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3|回复: 5

《半山楼主人评诗》选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7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评刘豫州先生二律

一. 西行札记
木制门楣土打墙,真无几户是楼房。
风多雨少禾苗弱,地阔人稀草树黄。
兴业亦难开富路,扶贫尽可改穷乡。
农耕怎似工商快,好在如今不纳粮。
   豫州先生<七律 西行札记 >是一篇好诗:韵遵平水七阳,首联开门见山,直接记述西行所见,诗人老迈回乡,所见之景物一定很多,比如,兰天白云,小桥溪水,亲朋故旧,田园稼穑;....而诗人却只选"木门"和"土墙"两件事; 这是为叙述"西部尚穷"之主题而留下的伏笔,作些鋪垫也;由此可知诗人剪裁之功夫,匠心独具;颔联是承接起句的,是进一步说"西部尚穷"这一主题的:土地贫瘠,人烟稀少,气候干燥,植被稀疏,如此描摹.足见诗人的仁爱之心,悯农之意;颈联将笔锋一转,由描景转为议事:举出"兴业","扶贫"这样庄重的话题,发人深省,唯觉"尽可"二字待酌定.或可改成:"扶贫岂易改穷乡?"则不但对仗工稳,且于立意则更为深沉而多思矣; 尾联于议事之时,留一些感叹.末尾:"好在如今不纳粮",看似庆幸之喜语,实乃无奈的戏谑之笔,是合于"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庸之道.蕴藏春秋笔法:一字之褒;一字之贬;读者诸君,不可不细品也.
    若就诗品而论,当属二十四品中的自然之品;赞曰:"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如逢花開,如瞻歲新". 在生活中到处能发现诗,不需要挖空心思追寻,顺应情理写作,就能着手成春。作品自然如花儿适时开放,又好象四季岁月更新。这首诗的品相比较符合"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之"自然"一品;

二.   辉煌不再   
油价低迷百业荒,小区遍地尽空房。
长街破败沙封路,老店凄清草蔽墙。
纵有孤楼堪寄梦,已无大树好乘凉.*
当年灯火阑珊处,荆棘丛生可牧羊。

    *注:  前几年,来自全国各大油田的勘探开发队伍,云集轮南塔里木油田,形成一个有酒店、舞厅、商店的灯红酒绿的繁华小区。如今人走楼空,一片破败景象,可见边疆经济的脆弱。

    诗分三体:  风,雅,颂; 风居诗体之首.风者,讽喻也;此律是合于时,合于事的感时之作.诗人用讽喻之筆,直言不阿,针砭时弊,风人之旨,美刺之情.描写景物,历历如在目前.诗直书时事,似乎有<秦中吟>之遗响焉;  白居易秦中吟有<伤宅>诗云:  "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刘诗"纵有孤楼堪寄夢,已无大树好乘凉",亦为"伤宅"之另一写法,媲美矣;此诗首联横空一笔,点出"主题的原委",一针见血.一言以蔽之.承联进一步用近镜头描摹"百业荒"的真实写照,让人信服.对仗工稳,一气呵成.不造作,不躲闪,不矫情.转句如流水行云,造句典雅,感慨深沉.非深临其境,深谙其事者不能道也.结句以"景句"作结,发人深省者,莫过於此也;

 楼主| 发表于 2017-4-17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评熊東遨先生两首诗  附熊先生给评者半山楼主人的回电原文

熊东遨,今楚之善吟者也,中华诗词高级顾问,余久闻其名,惜缘悭一面。近读其《重九登龙虎山》诗曰:
拾取空山片叶黄,风前信手记沧桑。
材无大用还知止,事到中年过便忘。
新露珠团同面目,故交云散各参商。
不曾留梦凭高做,孤负秋屏一枕凉。
所吟之诗,法度清老,情趣天然。书卷之气颇足,令人想见风仪。全诗造句典雅,韵遵平水七阳。起句点题,登山拾叶,信手题诗;承句以冲淡之笔述怀,经典旷达;"材无大用还知止,事到中年过便忘".警句也,非大彻大悟者,不能道也;转句于“新露”和“故交”之间兴怀,感慨无端,见识独到,人情世态,全在眼前.所谓“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参商"二星,一在东,一在西,其出没不相见。杜甫有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用面目对参商,十分工稳;收尾以秋日登高,略有遗憾作结,馀音尚在也。全诗一气吟成,神完气足,非止一联一句之妙.熊东遨又有《过庐山慧远讲经堂》一律:“闻经几度梦柴桑,此日随缘过讲堂。百变峰俱真面目,千寻瀑是旧文章。无心涉世愚何碍?有井观天小不妨。忽见空山动佳气,二三飞鸟入青苍。”此吟亦佳。通篇妙手偶得,自然清秀.尾句忽见空山中的二三飞鸟,颇有些禅意啊.熊君游历既丰,见多识广,故著述能超脱时流,或沉着谐趣,或雄浑清奇,各出意境.仆读其诗,如暑天喝凉茶,沁入心扉。

