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5|回复: 10

辞赋交流班第七讲

[复制链接]

2144

主题

3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063

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3-15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余草堂 于 2023-3-15 10:34 编辑

辞赋交流班第七讲
也学时贤
前面六讲,咱们对赋的起源、赋的流变、赋的辨体,造骈句的一些方法,字词句对仗的一些知识,做了一些交流。其中第三讲,咱还搞了一堂“赋思想品德”课——“赋道心”。这第七讲啊,又到了一个阶段性总结阶段了,我们谈点轻松活泼的赋话题,权且算是前一段交流内容的总结,也算是以后交流“层段章”的前引,并就一些兄弟姐妹私下之所惑所问,概括一下做些解答交流。
一、关于我们赋中标点的一点看法
我们知道古人文章是没有标点的,然而我们今人作文却是有标点的啊,所以我们做骈赋律赋用得最多的标点就是“,。;”,这三种标点符号其基本用法我们也都明白,一般说来上骈尾巴点逗号,韵处用句号,隔句中间用分号。我不知道众兄弟姐妹做赋,有没有遇到觉得点个什么标点符号都不合适的时候?反正我常遇到。
举例我《山西赋》第一段的后半段“是禹王立九州疙瘩,笼一袖乾坤。披简图而平水患,持畚锸而辟龙门。乃有浩浩汤汤,流畎浍以上善;熙熙攘攘,奋炎黄之远孙。以是观之,吾悠悠华夏其端微矣,然茁茁柢根有斑斑青汗,历历鸿痕皆指向山西之热土,河畔之英魂也。”大伙看上面红色的地方,是不是按咱们常规做赋的点标点法,“夏”字后点分号,“根”字后点句号,“痕”字后点句号,觉得不太合适啊?
有好多兄弟姐妹都表扬过我的赋“畅快淋漓”,其中老崔哥书林有一次与我的探讨最有趣。黑哥他说:东啊,哥我就纳闷啦,你的赋怎么弄得咋读咋上劲,显得那么洋洋洒洒,滔滔不绝,畅快淋漓呢?我说:哥啊,这个事啊,我是跟龙洲道人刘改之的“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学的。我做赋不大管什么标点符号不标点符号,我尽管做的赋基本都有韵题,但是我觉得我是融合了些文赋的气度,行文中我常有觉得点什么标点都不合适的情况,我觉得哥你们做赋是一骈一骈的,而弟弟我是一层一层的。
这个标点问题,现在我们看来觉得不可思议一样,然这个方法的出现是有先决条件的,其一是“抽黄对白”,捏合成对的“词语、短句”,要在整层表达的意思中,充当着不同的句子成分,所以才有这样措句的前提。其二古贤本来没有标点,而只有句读停顿而已,所以才为这种情况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赋嘛,我们只要写得行云流水,写得气宇轩昂的,写得文采飞扬的,写得流畅通顺,也自然就是好赋了。
二、关于骈律赋的段落和换韵问题
我观察学习过好多竖版无标点的古贤赋章,古人没有分段的习惯,更没有换段空俩字位置的习惯,所以我认为咱们写的短的赋,换段不换段这无所谓。比方一篇古贤的八韵律赋吧,大致上就是一个紧长格轮回就结束一个韵目,也就是说大致上,紧句八字+长句十二字+隔句二十个字,四十个字就一个紧长格轮回,这样一篇约四八三百二十个字。如果加上引语送语,纵算上我们后人给点标点的话,也不过四百字左右的规模。而今天我们的赋,特别是地方赋,我们写的往往有历史、地理、人文、物产等各方面,并且人家征稿方往往还要求字数,要求写细致一些,一般情况怎么也得要写到八百到一千两百字左右。那我们自然也就要根据所写的内容分段了啊。
至于有兄弟姐妹问,骈赋律赋换韵时候,有第一句和第二句都用韵的现象,这术语叫什么?这个术语叫什么啊?古人似乎没有专门定义这个的。我觉得咱们知道这现象,只要能描绘出它的实质,随便叫就是了,叫换韵时连韵可,叫双韵也可,叫换头换韵也可。其目的嘛,我觉得一则是加密韵声,提醒换韵了,二则说到底还是随文表意,因为哪怕是骈赋律赋,其首尾都保留了点“散赋”的特征——“首尾为文、中间为赋”,所以开头是可以用散句的,于是换韵时候,也往往弄一个连韵的、象古偶的“类似紧句骈”。
