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7|回复: 3

[课件] 浪漫满屋老师课件

[复制链接]

94

主题

5

回帖

844

积分

栏目嘉宾

菜根谭文学院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844
发表于 2018-1-21 0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菜根谭文学院 于 2018-4-10 19:12 编辑

晚上好 !今天接上周跟大家共同学习第五讲 律诗的对偶

第五讲 律诗的对偶 编辑 云龙山人
主讲  浪漫满屋

一、对偶
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 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手法。对,是指两个物相对,偶既是两个。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使得两句达到完美的结合。
我们学习律诗写作,必须懂的对偶,因为五律、七律的颌联、颈联必须对偶。有的朋友会说,这不是难事,我学过对联。网络上关于对联和对偶的关系之争多如过江之鲫,孰是孰非目前不分雌雄。对仗之说目前还没有在古籍中查到相关的资料,有人说,楹联就是对联。我们知道楹联的出处是出自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君主孟昶。不管楹联也罢,对联也罢,在历史古籍中,对于诗的中间两联叫对偶的说法看过几条。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 李义山 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 ,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联与偶句是有区别的。

    宋 叶适 《徐道晖墓志铭》:“及沉约 、 谢朓 、永明体出,士争効之。初犹甚艰,或仅得一偶句,便已名世矣。”

    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称句,我国古代称为骈偶句。亦作“ 对耦 ”。犹对手。对偶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但是对于我们现在学律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摘录几篇大家作为参考。

    《晋书·周顗传》:“ 顗在朝中时,能饮酒一石,及过江 ,虽日醉,每称无对偶。”这里的对偶是指对手。“无对偶”就是没有对手。

《左传·昭公二年》“非伉儷也” 唐 孔颖达 疏:“ 少姜是妾,非敌身对耦之人也。”这里的“对耦”也做没有对手讲。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紫燕黄鶯,緑柳丛中寻对偶。”这里的对偶是指夫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属文者对耦。” 这里的对偶指的是诗中的对偶句。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含风鸭緑鳞鳞起,弄日鹅黄褭褭垂。’读之初不觉有对偶。” 这里的对偶也是指的诗中的对偶句。

    清 赵翼 《瓯北诗话·七言律》:“然汉魏以来,尚多散行,不尚对偶,自 谢灵运辈始以对属为工,已为律诗开端。” 这里的对偶也是指的诗中的对偶句。

以上找了诸条对偶的出处,是想让大家知道对于律诗中间两联的名称。这些虽然和学会、写好律诗无关,但是既然学习律诗,连最起码的术语都搞不清,恐怕会惹人嗤笑。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学过的对联和对偶是不是一回事。

二、对偶与对联

    相对于偶句来说,对仗,是大家更为熟悉的。现代的一些涉及到律诗格律方面内容的书,基本上把律诗中的颌联和颈联叫做对仗,这也是网络很普遍的说法。至于到底什么是对仗?这些说法除了提供一些平仄相对、词性一致的内容之外,尚有流水对、宽对、窄对等内容。至于什么样的标准为宽,什么样的标准为窄,那就只好各自理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道。宽与窄的分界线是什么,也无从得知。
至于“对仗”中的“对”字和“仗”字,究竟是什么含义,也无人释疑,貌似谁都懂,但同时谁也说不清楚。甚至“对仗”这个词组,本身从何而来,也未见交代。对仗的作用与目的各是什么,也没有多少阐述。今天的对仗,更多的强调的是平仄和词性,平仄好歹算是祖先遗留下来的概念。词性,则完全是现代的说法,至少,李白、杜甫、王维等都是不知道后世还有“词性”这个词组的。 因此,使用词性去判断唐朝的作品,不仅一般人,即使是诗仙、诗圣、诗佛的作品也是不合格的。究竟是李白他们错了,还是今人错了,大家自己去判断吧。

