵脚与白脚讲究【去与非去】
在入韵诗中,横向的第25俩字,讲四声。纵向的第2列讲平仄。韵脚与白脚讲究【入与非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5

回帖

1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38
发表于 2016-8-12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9 08:19
去只读去声上声,不读平声。这是写诗平仄,请不要用康熙字典之类说事。 ...

写诗的声调,依据《平水韵》。《平水韵》,收字7千多个。
写诗使用《平水韵》以外的字,其声调依据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发表于 2016-9-24 2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个作品好象也有不同的评价,三羊老师从“修辞的字数”的角度进行论证,蛮有新意的。然而,不同的修辞手法,其难度一定也是不同的,忽略难度的差别,一概而论,可能还缺乏说服力,无论如何,崔颢确实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其《长干行》就非常伟大,远比《黄鹤楼》伟大

点评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这一首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2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24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9-24 22:38
对这个作品好象也有不同的评价,三羊老师从“修辞的字数”的角度进行论证,蛮有新意的。然而,不同的修辞手 ...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这一首吗?

点评

另一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2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24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25 00:00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9 06:38
昔人【平】已乘【去】黄鹤去【上】,
呵呵。字之读音当从语境中理解,不要纠緾不息了。这句诗的语境,乘字读平,去读去声,不要胡作解人。
黄鹤【入】一去【平】不复返【上】,
同样的,一去不复返的语境中, 去也读去声,没人会如你这样读平声的。
歪曲读音,没有任何意义。律诗有近体,不合近体的称拗律。——它还是律诗。
昔人已【记载】乘黄鹤去,昔人已【骑着】乘黄鹤去,
比较一下,意境。


黄鹤【入】一去【平】不复返【上】
急急忙忙的离开,与慢慢悠悠的离开,二者意境一样吗?

【律诗有近体,不合近体的称拗律】,也是瞎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发表于 2016-9-24 2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4 22:47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另一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2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24 23:22 编辑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原文: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一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发表于 2016-9-24 2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4 23:05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3308

回帖

93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7
发表于 2016-9-24 23: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4 23:05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您以为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24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在何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24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12 11: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