三、关于意段和韵段(或曰意层和韵层)的问题
我们今天写一些较长的八韵地方赋,一般“意段”和“韵段”是一致的,也就说比方用a韵目写段历史、用b韵目写段地理,用c韵目写段人文,用d写段写段物产等等,这样意段和韵段也就统一了。
但这问题不是绝对必须如此的,也就是说有时意段和韵段,未必是完全统一的。有的时候一个意段中可以用两个韵目,只要把换韵处理好,连贯的好,只要别“韵换了、意断了”,这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有的时候可以一个韵目写两个内容甚至更多内容(意段),这就更好理解矣,比方单韵的赋,本就是只有一个韵,需要写几层意思就写几层意思,想写几段就写几段的。
意段与韵段不统一的问题,我也做了很多的尝试。我见有些兄弟姐妹写8韵赋的时候,挺呆板,一般都是一个韵目大体做一个紧长隔轮回,转一圈就换韵,也就是说“转一个大体紧长隔轮回圈”,也不管第一层意思说完了没有,就换韵成第二层了又说别的事了,第三层又换韵了说再一个事了。好多数人一贯这样,然我却不这样。这个问题似乎有些不好言传似的,我觉得我还是举前些日子我写的较短的、以“冀南古镇,裘都大营”为韵题的一篇八韵赋(哦,人家征稿方要求不超过400字,这篇文字是正文加标点刚好400字)——《天下裘都赋》为例,一条条地做几个彩色图,我觉得更直观一些,更有利于大伙领会这个“有时意段和韵段,存在的不统一问题”。
1、按“韵目”给全赋分的两种颜色
吾河北衡水,枣强大营。虽冀南之小镇,得天下之令名矣!苟非省市县乡,各层领导;亚欧美澳,异国贤英。咸集于斯,满怀所冀。或调研,或会议。或交流,或购置。纷来沓至,扬箕裘之未坠;情愿心甘,助皮草以遐覃。焉有吾侪面朝世界,足立冀南。捧诚信之心颗颗,赖清凉之水坛坛。发展裘皮,终得财经猛跃;继承裘祖,志将责任勇担耶?可见偌大之营,所营之大者,不拘乎裘皮,更在乎裘外。在乎绍吾祖业,加倍之小心;暖彼人心,无私之大爱也。
今皆富矣,可忘本乎?思及冀兖二州之界,獉狉一片之隅。王子比干,肇人间裘业;秦皇嬴政,封天下裘都。而后又千载光阴,几回风雨。始有三宝公,万里橹。出东海,景瓷与苏绣争辉;下西洋,蜀锦与营裘共舞。宁不俯仰乾坤,慨慷今古,由衷叹吾侪之脚下,原不过前辈之肩头!设若贻厥后人,少玲珑之窍;绳其祖武,无黼黻之裘。则岂止拜昭穆于庙祧而愧,训子孙于庭院而羞哉?铭鼎而誓曰:德义是怀,变新惟顺。碧野蓝天,名裘美镇。
2、按“意层”给第一段分的色
吾河北衡水,枣强大营。虽冀南之小镇,得天下之令名矣!苟非省市县乡,各层领导;亚欧美澳,异国贤英。咸集于斯,满怀所冀。或调研,或会议。或交流,或购置。纷来沓至,扬箕裘之未坠;情愿心甘,助皮草以遐覃。焉有吾侪面朝世界,足立冀南。捧诚信之心颗颗,赖清凉之水坛坛。发展裘皮,终得财经猛跃;继承裘祖,志将责任勇担耶?可见偌大之营,所营之大者,不拘乎裘皮,更在乎裘外。在乎绍吾祖业,加倍之小心;暖彼人心,无私之大爱也。
3、一“骈”中用俩韵目
吾河北衡水,枣强大营。虽冀南之小镇,得天下之令名矣!苟非省市县乡,各层领导;亚欧美澳,异国贤英。咸集于斯,满怀所冀。或调研,或会议。或交流,或购置。a纷来沓,b扬箕裘之未;c情愿心,d助皮草以遐焉有吾侪面朝世界,足立冀南。捧诚信之心颗颗,赖清凉之水坛坛。发展裘皮,终得财经猛跃;继承裘祖,志将责任勇担耶?可见偌大之营,所营之大者,不拘乎裘皮,更在乎裘外。在乎绍吾祖业,加倍之小心;暖彼人心,无私之大爱也。
大伙注意看咱这个第3节的标题,为什么我一个“骈”字,被我红色、加粗、还再引号加下划线了呢?大伙看上面的abcd四个句子,a句自然是与c相对的,b句自然是与d句相对的,这当然也是一个“骈句”。然大伙再细看这四个句子“句尾字”,这是一个“四分隔句”吗?从理论上说,正常四分隔句需要走“马蹄律”啊,不走马蹄律了,还能叫“隔句”吗?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好,我认为:纵然因其a对c,b对d,有隔句的特点,反正它不是一个“寻常的隔句”。