至于对仗”中的“对”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似乎也不得而知。按照字典的释疑(与对错之对的含义无关,故不计),“对”字,其本义,是“答”“回应”的意思,引申出双、偶等含义。比如对酒,就是你喝一杯,我喝一杯,不是说一个人喝,必须是两人都喝,体现出的是一种和谐。并不是双方针锋相对。“针锋相对”就是使用“针、锋”来相互答应,当然就是不友善、不和谐的关系。那么,律诗中的颌联、颈联相互的关系,是答应的关系吗?显然不是。因为,大家都可以很方便的读到唐诗,欣赏到唐朝前贤先圣们的风采,大量的唐诗作品都是证据,证明诗中的颌联、颈联的相互关系,根本就不是前问后答。即使偶尔有,也不到百分之一,不具有普遍性。
至于“对仗”中的“仗”字,更不知道是何意。作为一个词组来讲,词组中的一个字,居然不知道是什么含义,这是不是很荒唐?如果一个字无法解释,放到词组中,还有必要吗。显然无此必要。

偶句,最早出自晋朝。在晋朝之前,本叫做藕句。藕句一词,汉朝就有,指相互关联的一系列句子,这种写作方式,在先秦文献中可以大量的看到,比如“吕不韦、孔子、孟子”等诸子百家都有,在汉代始命名为藕句。藕句与偶句,也是有显著区别的。其区别是:藕句,正如同莲藕一样,不一定就是两句,可能是三句、四句,甚至更多句子。但偶句,就只有两句,在骈体文中,偶句被大量的使用,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晋朝时候,被引入到五言诗中,然后被正式作为这律诗的特征固定了下来。  

记载中讲,建安七子时候,也就是三国时候的魏,并没有在诗中采用偶句,西晋开始颇为盛行,在南北朝的梁朝时期,被官方正式确认纳入诗的格律中,这个时候的诗,尚未有替、粘、对这些规定。唐诗继承了这点,整个唐朝,只有偶句一说,并没有“对仗”这个词组。

记载中写道,李义山(李商隐)说他自己得到了一个联句,可以媲美召公,却未得偶句。这说明,在唐朝晚期,李商隐时候,联句与偶句,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唐朝之前,有个著名的人物,叫颜之推,他所编撰的《颜氏家训》对后世影响颇大,其中,论述诗的内容比较丰富。专门讲到了“对藕”,按照他的说法,对就是两个句子,藕就是若干句子(不止两个)。事实上,关于诗中这两个句子,有这样那样的叫法,大致有:偶句、排偶、对藕、对偶、队仗等。

队仗,很明显,是以现实中,两边排列的仪仗来作的比方,最早这个比方,出自南宋。南宋有两个人在说到律诗颌联和颈联句时,使用了“队仗”这个词组,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魏庆之。这里的队,是列队的意思,仗,就是列队后,分两边排列的仪仗。这个用来打比方的词组,很形象,完全可以解释清楚、明白。不象对仗的仗,无法解释。队仗在元、明、清这三个朝代,与偶句一起被使用,这些使用属于民间,不带官方性质,比如陈田、沈德潜等人。说明一下,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官方使用的均是偶句这个说法。
如果说对仗的仗,有没有可能是仪仗的仗的含义呢?有这种可能性,只是找不到出处。有没有可能是队仗被误写为对仗呢?也有这种可能。但无论如何,偶句、排藕、对藕这些说法,所阐述的,都是同一个含义,这就是,由这种类型的句子,相互组合在一起,缺了谁都不可以,这样才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诗中单个步骤的意思,而不是以一句来表达。这点完全符合起承转合的特征。这些概念,都是对整体进行要求,而不是对句子中的某个字的词性进行要求。这与今天对仗的对,有着完全不同的要求。对仗,是对字的平仄,以及该字的词性,有着严格的限制。而偶句等历史上传承千年以上的概念,都是对两个句子组合而成的整体进行要求,这个整体,必须体现出其应该担负的功能,完成其使命。

三、对偶与对联的区别

偶句不是对联,偶句与对联的作用完全不一样。对联要求上下联,共同表达相对完整的故事或者画面,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短篇故事,一看就知道你说的故事整个过程是什么内容。而偶句仅仅是律诗中的一个部分,合起来也不是全部,也就是说一个故事只是说了其中的某一个内容,是局部的,不全面的。如果你拿偶句来给别人说这个是对联,里面的内容会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头没尾。

