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先生如此言伪而辩实在让人大跌眼镜,君我围绕“崩、声、风押韵与否”的讨论分明是在这个主帖下16~19楼嘛:
大大方方地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如此用一个错误掩盖另一个错误就不是君子所为了,赶明儿真不理你了!
附链接下相关研讨内容:
我16楼:
谢天谢地,图书府吏先生总算不打自招了。向您的坦诚致敬!
唐宋时候有几人写诗是不能读诵吟唱的?时下又有几个真诗人仅仅满足于合乎旧韵纸面平仄的?那是诗吗?那不分明文字游戏吗?费了半天劲去翻书查字,煞费苦心地选平择仄,到头来却不是用来读的——事实上也读不来,此举与脱裤子放屁又有何异?
致脱裤子出虚恭者 脱与不脱都是崩,何如裤里作闷声。 遥知早晚多凉意,只恐卿卿又受风。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10-21 19:25
崩、声、风存在于耳舌之间,可惜就是不押韵,没有韵味,能算律诗?
先去学好普通话,别外行到底! ...
尊驾若说这几句不是诗,我自会欣然接受,因为纯属戏作。比这首相对好得多的我都不敢称诗,几句戏作当然就更不敢称了。逗趣而已。
可是,若说崩、声、风三字不押韵,我就无论如何也不能苟同了。学堂窝人先生乃教师出身,年龄也不算大,未知你是怎么教学生的?
我为了照顾你面子,未再跟帖。你到链接下自己去看,看看你是不是言伪而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