大伙切莫以为这句式是我胡造的啊,其实在古贤、在唐律赋大家那里,这是有先例的,并且可以做例证的那篇赋,我们这百人中,我觉得起码有60人研读过!这句式的例证就是被称为晚唐律赋四大家之一,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黄滔黄文江的《秋色赋》:“于时凄凄漠漠,零露蒙作;杳杳冥冥,劲风吹成。”
4、上个韵目的韵字,延伸至下一个“意层”去。
今皆富矣,可忘本乎?思及冀兖二州之界,獉狉一片之。王子比干,肇人间裘业;秦皇嬴政,封天下裘。而后又千载光阴,几回风。始有三宝公,万里。出东海,景瓷与苏绣争辉;下西洋,蜀锦与营裘共宁不俯仰乾坤,慨慷今,由衷叹吾侪之脚下,原不过前辈之肩头!设若贻厥后人,少玲珑之窍;绳其祖武,无黼黻之裘。则岂止拜昭穆于庙祧而愧,训子孙于庭院而羞哉?铭鼎而誓曰:德义是怀,变新惟顺。碧野蓝天,名裘美镇。
大伙看这第二段我拖了底色的三个引语——思及、宁不、设若,显然“思及”者,不仅仅是平声七虞韵层的“王子”、“秦皇”,当然也“思及” 上声七麌韵层的“ 三宝公”(郑和)了,这样一个引语就领了大体两个韵目,换句话说:也就是上面的蓝色字跨两个韵目,但是是同一个“意层”。红色的“宁不”一层,从意上讲,比蓝色层提起了一层,一共两骈,却是跨着俩韵目的(七麌韵和十一尤)。“设若”这个引语等于跌落一笔。这样用一些反问啊、转折啊、递进啊之类的引语,便使篇法曲折有致了。
余丙照先生在《赋学指南》里有几句话:赋虽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但一味平铺,何以出色?须于平铺数段后,忽然振拔精神,掷笔空中,就题发出议论,如平中一突,自令阅者骇目惊心。况初学之士,每为八韵所苦,苟看题得间,反拓一段,正转一段,岂惟易于成篇;而眉目分明,局势陡峻,阅者亦易起眼。
四、关于一个韵层的收束问题
我们听过赋课和常研读古贤律赋的兄弟姐妹,对赋句式长短搭配,以调节赋章朗诵的紧缓气息,都有一定的认识。我经常性说,句式搭配的“大体紧长隔轮回”很有利于气的紧缓,篇的流畅。在我们当今赋界啊,这个“大体紧长隔轮回”是马公向党老哥哥首先“发现”并在论坛发帖子提出的,后来我仔细研究古贤律赋,大多如此,于是极力“宣传”。于是古贤这“畅气”之法,我们好多赋写的好的人,也就基本都心领神会并运用了。然而这“紧长隔轮回” 只是大体上的转圈子罢了,也不能死板地理解,苟一个韵段是紧长隔,再一个韵段还是紧长隔,第三个韵段还是这样,那就同样也就显得呆板了啊。
我还经常性说:一个韵段结束了,尽量不要用壮句或紧句或长句结,要尽量用隔句或者散句结,以便能收得比较稳妥,收得比较稳固。但说归那样说,这毕竟只是一个一般情况而已,真用起来,却就得灵活运用了。于是乎,就因这一个“灵活”二字,却产生了两个相反的方向。一则是有的兄弟姐妹“灵活滴”走上了反方向,嘿,不是说要灵活嘛,于是也就不管甚一个意段结束了,需要收牢阵脚;也不管甚两军交战到黑天了,需要休战了、需要敲迟缓的休战鼓了。依旧是咚咚咚咚滴敲进攻的紧锣密鼓(用紧句或长句),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啊?更有甚者,还强调甚用长句收,这就更不懂赋需要诵、不懂紧缓张弛的音韵学原理啦。二则有些智慧的兄弟姐妹,真正走上了灵活道路。就是在“韵段和意段不统一”的情况下,灵活处理,随文而用,不定用一个啥句式来“收束”某个韵层。咱们还是以上图“宁不俯仰乾坤,慨慷今古”为例(上面的4小节)。“古”字在韵段上论,属于蓝色意层的后半部分;可是“古”字在意段上论,却是属于红色的意层啊,这是前一个意层的韵字,直接延伸到下一个意层去了啊。这是在“韵段和意段不统一”的情况下,才可以完成的啊。
五、关于壮句的引语和一个骈句的下骈有“类似领字”问题
1、壮句的引语
