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但书与基本律法【内附中诗词关于出对句互救之法的研讨】

[复制链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20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0 16:58
对此,23楼已经一并作答。先生不妨回看一下。
另外想说的是,咱们毕竟不是唐人,研究前人做法只能古为今 ...

古为今用,说的好听!
唐诗宋词的声律,讲究四声,难道还要倒退不成吗?

点评

古为今用的要领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7: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0 16:25
尾联,可以那样写,但从感觉和理论上,不能认为对句第五字用平声,出句就合律了,整联就音调和谐了。
诗句 ...

学堂先生这么说的确有一定道理,但你在此还是没有搞清:
1)拗救实际上是一种让步之后的补救措施。出对句互救也好,孤品拗救也罢,都是一种非正常行为,并且通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想方设法予以补救,减轻其整体副作用,便是拗救。
2)拗救的效果只是减轻副作用,进而达到能被认可的程度。任何拗救都是这种非正常行为下的一种变通性补救办法,但是,并不是说拗救之后原来的非正常行为就变得正常了,而是通过补救,已使那种非正常行为的整体负面影响减轻,可以接受了。

点评

弄清大唐声律,你就不会如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7: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20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0 17:16
学堂先生这么说的确有一定道理,但你在此还是没有搞清:
1)拗救实际上是一种让步之后的补救措施。出对句 ...

弄清大唐声律,你就不会如说!

点评

严格地说,大唐的具体声律,己经很难说清了,除非纸上谈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8: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0 17:03
古为今用,说的好听!
唐诗宋词的声律,讲究四声,难道还要倒退不成吗? ...

古为今用的要领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点评

但是,要尊重事实! 你不能拿现代的【精华】,去评议古代的【糟粕】。 你更不能不承认古代的【糟粕】,就是实实在在的原始声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7: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20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0 17:18
古为今用的要领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但是,要尊重事实!
你不能拿现代的【精华】,去评议古代的【糟粕】。
你更不能不承认古代的【糟粕】,就是实实在在的原始声律!

点评

嗯,三羊这帖有理。可我并没那样呀!那不是驴唇对马嘴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0 16:25
尾联,可以那样写,但从感觉和理论上,不能认为对句第五字用平声,出句就合律了,整联就音调和谐了。
诗句 ...

至于所引吟者那首学诗有感的尾联挽没挽救什么,请恕我直言,以学堂先生目前的乐感,恐怕还真就体会不到呢。多说无益,那就留待尊驾慢自体会吧。

点评

你还是将【现代声律】与【唐朝声律】混为一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7: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20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0 17:23
至于所引吟者那首学诗有感的尾联挽没挽救什么,请恕我直言,以学堂先生目前的乐感,恐怕还真就体会不到呢 ...

你还是将【现代声律】与【唐朝声律】混为一谈!

点评

现代声律并非凭空来的,未可割裂哈。 你只要知道如14此做法能为资深诗者认可就行。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7: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0 17:43
你还是将【现代声律】与【唐朝声律】混为一谈!

现代声律并非凭空来的,未可割裂哈。
你只要知道如此做法能为资深诗者认可就行。呵呵,

点评

三羊并不企图所谓自身诗者,三羊希冀的是探索大唐声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8: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0 17:17
弄清大唐声律,你就不会如说!

严格地说,大唐的具体声律,己经很难说清了,除非纸上谈兵。、

点评

大唐元兢的《诗髓脑》理论体系,与科举试律诗极度吻合,这是什么道理?岂是单单一个【巧合】所能解释的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8: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20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0 17:53
现代声律并非凭空来的,未可割裂哈。
你只要知道如此做法能为资深诗者认可就行。呵呵, ...

三羊并不企图所谓自身诗者,三羊希冀的是探索大唐声律!

点评

呵呵,三羊先生何妨理论指导实际,也写几首呢? 以我之见,单纯探索大唐声律倒不如单纯研究中古平水韵的确切读法更有意义,那可是功德无量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8: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20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0 18:00
严格地说,大唐的具体声律,己经很难说清了,除非纸上谈兵。、

大唐元兢的《诗髓脑》理论体系,与科举试律诗极度吻合,这是什么道理?岂是单单一个【巧合】所能解释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0 18:04
三羊并不企图所谓自身诗者,三羊希冀的是探索大唐声律!

