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回复: 3

[学习园地] 【填词基础知识】第二十讲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4万

回帖

4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风雅区总版主助理兼菜根谭文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2835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7 14: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填词基础知识】第二十讲♦

各位老师,诗友:大家晚上好!
      今天主要介绍【填词基础知识】第二十讲,主要内容讲“诗词的立意”希望大家认真收看。

一、什么是词的立意
        所谓“意”,就是思想,就是诗词的主题。就是你在诗词中要表达的内容。词的立意,就是立你要表达的那个诗词的主题思想。

二、词的立意的重要性
       词的章法结构,都是“形”的范畴,而诗词内在的东西就是要有情,有意境,有立意。就像武功,任何一种武功光有花架势是没用的,必须有内力的支持才厉害,所谓有形无意的都是花架子。诗词也是一样的道理。
        诗词的功夫,可以分为三层:其上为立意,其次为言辞,其次为格律。格律和言辞,可以有专家,但立意是绝对没有专家的。所谓做诗词没有专家,就是指立意的功夫绝不是专家所专有的。在这方面,每个人都可以。诗家的高下,不在诗词格律的修养上分,而是在立意的功夫上分、在做人的境界上分。这一点,诗家不能不深思。
        写好一首诗词的关键是情,意境和立意,情是诗词的基础与支柱,情乃诗之魂,无魂就是尸体。情也是诗之根,无情就无诗。写诗词不但要有情,而且要有真情,有激情,才能写出好作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成高格,自有名句”。
        那么,诗词的本质是什么?当代诗人流沙河说:“就是画加话”。无象难为诗,无味则无诗。尹俊说:“意乃诗之骨,无骨则不成体态。”郑邦利指出:“人云诗词有三柱:即情感构成诗之魂,思想构成诗之骨,意象构成诗之象。诗之有情感,有思想、有意象,犹人之有魂、有骨、有貌”。
       所以写诗词必先立意,必先立好意;炼诗必先炼意,修改诗必先修改立意。立意至关重要,它甚至可以决定一首诗词的存亡绝续,非比一般。下面罗列一些名人谈立意,以证其重要性:
       唐·杜牧《答杜充书》说:“文以立意为主,”“词彩章句为之兵卫”。
       明末清初·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
       当代·张其俊在《诗词炼眼》的“炼意”中指出:“意高则格高,意深则旨趣远,意雅则情韵超凡脱俗。”
       清·叶娇然《龙性堂诗话》说:“作诗高手在炼意,炼格炼词次之,词格之炼,人恒知之,至炼意则未必知也。故知炼意者可与言诗。”
        乔亿说得更清楚:“落想凡近,取境平熟,纵谋篇炼气再好,不为好诗。未尝谋篇炼气,遽欲逐字逐局细加推敲亦枉费功夫。盖全体未安,如何遽商量字句也。”

三、填词立意有什么要求?
       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立意和立意的重要性,那么该怎样来立这个词的意呢? 接下来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一)词的立意要“新”。
        诗词不“新”不“奇”,不能吸引读者,平淡无奇令人难以卒读,遑论其他。所谓新就是要有新的立意,物情厌归,笔意喜生;拾人牙慧,为人不耻。袁枚说:以出新意,去陈言为第一着。李树喜指出:意重在出新,同样事物和题材的作品,新意往往就是亮点
尹贤指出:写诗要注意避熟趋新。求新求真,始终是一切艺术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臧克家提出诗要.“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李元洛指出:“不论是佳篇乃至精品,都离不开“新其意境、”“新其想象”、“新其语言”。陈中寅则提倡“求异思维”、“反向思维”、“超前思维”。其他还有“翻案法”等等说法,提法不一,意思相同,都指诗意要新。张安民说:“待有新意再赋诗。”所以说“诗无新意休轻作,平淡无奇莫浪吟。” 写诗要认真炼意,不仅要炼“深”意,而且要炼“新”意,才有韵味。 一句话,诗意要求新,诗意贵在新。
       如宋·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宋末词人蒋捷的这首《梅花引》,表现了他乘船阻雪于荆溪(在今江苏南部)时的惆怅情怀。词中以悠扬的节奏、活泼的笔调,在冷清的画面上,织进了热烈的回忆和洒脱的情趣;在淡淡的哀愁中,展示了一个清妍潇洒的艺术境界。
        词的起笔就很不落俗。既没有描绘雪景,又没有直叙受阻,而是幻想出一只拟人化的白鸥来设问。白鸥栖息水滨,形象飘逸,出现在荆溪泊舟的背景中,显得十分和谐。这里借助白鸥,构思已属新颖,而它的问法,尤为巧妙。白鸥是词人寄托心情的意象,一起笔就用空灵的笔墨,虚笔侧写,揭示了孤舟受阻这一题旨,还为通篇的结构──时而写“身留”,时而写心未留──提供了线索。最后一句“有梅花,似我愁”尤其是表现了作者的丰富的想象力和洒脱的胸襟的神来之笔。梅花这一高洁的形象,还使读者联想到作者在宋亡之后,以有为之年隐居不仕的经历,进而从他那故作放达的语调中,感觉到他萦绕于怀的,似乎有比阻雪更深的愁苦。
      全词以抒情为主,情景融合,气宇轩昂。结尾以傲雪的寒梅不耐寒愁的设置,新意尽出,足见设景功力之深。