壮句也就是三字句,一般前面都要有引语。但有兄弟姐妹对这个“一般”理解的“太死板”,把“一般”当“必须”看待了,这是很错误的。我们看古贤的赋,看古贤的律赋,分明是壮句前,也有用引语的,也有的不用引语的嘛。不该用引语的时候用引语,那自然则画蛇添足;该用引语的时候却不用引语,那自然则文气不畅。所以“随文而用”,才是灵活、才是中庸,一些东西是非常活的,写文章不能搞教条主义,搞教条主义能做好传情达意吗,能做到流畅吗?显然不可能的啊!技法的东西,不打下深厚的基础,对一些东西不彻底的悟化于心,乱整就是我体了嘛。一些东西要有古贤的例证,且对古贤的例证有深入的悟化,才能做到随文而用,才能使所有的技法都为文章服务,为文章的思想服务。关于壮句用不用引语问题,古贤例证很多,咱就不举例了。
2、下骈的“类似领字”问题
咱还是以“宁不俯仰乾坤,慨慷今古,由衷叹吾侪之脚下,原不过前辈之肩头!”为例吧。假如按我们今天标点学说的话,断句应该为“宁不俯仰乾坤,慨慷今古,由衷叹吾侪之脚下,原不过前辈之肩头!”对不对?大伙看“由衷叹:吾侪之脚下,原不过前辈之肩头。”“原不过”分明也是“由衷叹”的内容啊,且“原不过”三个字和“由衷叹”三个字之间只能勉强算大致成对了,苟有人说咱三个字对的不严的话,哈哈,咱还真得“服气”,就是不严嘛,况咱“由衷叹”和“原不过”咱根本就没有想过要严格成对嘛。这是因为“由衷叹”算是一个“独立”的 “小散句”,咱的骈句是“吾侪之脚下,原不过前辈之肩头。”啊。有兄弟姐妹读到这里,可能对我的话大吃一惊,疑惑顿生。疑惑滴问:“吾侪之脚下,原不过前辈之肩头。”逗号前5个字,逗号后8个字,这也能对啊?是的,尽管前5字后8字,但这就是一个骈句!在我们发的第二讲的交流稿里(我是以珏伶小妹几年前教案为线索做的新教案)就有一句话:并不是所有的骈句字数都一样多。但是小妹她没有举例子,所以99%的兄弟姐妹可能对这种情况不熟悉。两个句子字数不一样多,怎么还是个骈句呢?这种情况古贤有没有例子?有,字数不一样多照样成骈。黄滔《融结为河岳赋》:“今日之形象,复当时之寤寐。”谁能说这个句子不是骈句吗?这个“复”字在这里就相当于咱的“原不过”,古贤大家可以就在这里用一个这样的字,我就敢这里用2个字、用3个字!
总之吧,古贤赋的一些招数,藏乎其字里行间也,我们需要怀着探宝的想法去读书,挖掘出其金银财宝来,宝藏呢,一般都“藏”的都比较“隐蔽”。而我们一般情况下呢,属于启动不了宝库的门,还有一种情况是:也可能有人偶入宝库了,可是“不识宝”,于是同样滴对宝藏中的宝贝“失之交臂”了。
六、古贤侯凤苞《无弦琴1赋》一个句子之启示
岂欲辨已忘2,自余真趣;似不求甚解3,别有会心4。
注释:
1、没有琴弦的琴。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后指闲适自得其乐或意趣高雅脱俗。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出《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4、会心:已经领会,明白对方的意思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闲想也。’”《古文观止序》: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
看古贤这些甚“平易”却甚有“味道”的句子,我们浑然不觉作者是在对句。也许大家觉得人家古贤是“信手拈来”,其实不是的。这是洗炼的结果。这正如我那《怒骂影子赋》里一段关于做赋的论述:至若文言,恰如锦挂。应当远溯先秦之辩,邀屈宋常来;深思大汉之威,找马班频借。拾唐砖,搬宋瓦。纵使昭其才耳,如身穿黼黻之衣;呵彼气兮,若浪拍江河之坝。犹需扬鸡距而先诚,剥龙鳞而后怕。逮毕篇章,慎寻漏罅。复以中庸,细查史野。旋而雅驯共通畅一炉,鄙陋和浮华齐卸。始堪称绰绰之姿,彬彬之亚矣。人家“岂欲辨已忘,自余真趣;似不求甚解,别有会心。”便是“雅驯共通畅一炉,鄙陋和浮华齐卸”。对“鄙陋”的词语,我们都知道不是甚好东西,然有些兄弟姐妹却往往对“浮华”的词语(说白了也就是“点胭脂、抹粉子”的那些花里胡哨玩意)“情有独钟”,这不好,是弊,须知“清水出芙蓉”啊!
