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周裕锴:梦幻与真如

[复制链接]

5616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60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4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类则是作为污秽浑浊的人世的对立物而存在,或是表里澄澈的明月、秋江,或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16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60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4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黄庭坚诗中,这两类意象出现频率极高,正因如此,黄诗具有一种既清且峻、既玲珑剔透又沉着厚重的特殊韵味。如果说苏诗的意象以不断变化的动态之美取胜的话,那么黄诗的意象则别具一种以流动相陪衬的静穆之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16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60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4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是用禅宗精神来弥合伦理本体与自己的感性存在之间的分裂,意识到人生虚幻从而游戏人生,以嬉笑怒骂的态度来消解缓和内心的痛苦;黄庭坚则自觉地把禅宗顿悟真如的修养方式移植到士大夫的儒学修养中去,执着追求自我道德人格的完善,并力图把日常现实生活中的感性存在楔入宇宙本体的建构之中,从而在对“道即是心”的体认中获得一种审美式的愉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10-25 19: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