(二)词的立意要“奇”
      所谓“奇”,就是立意要新奇、神奇、奇趣、奇妙之奇。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苏轼说:诗以奇趣为宗。 奇趣,因其奇,才有趣;奇与趣相连,趣与味相连,奇趣即味,味即诗。 许多时候一字之奇可以使境界全出,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字,“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弄”字。试举例说明:
        ⑴洞庭湖君山石碑诗云: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道君山自古无。
原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曾于方外见麻姑”纯属神话,但说得活灵活现,神奇之极。 诗人告诉我们,他曾神游八极之表,奇遇仙女麻姑。这个突兀的开头似乎有些离题,令人不知它与君山有什么关系。其实它已包含有一种匠心。方外神仙很多,单单遇上麻姑,就有意思了。据《神仙外传》,麻姑虽看上去“年可十八九”,却是三见沧海变作桑田,所以她知道的新鲜事儿一定不少。且所说的君山“原是昆仑山顶石,是被“海风吹落洞庭湖”的。可能么? 昆仑山顶石,吹到洞庭湖中竟变成了一座君山,岂非又是奇中之奇。但读者却不认为是荒唐,反倒觉得奇趣无比,喜闻乐见,这就是诗贵新奇的特殊效应。
       ⑵杨逸明《元宵节漫笔》末联:
书生且把幽帘梦,包入汤圆手自搓。
       奇思妙想的把幽帘梦包入汤圆中,而且亲手慢慢的包好,搓圆。 岂非又是奇而且美么?
       ⑶盛树森《观光衡山大源渡电枢纽》:“渔人欲识诗中句,钓出红鳞问仄平。”
        渔人可向红鳞问话,而问的是渔人不懂的诗中之仄平,倒象鱼儿也深谙诗词格律似的,又岂不是新奇而有趣么?
       如:李调元代某官老夫人题寿屏诗:
太老妇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养儿偏惯去为贼,偷得蟠桃献母亲。
       又如朱元璋鸡年欢宴作鸡诗: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二声撅二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
        皆以奇趣流传于世。这种写法叫 “奇崛法”,亦称 “逆挽法”,或先平淡,后崛起;先惊险,后挽救。