从上图对侯先生这个句子注解看,“无弦琴”是写陶渊明的琴,而骈句中的“欲辨已忘”也正是从陶诗《饮酒》的“欲辨已忘言”化来,“自余真趣”是从“此中有真意”化出。不求甚解,是陶文《五柳先生传》直接拿来,“别有会心”也是前人原句,且与陶文“每有会意”语同义。
有人问什么是好赋?当然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说明白的,况还有个众花入众眼的问题在焉。我认为措辞于平易之间,却别有味道的,是好赋;用典或者说用些古贤语能浑如己出,并且读者不细致观察甚至看不出有对仗在焉,那么这样的句子就不见雕琢之痕,就“文质彬彬”,这样的赋就是好赋。
七、学习一篇大伙可能原来未读过的古贤赋
在本交流稿中谈到“晚唐律赋四大家”,也有人说“晚唐律赋三大家”,他们分别是:王綮、黄滔、徐寅三人。至于所谓四大家还有谁?我查了些资料,我也没查到另一个是谁。上面这三个人都是福建人,王黄的律赋很容易遇到,徐寅的赋因为流传下来只有8篇,大伙见的可能不多,所以举其一篇《人生几何赋》,尽管该篇有三处诗句,多处兮调句子,且遗失了韵题(我查过《钦定四库全书》也没有找到韵题),但我认为从体上辨,是一篇八韵律赋是无疑的。大伙看看。
叶落辞柯,人生几何。六国战而谩为流血,三神山而杳隔鲸波。任夸百斛之明珠,岂延遐寿;或有一卮之芳酒,且共高歌。岂不以天地为炉,日星为纪。虽有圣而有智,不无生而无死。生则浮萍,死则流水。七十战争如虎豹,竟到乌江;三千宾客若鸳鸿,难寻朱履。扰扰匆匆,晨鸡暮锺。命宁保兮霜与露,年不禁兮椿与松。问青天兮何惨何舒,拘人否泰;叹白日兮东生西没,夺我颜容。可惜繁华,堪惊倚伏。有寒暑兮促君寿,有鬼神兮蠹君福。不觉南邻公子,绿鬓改而华发生;北里豪家,昨日歌而今日哭。梦幻吞侵,朝浮夕沉。三光有影遣谁系,万事无根何处寻。易服猛兽,难降寸心。眼看西晋之荆榛,犹经白刃;身属北邙之狐兔,尚惜黄金。亦何荒色嗜音,雕墙竣宇。君不见息夫人兮悄长默,金谷园兮阒无睹。香阁之罗纨未脱,已别承恩;春风之桃李方开,早闻移主。邱垄累累,金章布衣。白羊青草只堪恨,逐利争名何太非。尝闻萧史王乔,长生孰见;任是秦皇汉武,不死何归?吾欲挹元酒于东溟,举嘉肴于西岳。命北帝以指荣枯,召南华而讲清浊。饮大道以醉平生,冀陶陶而返太朴。

辞赋交流班第七讲
前面六讲,咱们对赋的起源、赋的流变、赋的辨体,造骈句的一些方法,字词句对仗的一些知识,做了一些交流。其中第三讲,咱还搞了一堂“赋思想品德”课——“赋道心”。这第七讲啊,又到了一个阶段性总结阶段了,我们谈点轻松活泼的赋话题,权且算是前一段交流内容的总结,也算是以后交流“层段章”的前引,并就一些兄弟姐妹私下之所惑所问,概括一下做些解答交流。
一、关于我们赋中标点的一点看法
我们知道古人文章是没有标点的,然而我们今人作文却是有标点的啊,所以我们做骈赋律赋用得最多的标点就是“,。;”,这三种标点符号其基本用法我们也都明白,一般说来上骈尾巴点逗号,韵处用句号,隔句中间用分号。我不知道众兄弟姐妹做赋,有没有遇到觉得点个什么标点符号都不合适的时候?反正我常遇到。
举例我《山西赋》第一段的后半段是禹王立九州疙瘩,笼一袖乾坤。披简图而平水患,持畚锸而辟龙门。乃有浩浩汤汤,流畎浍以上善;熙熙攘攘,奋炎黄之远孙。以是观之,吾悠悠华夏其端微矣,然茁茁柢根有斑斑青汗,历历鸿痕皆指向山西之热土,河畔之英魂也。”大伙看上面红色的地方,是不是按咱们常规做赋的点标点法,“夏”字后点分号,“根”字后点句号,“痕”字后点句号,觉得不太合适啊?