呵呵,三羊先生何妨理论指导实际,也写几首呢?
以我之见,单纯探索大唐声律倒不如单纯研究中古平水韵的确切读法更有意义,那可是功德无量啊!

点评

一人一串脚印,各有各的活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9: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0 17:22
但是,要尊重事实!
你不能拿现代的【精华】,去评议古代的【糟粕】。
你更不能不承认古代的【糟粕】,就 ...

嗯,三羊这帖有理。可我并没那样呀!那不是驴唇对马嘴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0 16:25
尾联,可以那样写,但从感觉和理论上,不能认为对句第五字用平声,出句就合律了,整联就音调和谐了。
诗句 ...

哦,学堂先生还提到了那首第七句的必要性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好,赞一个!
不知学堂先生具体是指第七句哪个字或哪个词呢?依先生之见,又当如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20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0 18:41
呵呵,三羊先生何妨理论指导实际,也写几首呢?
以我之见,单纯探索大唐声律倒不如单纯研究中古平水韵的 ...

一人一串脚印,各有各的活法

点评

吟者先生于34楼回复任可心质疑帖: 任可人 发表于 2013-1-14 11:01 七句平仄可酌. 谢任可人先生惠顾点评!问好! 诚如倔犟野驴先生所言,尾联出句拗、对句救~~~拗而不救是病,拗而有救就不算毛病了,应属正当防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20:24
呵呵,那倒是。 不过,若是三羊先生真能联合一众高人,彻底弄清中古平水韵的确切读法,那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0 19:04
一人一串脚印,各有各的活法

呵呵,那倒是。
不过,若是三羊先生真能联合一众高人,彻底弄清中古平水韵的确切读法,那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0 16:37
法律规定,24必须分明,但书说,24可以不分明。
这难道是但但的问题吗?! ...

但书并无问题。但书虽然居于从属地位,却并非可有可无的,缺少了但书的法律是不完整的法律,会搞出冤假错案的。

点评

但书,本身不会错,错在但书的认定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20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0 19:20
但书并无问题。但书虽然居于从属地位,却并非可有可无的,缺少了但书的法律是不完整的法律,会搞出冤假错 ...

但书,本身不会错,错在但书的认定上!

点评

但书是由资深诗者而不是由针叶林那样的门外汉认定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1 16: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0 16:58
已经读过,你的看法不对!
因为你不知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与大唐试律不同的另一体系! ...

咱俩说两岔了,还是回到时人为诗守律上来吧。
不过,借此机会再次提醒一下:永远别拿“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那样的小儿太当回事儿,那根本构不成任何体系哦。

点评

你错了,这是最最完美无缺的声律理论系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2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0 16:25
尾联,可以那样写,但从感觉和理论上,不能认为对句第五字用平声,出句就合律了,整联就音调和谐了。
诗句 ...

哈,既然学堂先生未予回答,刚刚又注意到针叶林先生也就第七句提出了与学堂先生类似的问题,那就干脆还回到中诗词律诗专栏版块的研讨中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不会读平水韵 于 2016-9-20 20:13 编辑

(承20楼)任可心先生意犹未尽,又在32楼继续跟帖说:
却道一吟双泪盈。

若两人相对而泣而说双泪盈则可成立.若欲表示为泪盈双眼,好象不可以这样浓缩为双泪盈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20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0 19:37
咱俩说两岔了,还是回到时人为诗守律上来吧。
不过,借此机会再次提醒一下:永远别拿“一三五不论,二四 ...

你错了,这是最最完美无缺的声律理论系统!

点评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完美无缺的声律理论体系,所谓标准式不过纸上谈兵而已,古往今来没有几个人恪守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1 16: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蜀秋高先生点评任可心该帖说:
任可人 发表于 2013-1-15 13:03
却道一吟双泪盈。

若两人相对而泣而说双泪盈则可成立.若欲表示为泪盈双眼,好象不可以这样浓缩为双泪盈吧 ...


先生岂不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20 19:04
一人一串脚印,各有各的活法

吟者先生于34楼回复任可心质疑帖:
任可人 发表于 2013-1-14 11:01
七句平仄可酌.