(三)词的立意要立的“高”。
“高”与“深”相互包容,互为依存,相互促进,互为表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立意高的涵义有二种:
       1,一是指诗词的思想境界高。
即具有爱国主义的伟大思想和高尚的情操,及热爱人民,关心群众疾苦的博大襟怀等高贵品质。 如文天祥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如陆游的《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如吉鸿昌临刑时,以大地作纸,用手铐作笔,为我们书写了: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皆是光昭日月,掷地有声的不朽诗篇。
      2,二是艺术境界高。
     (1) 欲飞还敛,欲露还藏。
如石理俊在《欲飞还敛的联想——诗词审美小札》一文中所举的辛弃疾《采桑子》下半阕的赏析文辞,即是艺术境界高之一范例,可谓精彩之至,兹摘要转录如下: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里“欲说”、表明胸中块磊,不吐不快;“还休”,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不容说得,只得转而言天气了。最妙的是末句“却道天凉好个秋”一语,此乃“欲说还休”的最佳注脚。 刚说“欲说还休”,却不直说出原因,而一下却跳到“天凉好个秋”去了,直是“环顾左右而言他”之意。奇特跳跃,出人意表,引人遐思,比直接批判南宋偏安小朝廷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失地的效果,不知好到多少倍,真是风流千古,妙不可言,韵味无穷的绝妙好词。
        同样是批判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方式尽可不同。 林升的:“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接批判的语言。而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影射批判的。
        然则辛弃疾的《采桑子》下阕是“欲飞还敛,欲露还藏”,是欲擒故纵式的批判的。 真乃方式不同,而各臻妙境。 但辛词构思别致,亦庄亦谐,颇富情趣,使人喜爱,因而更具韵外之致。
    (2)包孕丰富,意函多层。
如杜甫的七律《登高》的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该联就意涵八层:上下句各四层,
⑴一层:游子作客苦;
⑵二层:有家归不得更苦;
⑶三层:秋天作客苦;
⑷四层:怀愁登台苦,居高凭远,触景伤怀;
⑸五层:满怀艰难苦恨独自登台更苦,忧国怀乡,思念亲人,情何以堪!
⑹六层:抱病登台苦,集国破家亡,疾病于一身,焉得不苦。
⑺七层:老年多病独登台更苦,长期艰难苦恨谁为分忧。
⑻八层;百年指一生。
       根据杜甫当时的情况真是万苦千愁,然而能在一联中包函。老杜是怕回不了老家了,八层意思,确实古今罕有,所以有人把此诗誉作千古第一律诗是很有道理的,当是立意高的又一典范。

(四)词的立意要“深”。
       “深”指含蓄隽永,蕴籍丰厚,艺术高超,精湛,使人回味无穷。
      (1)含蓄蕴籍。
       一般说来,诗贵含蓄曲折,含蓄曲折乃诗词之大美。
       司空图《诗品》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斯谓含蓄之善品矣。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的“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亦即此意。
        丁芒说:“诗作多义解,诗无达诂,其实就是多用暗示、象征手法达到含而不露,这才是诗的最高境界。”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
       诗人以燕子之主人的变换,描写了时代变迁,王侯第宅成了普通人家的住处,以婉曲的构思,表达了那种深沉的历史感与沧桑感,没有一句议论而感慨无穷,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又如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无意间描写的现象,往往含有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对于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我们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的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2)复合运笔。
        如石理俊在《复合运笔——诗词审美小札》中例举的李清照的“绿肥红瘦”,即是饮誉千古的艺术修辞美的光辉典范。
     “绿、红”以色代叶、花、借代;以形容动物的肥瘦来形容植物,移就;“绿肥”与“红瘦”对偶作对比。而且种种修辞元素,一经形成“绿肥红瘦”便产生质的飞跃,出现崭新的诗意。
不仅如此,它反映出经风历雨中此长彼消事物的运动与变化,“绿肥红瘦”是对立统一的新鲜、独特的形象,这诗句闪烁着自然辨证法的光辉,这可谓艺术修辞的千古绝唱,真可谓高之又高了。
       古往今来名句佳章极多,上面所举数例只是说明立意必须“新、奇、高、深”,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大家多去读古人的诗词,仔细体会修辞的暗示、象征、反常得趣等。

(五)填词要立意境和意象。
        ⑴意境,就是你情绪产生的环境,也是你抒发思想的境界。这个意境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虚拟的,只是你临时搭建的一种氛围,也可能是二者融合的或实或虚的一个场景。
       ⑵意象,就是或人或物,或山或水,总之是你可以寄托情感的一种事物。意境有了,不见得你就能写下去。为什么呢?因为意境只是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要有东西“唱戏”才对。这个“唱戏”的东西就是意象。有了它,你便可以在你设计的环境里,尽情地去围绕它抒发,或描写、或刻画、或寄寓一种情思、或陈述一种情绪。
      如伟人毛泽东的十六字令·山: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这里“山”和“天”,既是意境也是意象,从意境看它呈现了战事频仍时期的一个大环境,从意象看它直接表现了“高”“险”“远”的内涵,虽未直接刻画却是人人共知的。词中确切的意象是“马”,词人对马的刻画只有一个“快”字,而围绕着马却连用了三个动作性词语“加鞭”“未下鞍”和“惊回首”,共同寄托了词人无所畏惧、傲视天下的宽阔胸怀。
      
       今晚宣讲【填词基础知识】第二十讲,到此结束,下期再见!

5333

主题

7万

回帖

2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菜根谭文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51291

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17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受益。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19 04: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