有好多兄弟姐妹都表扬过我的赋“畅快淋漓”,其中老崔哥书林有一次与我的探讨最有趣。黑哥他说:东啊,哥我就纳闷啦,你的赋怎么弄得咋读咋上劲,显得那么洋洋洒洒,滔滔不绝,畅快淋漓呢?我说:哥啊,这个事啊,我是跟龙洲道人刘改之的“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学的。我做赋不大管什么标点符号不标点符号,我尽管做的赋基本都有韵题,但是我觉得我是融合了些文赋的气度,行文中我常有觉得点什么标点都不合适的情况,我觉得哥你们做赋是一骈一骈的,而弟弟我是一层一层的。
这个标点问题,现在我们看来觉得不可思议一样,然这个方法的出现是有先决条件的,其一是“抽黄对白”,捏合成对的“词语、短句”,要在整层表达的意思中,充当着不同的句子成分,所以才有这样措句的前提。其二古贤本来没有标点,而只有句读停顿而已,所以才为这种情况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赋嘛,我们只要写得行云流水,写得气宇轩昂的,写得文采飞扬的,写得流畅通顺,也自然就是好赋了。
二、关于骈律赋的段落和换韵问题
我观察学习过好多竖版无标点的古贤赋章,古人没有分段的习惯,更没有换段空俩字位置的习惯,所以我认为咱们写的短的赋,换段不换段这无所谓。比方一篇古贤的八韵律赋吧,大致上就是一个紧长格轮回就结束一个韵目,也就是说大致上,紧句八字+长句十二字+隔句二十个字,四十个字就一个紧长格轮回,这样一篇约四八三百二十个字。如果加上引语送语,纵算上我们后人给点标点的话,也不过四百字左右的规模。而今天我们的赋,特别是地方赋,我们写的往往有历史、地理、人文、物产等各方面,并且人家征稿方往往还要求字数,要求写细致一些,一般情况怎么也得要写到八百到一千两百字左右。那我们自然也就要根据所写的内容分段了啊。
至于有兄弟姐妹问,骈赋律赋换韵时候,有第一句和第二句都用韵的现象,这术语叫什么?这个术语叫什么啊?古人似乎没有专门定义这个的。我觉得咱们知道这现象,只要能描绘出它的实质,随便叫就是了,叫换韵时连韵可,叫双韵也可,叫换头换韵也可。其目的嘛,我觉得一则是加密韵声,提醒换韵了,二则说到底还是随文表意,因为哪怕是骈赋律赋,其首尾都保留了点“散赋”的特征——“首尾为文、中间为赋”,所以开头是可以用散句的,于是换韵时候,也往往弄一个连韵的、象古偶的“类似紧句骈”。
三、关于意段和韵段(或曰意层和韵层)的问题
我们今天写一些较长的八韵地方赋,一般“意段”和“韵段”是一致的,也就说比方用a韵目写段历史、用b韵目写段地理,用c韵目写段人文,用d写段写段物产等等,这样意段和韵段也就统一了。
但这问题不是绝对必须如此的,也就是说有时意段和韵段,未必是完全统一的。有的时候一个意段中可以用两个韵目,只要把换韵处理好,连贯的好,只要别“韵换了、意断了”,这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有的时候可以一个韵目写两个内容甚至更多内容(意段),这就更好理解矣,比方单韵的赋,本就是只有一个韵,需要写几层意思就写几层意思,想写几段就写几段的。
意段与韵段不统一的问题,我也做了很多的尝试。我见有些兄弟姐妹写8韵赋的时候,挺呆板,一般都是一个韵目大体做一个紧长隔轮回,转一圈就换韵,也就是说“转一个大体紧长隔轮回圈”,也不管第一层意思说完了没有,就换韵成第二层了又说别的事了,第三层又换韵了说再一个事了。好多数人一贯这样,然我却不这样。这个问题似乎有些不好言传似的,我觉得我还是举前些日子我写的较短的、以“冀南古镇,裘都大营”为韵题的一篇八韵赋(哦,人家征稿方要求不超过400字,这篇文字是正文加标点刚好400字)——《天下裘都赋》为例,一条条地做几个彩色图,我觉得更直观一些,更有利于大伙领会这个“有时意段和韵段,存在的不统一问题”。
1、按“韵目”给全赋分的两种颜色
吾河北衡水,枣强大营。虽冀南之小镇,得天下之令名矣!苟非省市县乡,各层领导;亚欧美澳,异国贤英。咸集于斯,满怀所冀。或调研,或会议。或交流,或购置。纷来沓至,扬箕裘之未坠;情愿心甘,助皮草以遐覃。焉有吾侪面朝世界,足立冀南。捧诚信之心颗颗,赖清凉之水坛坛。发展裘皮,终得财经猛跃;继承裘祖,志将责任勇担耶?可见偌大之营,所营之大者,不拘乎裘皮,更在乎裘外。在乎绍吾祖业,加倍之小心;暖彼人心,无私之大爱也。
今皆富矣,可忘本乎?思及冀兖二州之界,獉狉一片之隅。王子比干,肇人间裘业;秦皇嬴政,封天下裘都。而后又千载光阴,几回风雨。始有三宝公,万里橹。出东海,景瓷与苏绣争辉;下西洋,蜀锦与营裘共舞。宁不俯仰乾坤,慨慷今古,由衷叹吾侪之脚下,原不过前辈之肩头!设若贻厥后人,少玲珑之窍;绳其祖武,无黼黻之裘。则岂止拜昭穆于庙祧而愧,训子孙于庭院而羞哉?铭鼎而誓曰:德义是怀,变新惟顺。碧野蓝天,名裘美镇。