对联表达的是作者全部想要表达的内容,而偶句却属于律诗中起承转合的承与转,颌联的作用是承上启下,颌联的前分句承起句,颌联的后分句为颈联做转的准备,颈联的作用是转,转向什么呢,当然是转向抒情。但对联却没这么多,两联就直抒胸意了。所以偶句与对联的功能与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总之,偶句的四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平行、递进、互补或相连的关系,这么复杂的关系要在以后的起承转合中细讲,不能说哪个更重要,哪个不重要,其重要程度是一样的。

    再一个对联可以写全景或者全情,比如说我写月色的美,上下联可以全部都用景色来写,或者我用我对月光之美的一种感怀或者感叹来描述,而上下联可以完全是情,没有景物。而偶句却不能这样写,偶句的四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平行、递进、互补或相连的关系。

  在楹联班和大家交流了句子节奏划分和节奏点的判别,汉文的节奏特点以两个字为多,而且节奏点都是落在第二字上,也就是说二字一节的重点落在后边字上。

    上面说古人不知道词性为何物,但是并不表示古人写诗词就乱来。楹联班和大家交流过古人是按照虚词、实词、半虚半实的组词规则来创作的,一联相同位序的词相对,只要能做到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就是工对。不同现代人逐字讲词性。之所以和大家说这些,是因为想告诉大家,对联和律诗中的对偶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说了半天的对偶,那么对偶到底是什么东东,它长的是什么样子,如果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义对。义对是律诗颌联或者颈联上下句的整体相对。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对偶没有对联要求的那么严格。

下面我们用一首李白的 《送友人》为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作品中的“一为”与“万里”,其中“为”与“里”显然怎么解释其词性,也是难以解释成一致的。“为”,比如,为善,做善事。为政,当官。为首,当头目。为,就是做什么的意思。“为别”,也就是双方要分别,分别,是双方要做的事。那么,“里”字,显然和“为”的词性无论如何也对不上。这种情况在唐诗中出现较多,平时大家读诗的时候,自己就很容易发现词性不相符的例子。因此,使用词性去判断唐朝的作品,不仅一般人,即使是诗仙、诗圣、诗佛的作品也是不合格的。究竟是李白他们错了,还是今人错了,大家自己去判断。

    我们再来看这首诗中承句、转句可以说是标准的偶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如果一词一词的对,对联也对不上,比如:“此地”对不上“孤蓬”“一为别”也对不上“万里征”

    再从逐字上去分析,此≠孤,地≠蓬,一≠万,为≠里,别≠征。一联十个字没有一个是等于的,而当我们读这两句的时候却感到非常合理,从中也可以感悟到上下联是整体,也即是整体意思相对。

所以对偶句就是在词组相对中,不能同处于一个场景中,就像“麻雀”不可以对“黄鹂”一样的道理,这也是楹联中所谓的合掌.

四、律诗的对偶形式

律诗除了颌联、颈联必须对偶外,其他的联可不可以对偶?这个问题准备在对应的诗体中分别讲的,既然现在有朋友想知道,今天就简单的和大家交流。

五绝: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起承句标准的工对



《新嫁娘词》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转合句近似于流水对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起承转合没有对偶



七绝:

《春宫曲》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起承转合没有对偶



《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联均是工对



《寄令狐郎中》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转合句对偶



《赠别》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起承句为半对偶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转合句为标准流水对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起承句为对偶



五律:

《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起承转三联皆对偶

《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四联皆对偶,合联为流水对。

七律:

《遣悲怀三首·其二》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起承转三联皆对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承转合三联皆对偶,合联为流水对。

    七律四联都对偶的极少,但是只要收的住,收的出新意也不是不可。总之按照规定,五律、七律颌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

今天就跟大家共同学习到这里,谢谢!

3万

主题

106万

回帖

300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0710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1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什么样的标准为宽,什么样的标准为窄,那就只好各自理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道。宽与窄的分界线是什么,也无从得知。——我认为,意境永远第一位,然后才是修辞的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7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菜根谭文学院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积分
32905
发表于 2018-1-21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14万

回帖

4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风雅区总版主助理兼菜根谭文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2834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1-22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讲义,学习问候辛苦了:strong::coffee:coffee祝安好!
天天好欢迎您!http://www.hkscxh.net/static/image/smiley/default/default/54.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18 09: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