谢任可人先生惠顾点评!问好!
诚如倔犟野驴先生所言,尾联出句拗、对句救~~~拗而不救是病,拗而有救就不算毛病了,应属正当防卫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可人先生回复吟者:
吟者 发表于 2013-1-15 19:36
谢任可人先生惠顾点评!问好!
诚如倔犟野驴先生所言,尾联出句拗、对句救~~~拗而不救是病,拗而有救就不 ...


驴兄这次说的是错误的,大拗救应该是在上句平平仄仄平仄仄句式时,对句以仄仄平平平仄仄救之。
举五言例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便如此,此格通常也比较少人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不会读平水韵 于 2016-9-20 23:12 编辑

吟者先生于37楼回复任可人35楼:
任可人 发表于 2013-1-15 21:40
驴兄这次说的是错误的,大拗救应该是在上句平平仄仄平仄仄句式时,对句以仄仄平平平仄仄救之。
举五言例 ...


再问任可人先生好!
驴兄没错,怕是先生错了吧?
呵呵,先生可真够执着的啊,钦佩精神,喜欢性格!请受在下一拜!
本不想在此研讨的,但先生的质疑已经牵连到相关师友,事因拙作而起,就请恕在下直言吧:
1)倔犟野驴先生谙熟律法,所言极是。
拙作尾联为:“焉得几许味外味,却道一吟双泪盈。”
君之点评意见为:“七句平仄可酌.”   
倔犟野驴先生对君之点评意见点评道:“出句拗.对句救.符合拗救...无须重写.“
至此,如果我是先生您,肯定会好好琢磨并设法求证一下倔犟野驴先生的意见,正所谓“闻者足戒”嘛。
在下认为,倔犟野驴先生的点评堪称精道,也非常人性化——不伤和气,点到为止。
2)先生嫉恶如仇,敢于直人,令人敬佩;不过,好像有点儿不问青红皂白了。
此后胡新田先生对拙作点评道:“第七句好像平仄不合律。”
先生马上附议道:“本来就不合律,然却可标红.一叹!”
渔艇丽人大姐紧跟在您的帖子后边对拙作点评道:“转、结联诗意无穷。好诗!”
至此,如果我是先生您,肯定会好好琢磨并设法探究一下丽人大姐这个评语的内涵和外延,并自问一下这里面的青红皂白的。丽人大姐多厚道啊!
3)先生真个执着,执着得可爱;但也未免太过执着了,过犹不及啊。
先生对首席先生的标红理由、倔犟野驴先生的点评意见和丽人大姐的点评意见全然不予理会,也未深究其个中三味,继续对拙作点评道:“此应为新韵,味外味改成个中味,却也不失为一首好律.要不也可以不标七律,改古风或可.诗坛贵在互相探讨,甚或直言.但总要有个标准来规范.”瞧瞧,您对尾联律法仍然耿耿于怀,在客观效果上其实也是间接否定了相关的诸位先生。
有鉴于此,在下对先生前帖回复道:
“谢任可人先生惠顾点评!问好!
诚如倔犟野驴先生所言,尾联出句拗、对句救~~~拗而不救是病,拗而有救就不算毛病了,应属正当防卫吧?”看看,在下也是客客气气,点到为止的。大家都是朋友,何必非要把一些是非说得那么透呢?
然而先生继续不依不饶,言语中甚至直指驴兄:“驴兄这次说的是错误的,大拗救应该是在上句平平仄仄平仄仄句式时,对句以仄仄平平平仄仄救之。
举五言例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便如此,此格通常也比较少人用。”
(此处句式,先生怕是敲错字了吧?)
至此,既然先生明言“诗坛贵在互相探讨,甚或直言”, 那在下就不得不直言澄清了:是任可人先生您自己搞错了,而且好像还有点儿错得离谱。
在下一向不为己甚,怎奈牵涉到大涵雪野、倔犟野驴、渔艇丽人等多位先生,在下不得不站出来当众澄清,直言莫怪哈。
4)律法基本格式之外的规则是基本律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a)任何规则都有例外。就说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吧,这两句口诀概括性强,方便记忆,用处极大。但也只是观其大略而已,若是死板套用,就难免大错而特错了。此处只是说个道理,因与本主题关联不大,就此打住。
b)基本律法之外还有好几条规则,诸如孤平拗救、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五六字(五言三四字)平仄互易、出句与对句互救、“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例外之处等等,都是为诗者必须掌握的。不能把它们与标准式或基本式割裂开来,而应看成是基本律法的重要补充或有机组成部分才行。
c)老虎本来可以会上树的——如果猫愿意教的话。民间传说猫是老虎的老师,传授老虎很多知识与技能~~~
但有一样本领猫却没有教,那就是如何上树。结果有一天猫与虎闹僵了,老虎要吃猫,猫一跃跳到树上,噌噌噌就爬上去了,很快就爬到了安全地带,老虎干瞪眼~~~
呵呵,说个民间笑话。不过个中三味也堪玩味啊!