2、按“意层”给第一段分的色
吾河北衡水,枣强大营。虽冀南之小镇,得天下之令名矣!苟非省市县乡,各层领导;亚欧美澳,异国贤英。咸集于斯,满怀所冀。或调研,或会议。或交流,或购置。纷来沓至,扬箕裘之未坠;情愿心甘,助皮草以遐覃。焉有吾侪面朝世界,足立冀南。捧诚信之心颗颗,赖清凉之水坛坛。发展裘皮,终得财经猛跃;继承裘祖,志将责任勇担耶?可见偌大之营,所营之大者,不拘乎裘皮,更在乎裘外。在乎绍吾祖业,加倍之小心;暖彼人心,无私之大爱也。
3、一“骈”中用俩韵目
吾河北衡水,枣强大营。虽冀南之小镇,得天下之令名矣!苟非省市县乡,各层领导;亚欧美澳,异国贤英。咸集于斯,满怀所冀。或调研,或会议。或交流,或购置。a纷来沓,b扬箕裘之未c情愿心,d助皮草以遐焉有吾侪面朝世界,足立冀南。捧诚信之心颗颗,赖清凉之水坛坛。发展裘皮,终得财经猛跃;继承裘祖,志将责任勇担耶?可见偌大之营,所营之大者,不拘乎裘皮,更在乎裘外。在乎绍吾祖业,加倍之小心;暖彼人心,无私之大爱也。
大伙注意看咱这个第3节的标题,为什么我一个“骈”字,被我红色、加粗、还再引号加下划线了呢?大伙看上面的abcd四个句子,a句自然是与c相对的,b句自然是与d句相对的,这当然也是一个“骈句”。然大伙再细看这四个句子“句尾字”,这是一个“四分隔句”吗?从理论上说,正常四分隔句需要走“马蹄律”啊,不走马蹄律了,还能叫“隔句”吗?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好,我认为:纵然因其a对c,b对d,有隔句的特点,反正它不是一个“寻常的隔句”。
大伙切莫以为这句式是我胡造的啊,其实在古贤、在唐律赋大家那里,这是有先例的,并且可以做例证的那篇赋,我们这百人中,我觉得起码有60人研读过!这句式的例证就是被称为晚唐律赋四大家之一,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黄滔黄文江的《秋色赋》:“于时凄凄漠漠,零露蒙作;杳杳冥冥,劲风吹成。”
4、上个韵目的韵字,延伸至下一个“意层”去。
今皆富矣,可忘本乎?思及冀兖二州之界,獉狉一片之。王子比干,肇人间裘业;秦皇嬴政,封天下裘。而后又千载光阴,几回风。始有三宝公,万里。出东海,景瓷与苏绣争辉;下西洋,蜀锦与营裘共宁不俯仰乾坤,慨慷今,由衷叹吾侪之脚下,原不过前辈之肩头!设若贻厥后人,少玲珑之窍;绳其祖武,无黼黻之裘。则岂止拜昭穆于庙祧而愧,训子孙于庭院而羞哉?铭鼎而誓曰:德义是怀,变新惟顺。碧野蓝天,名裘美镇。
大伙看这第二段我拖了底色的三个引语——思及、宁不、设若,显然“思及”者,不仅仅是平声七虞韵层的“王子”、“秦皇”,当然也“思及”上声七麌韵层的“ 三宝公”(郑和)了,这样一个引语就领了大体两个韵目,换句话说:也就是上面的蓝色字跨两个韵目,但是是同一个“意层”。红色的“宁不”一层,从意上讲,比蓝色层提起了一层,一共两骈,却是跨着俩韵目的(七麌韵和十一尤)。“设若”这个引语等于跌落一笔。这样用一些反问啊、转折啊、递进啊之类的引语,便使篇法曲折有致了。
余丙照先生在《赋学指南》里有几句话:赋虽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但一味平铺,何以出色?须于平铺数段后,忽然振拔精神,掷笔空中,就题发出议论,如平中一突,自令阅者骇目惊心。况初学之士,每为八韵所苦,苟看题得间,反拓一段,正转一段,岂惟易于成篇;而眉目分明,局势陡峻,阅者亦易起眼。
四、关于一个韵层的收束问题
我们听过赋课和常研读古贤律赋的兄弟姐妹,对赋句式长短搭配,以调节赋章朗诵的紧缓气息,都有一定的认识。我经常性说,句式搭配的“大体紧长隔轮回”很有利于气的紧缓,篇的流畅。在我们当今赋界啊,这个“大体紧长隔轮回”是马公向党老哥哥首先“发现”并在论坛发帖子提出的,后来我仔细研究古贤律赋,大多如此,于是极力“宣传”。于是古贤这“畅气”之法,我们好多赋写的好的人,也就基本都心领神会并运用了。然而这“紧长隔轮回”只是大体上的转圈子罢了,也不能死板地理解,苟一个韵段是紧长隔,再一个韵段还是紧长隔,第三个韵段还是这样,那就同样也就显得呆板了啊。
