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2-26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鲁迅先生在杂文创作中也写过不少“剥皮诗”。抗战前夕,北平危急。一批无聊文人竟建议撤走军队,将北平定为“文化城”,以为这样就可以免遭日军炮火。而国民党当局也无心抵抗,匆忙将值钱的文物用专车南运,却呵斥大学生逃难是“不赴国难”。鲁迅先生模仿唐代崔颢的《黄鹤楼》写诗揭露道:
阔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文人的无知胆怯,政府的重利忘义,堕落者的荒淫无耻,大学生的凄惶无助,尽现鲁迅先生笔底,真可谓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