5)出句与对句互救概要。
结合拙作说七言吧:
a)适用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五言类推,去掉首二字即可。
b)要领:此联对句第五字(五言第三字)若拈得平声字,则出句第五第六两字(五言三四字)均可平可仄,反之亦然;此时,对句第三字(五言第一字)依然可平可仄,仍然符合孤平拗救规则。
c)示例:
先生自举五言之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属于用对句第三字救出句第四字,孟浩然句“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也是这样。
五言出句五连仄,对句来救者如李义山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五言出句五连仄、对句首字亦仄者如李太白句“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七言出句五连仄、对句来救者如杜牧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再如方岳《梦寻梅》中有句“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出句五连仄,对句第三子亦仄。
~~~
由此可见,必要时且用到极致时,此等出句与对句互救之法可以一平救三仄的。
现代人也有用的,在本诗词论坛就能看到,在下就见过好几次呢。
有人称此等拗救之法为高级战术,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现代诗者用得还不够普遍吧。
d)研讨一:此等拗救之法为什么用得少?
究其原因大体有三:
一是一些诗者一知半解、孤陋寡闻,根本不知道还有此等拗救之法,或许他/她的老师是猫,有意留着这一手,没教给他/她吧?
二是知道有此拗救之法,但根本没有这种互救必要,所以没用到;
三是虽有这种出、对句互救之必要,但驾驭能力欠佳,所以宁可以形害意,也不敢用。
e)研讨二:“味外味”为什么不可以换成“个中味”、“味中味”之类?
如果说拙作还有那么一点儿值得玩味的地方的话,那么就诗论诗,个觉尾联出句之“味外味”当是最堪玩味之所,比颈联还堪玩味~~~
其实,在下在回复大函雪野先生时已经言及:“~~此处“味外味”当属专有名词吧。不能换的,若换成味中味之类或别的什么,则诗旨大差矣。~~”。

话已至此,在下不妨再强调一下,“味外味”三字断不可易!
好了,时间不早了,暂告段落吧。老眼昏花,难免有敲错字的地方,已经后半夜了,
暂不检查了,留待诗友指正吧。
一直考虑要不要回您这帖,可能还是没考虑好。正因为先生有言“诗坛贵在互相探讨,甚或直言”,
在下才斗胆与先生试作以上切磋交流的。别无他意。伏乞勿愠!
一家之言,姑妄言之,如有不对,请批评指正为盼。
问好!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不会读平水韵 于 2016-9-20 21:41 编辑

任可人先生于39楼再回吟者: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百度了这首,颔联出句是小拗,对句乃孤平自救兼救上句.
吟版所列大拗句,恰恰疏忽个一点,对句必须三个平声字方可称救,不然则是失律.
初唐律尚雏形而不甚严,故有义山李白杜牧之句.
至于所言,“味外味”三字断不可易!自是一家之言.

律版是大版,是论坛之门面,凡上中华者必先来此,故对版主们要求自然须严格些.虽然说诗不达诂,但评释或者标红加精等也必须尽量令人信服,方不致贻笑大方也.

叨扰了,隔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2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可人先生于40楼继续跟帖:
几人谙得个中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705

回帖

19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9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蜀秋高先生于41楼插话点评:
焉得几许味外味,却道泪盈。

这联类似于陆放翁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再青”,“无”字救本句孤平兼救上句,没问题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26 07: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