熊东遨先生囬电
周泽安先生: 台鉴
       手教并大著拜收,深谢。拙诗蒙垂青眼,不胜惶愧。快递奉上拙编《仙侣同舟集》一册,收到请告知并望指教。馀不一。顺祝
                     谭第清吉!
                                                                东遨合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7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评林默涵<秋日登临>
    闲来无事,偶於故纸堆中翻到林默涵先生一九七五年流放江西丰城时作的两首七律.其中一首<秋日登临>诗云:
客中病起上高臺,秋入江南草半衰
燕市雲濃家不見,長江水遠鴈難來.
籬邊菊笑陶公醉,澤畔歌吟屈子哀.
人説豐城藏劍地,青鋒何日出塵埋?
    林先生乃福建武平人。原名林烈。著名文艺理论家。该诗首联即入题,用"秋","上高台"点明秋日登临. 这样明起,颇有气势.作者把当时的心情,环境作些交涉,诗人流放异乡,只身飘泊,以残年多病之躯,登高望远,目之所及,衰草披离,触景生情,悲从中来.颇学杜少陵"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之笔意.第二联(颔联)承上启下,衔接自然."家不见"承上句的"客中";"雁难来"则是承上句的"秋入江南";"雁难来"是说书难寄也;人在暮年,家山万里.书信难凭;其恨何如?颔联顿挫悲壮,反复动人."燕市云浓"既是当时登临的想象之景,又暗用谪仙人:"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古意.以长安(古都)比燕市(北京),自然成文.第三联(颈联)用两位古人吟事作转折,这两位古人均是经过作者仔细选定的:一位是辞官归去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另一位是行吟泽畔的屈原,"故国斜阳暮,兰芷美人香";林先生诗中用事自然妥贴,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得中庸之旨.此联借陶公,屈子来咏秋,其实,林先生之用意,不啻于此.明白人读此诗时,岂能不懂?尾联,按"起,承,转,合"的写作安排,是应该收拢,应该作结的;故此律以民间传说为题,以设问句作结,婉而多讽,言尽而有余音.江西丰城县,据传是"太阿","龙泉"古剑的埋藏之地;王勃<滕王阁序>中有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即指此剑气;林先生文革期间下放丰城,便信手拈来此典,既深化了主题,又不牵强附会,真所谓是善鸣者.陸游<<曾裘父诗集序>>中写到:"古人说诗言志.夫得志而形于言.固所谓志也,若遭变遇谗,流离困悴,自道其不得志,是亦志也.然感激悲伤,忧时悯己,托情寓物,使人读之,至于太息流涕,固难矣."从总体上看,此吟自然合于份,颇见性灵,托物遣兴.自道其不得意.在今人的作品中,不失为上乘.此诗首句"仄平仄仄仄平平 ,"总体上是押十灰韵;但是,其中只有"台,来,哀"三字属十灰韵;"衰"字在平水韵中属四支韵,读音如"熙";尾句"埋"字属九佳韵;一首七律中杂用三部韵,此为一小疵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7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当代诗人江婴先生的诗.  兼评一首同题清诗
      我在水利防汛等部门工作了几十年,因职业关联而对下面的诗十分欣赏.它继承了乐府采风的优良传统,虽然称作歌,实同绝句,是一首入律的古风.
<水灾中公款吃喝歌>  江婴
鲁粵川苏聚一餐,圆台方桌列杯盘.
鱼虾自是江淮好,水困灾民酒困官.
     江婴,本名伍先祯,安徽省无为县二坝渔棚村人,诗人用四大名菜起笔,开门见山说到吃喝,这是明起.来势突兀,很具气势,有登高一呼之慨,"鲁粤川苏聚一餐",极言宴会盛况空前.承句衔接自然,进一步把场景作细部写真;第三句转到江淮的鱼虾上来,既呼应了吃喝,又暗示了水灾.江淮鱼米之乡,鱼虾自然是美味,但江湖泛滥,人或为鱼鳖.却让人自然想到"鱼肉百姓"等话题,转笔自然而高妙.结句石破天惊,足以振聋发聩."水困灾民酒困官",连用两个困字,灾民困于水深火热是何等让人哀悯?治水官员困于花天酒地是何等麻木.语出联珠,咄咄逼人,对比強烈.不着一字于议论,而尽得风流;若评论此诗的不足之处,只在第二句太实了一些;"圆台方桌列杯盘",场面小气平庸,与起句的盛宴颇不协调.此小疵也.我试着改一句,照抄如下,请读者雅正:
鲁粤川苏聚一餐,婷婷翠袖换杯盘.
鱼虾自是江淮好,水困灾民酒困官.
水灾中的公款吃喝,古已有之.清`孔尚任`<淮上有感>极为精致,爰引如后:
皇华亭下使臣舟,冠盖逢迎羡壮游.
箫鼓欲沉淮市月,帆樯直蔽海门秋.
九重图画筹难定,七邑耕桑户未收.
为问琼筵诸水部,金樽倒尽可消愁?
   这首诗是康熙二十五年(1686)孔尚任随同工部侍郞孙在丰  到扬州办理疏浚淮河海口工程时写的一首七律,诗写"使臣"治水无能,却一路公款吃喝.首联直写官场逢迎的壮观场景.皇华亭就是接官亭,使臣所到之处, 招揺过市;颔联承上句的"冠盖逢迎"而来,写出岸上锣鼓喧天,河中舸舰迷津,水陆并进,极其热闹的逢迎场面.颈联转为议论:说官家治水方案久争不决,而灾区却因水涝而颗粒无收,对比強烈;尾联 犹如惊堂拍案一般,用发问的句式作结:请问诸位官员吃饱喝足之后,面对灾民,作何感想?  以上两首诗,题材大致相似,着笔各有特色,可谓古今同慨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8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760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7-7-15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人佳作佳评,提供学习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88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1760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7-7-15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妹妹了。问好!周未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19 05: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