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7|回复: 26

【赏析】五律·新秋夜寄诸弟 唐·韦应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30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律·新秋夜寄诸弟  ·韦应物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
【注释】
星河:银河。
空斋:萧条的居室。
用:因为。
人瘼):即民瘼,民生疾苦。民: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改。
微疴:小病。
颜鬓:容颜,鬓发。
蹉跎:虚度年华,指衰老。
.
【赏析】
首二句言新秋,但从中已流露思弟之苦: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这两句,俱秋夕字,从两地落笔,点出与弟相思难会之苦;而秋风萧索之夕,更从季候中烘衬出一层悲凉之色。共星河字,反衬出除星河而外,其他别无可共。从而使人由今夕而想到已往。昔日在京,家庭欢聚,同桌共餐,携手同游,文津共渡,诗文同赏,无话不论,何等欢欣;而今共望的,却只星河在天。一个字,反衬出诗人极其寂寞之感,透出诗人极其忆昔之情。
.
如果说首二句,把兄弟的相思和思归之心还暗藏于字面之后,那么,次二句的这种感情表现得就更加明显了: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高大的梧桐树上,秋风偶吹黄叶落地,便引起诗人无限的思归之情。高梧空斋,虽是衙署中实有之景,却正契合着诗人心境空寂的情愫;一叶下秋思多,表面是因果关系的对仗,好像因叶下而生归思之想,而实则是因归思多才更注意了节候的变化,由此衬出诗人思念诸弟之殷切。
.
念弟思归毕竟是个人小事,从政爱民才是职责大事。作为清正的官吏,诗人在这一点上是看得很清楚的。因而接下去写道方用忧民瘼,况自抱微痾。为递进之语,为尾联内容转折作铺垫。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两句的言下之意是一定要好好从政爱民,切不可因思念诸弟而使岁月蹉跎。劝勉自己不要因念诸弟而变得苍老,正说明思弟情深,难于忘怀。
.
这首诗语言浅近,感情深挚,诗人能把个人小事置于从政大事之下,体现了一位清正官吏应有的思想品格。诗虽是古体,但有些诗句却清丽而又对仗工稳,情深而又不独溺于己情,表现了诗人娴熟的写作技巧。(网络)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秋夜寄诸弟》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作,它表现出了一位忧国忧民的政府官员的矛盾心情,诗文内容由恩弟至优民,由家事至国事,情绪沉重凄惋,令人动容。

点评

谢谢简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07:32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作背景
      新秋夜寄诸弟》作于公元783年(唐建中四年),当时韦应物四十七岁,这年初夏,诗人由比部员外郎升任滁州刺史。诗人籍贯长安,原来又在中央任职,所以常和诸弟栖游共处;今虽升迁,但远在外郡,因而秋来十分思念诸弟,感秋而有此作。 

点评

谢谢解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07:32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点评
      钱文辉:“诗以五律格调写古体,对仗清丽自然,不讲声韵格律,披露胸襟,抒发忧伤,朴实诚恳,淡雅澄静。”

点评

点评到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07:33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2658812630026695686.jpg


点评

诗图俱佳 欣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07:33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
学习
谢谢先生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1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抺寒烟 发表于 2017-3-30 06:22
《新秋夜寄诸弟》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作,它表现出了一位忧国忧民的政府官员的矛盾心情,诗文内容由恩 ...

谢谢简介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1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抺寒烟 发表于 2017-3-30 06:22
创作背景
      新秋夜寄诸弟》作于公元783年(唐建中四年),当时韦应物四十七岁,这年初夏,诗人由比部员 ...

谢谢解读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1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抺寒烟 发表于 2017-3-30 06:23
名家点评
      钱文辉:“诗以五律格调写古体,对仗清丽自然,不讲声韵格律,披露胸襟,抒发忧伤,朴实诚 ...

点评到位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1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1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湿地闲鸥 发表于 2017-3-30 07:31
赏读
学习
谢谢先生

共同学习!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学习!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学习!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学习!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学习!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6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5466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3-30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插图虽笔墨尤简,但意境尤深,学赏不尽!问好主版!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2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2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钱文辉:“诗以五律格调写古体,对仗清丽自然,不讲声韵格律,披露胸襟,抒发忧伤,朴实诚 ...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2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名著
谢谢先生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30 2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北春江 发表于 2017-3-30 19:55
赏学名著
谢谢先生

共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北春江 发表于 2017-3-30 19:54
钱文辉:“诗以五律格调写古体,对仗清丽自然,不讲声韵格律,披露胸襟,抒发忧伤,朴实诚 ... ...

共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北春江 发表于 2017-3-30 19:54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共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地生辉 发表于 2017-3-30 18:31
插图虽笔墨尤简,但意境尤深,学赏不尽!问好主版!


共同学习。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1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名著!谢谢先生!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1 06: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乐无限 发表于 2017-3-31 18:12
赏学名著!谢谢先生!

共同学习!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学习!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5 14: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