我还经常性说:一个韵段结束了,尽量不要用壮句或紧句或长句结,要尽量用隔句或者散句结,以便能收得比较稳妥,收得比较稳固。但说归那样说,这毕竟只是一个一般情况而已,真用起来,却就得灵活运用了。于是乎,就因这一个“灵活”二字,却产生了两个相反的方向。一则是有的兄弟姐妹“灵活滴”走上了反方向,嘿,不是说要灵活嘛,于是也就不管甚一个意段结束了,需要收牢阵脚;也不管甚两军交战到黑天了,需要休战了、需要敲迟缓的休战鼓了。依旧是咚咚咚咚滴敲进攻的紧锣密鼓(用紧句或长句),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啊?更有甚者,还强调甚用长句收,这就更不懂赋需要诵、不懂紧缓张弛的音韵学原理啦。二则有些智慧的兄弟姐妹,真正走上了灵活道路。就是在“韵段和意段不统一”的情况下,灵活处理,随文而用,不定用一个啥句式来“收束”某个韵层。咱们还是以上图“宁不俯仰乾坤,慨慷今古”为例(上面的4小节)。“古”字在韵段上论,属于蓝色意层的后半部分;可是“古”字在意段上论,却是属于红色的意层啊,这是前一个意层的韵字,直接延伸到下一个意层去了啊。这是在“韵段和意段不统一”的情况下,才可以完成的啊。
五、关于壮句的引语和一个骈句的下骈有“类似领字”问题
1、壮句的引语
壮句也就是三字句,一般前面都要有引语。但有兄弟姐妹对这个“一般”理解的“太死板”,把“一般”当“必须”看待了,这是很错误的。我们看古贤的赋,看古贤的律赋,分明是壮句前,也有用引语的,也有的不用引语的嘛。不该用引语的时候用引语,那自然则画蛇添足;该用引语的时候却不用引语,那自然则文气不畅。所以“随文而用”,才是灵活、才是中庸,一些东西是非常活的,写文章不能搞教条主义,搞教条主义能做好传情达意吗,能做到流畅吗?显然不可能的啊!技法的东西,不打下深厚的基础,对一些东西不彻底的悟化于心,乱整就是我体了嘛。一些东西要有古贤的例证,且对古贤的例证有深入的悟化,才能做到随文而用,才能使所有的技法都为文章服务,为文章的思想服务。关于壮句用不用引语问题,古贤例证很多,咱就不举例了。
2、下骈的“类似领字”问题
咱还是以“宁不俯仰乾坤,慨慷今古,由衷叹吾侪之脚下,原不过前辈之肩头!”为例吧。假如按我们今天标点学说的话,断句应该为“宁不俯仰乾坤,慨慷今古,由衷叹吾侪之脚下,原不过前辈之肩头!”对不对?大伙看“由衷叹:吾侪之脚下,原不过前辈之肩头。”“原不过”分明也是“由衷叹”的内容啊,且“原不过”三个字和“由衷叹”三个字之间只能勉强算大致成对了,苟有人说咱三个字对的不严的话,哈哈,咱还真得“服气”,就是不严嘛,况咱“由衷叹”和“原不过”咱根本就没有想过要严格成对嘛。这是因为“由衷叹”算是一个“独立”的 “小散句”,咱的骈句是“吾侪之脚下,原不过前辈之肩头。”啊。有兄弟姐妹读到这里,可能对我的话大吃一惊,疑惑顿生。疑惑滴问:“吾侪之脚下,原不过前辈之肩头。”逗号前5个字,逗号后8个字,这也能对啊?是的,尽管前5字后8字,但这就是一个骈句!在我们发的第二讲的交流稿里(我是以珏伶小妹几年前教案为线索做的新教案)就有一句话:并不是所有的骈句字数都一样多。但是小妹她没有举例子,所以99%的兄弟姐妹可能对这种情况不熟悉。两个句子字数不一样多,怎么还是个骈句呢?这种情况古贤有没有例子?有,字数不一样多照样成骈。黄滔《融结为河岳赋》:“今日之形象,复当时之寤寐。”谁能说这个句子不是骈句吗?这个“复”字在这里就相当于咱的“原不过”,古贤大家可以就在这里用一个这样的字,我就敢这里用2个字、用3个字!
总之吧,古贤赋的一些招数,藏乎其字里行间也,我们需要怀着探宝的想法去读书,挖掘出其金银财宝来,宝藏呢,一般都“藏”的都比较“隐蔽”。而我们一般情况下呢,属于启动不了宝库的门,还有一种情况是:也可能有人偶入宝库了,可是“不识宝”,于是同样滴对宝藏中的宝贝“失之交臂”了。
六、古贤侯凤苞《无弦琴1赋》一个句子之启示
岂欲辨已忘2,自余真趣;似不求甚解3,别有会心4。
注释:
1、没有琴弦的琴。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后指闲适自得其乐或意趣高雅脱俗。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出《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4、会心:已经领会,明白对方的意思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闲想也。’”《古文观止序》: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
看古贤这些甚“平易”却甚有“味道”的句子,我们浑然不觉作者是在对句。也许大家觉得人家古贤是“信手拈来”,其实不是的。这是洗炼的结果。这正如我那《怒骂影子赋》里一段关于做赋的论述:至若文言,恰如锦挂。应当远溯先秦之辩,邀屈宋常来;深思大汉之威,找马班频借。拾唐砖,搬宋瓦。纵使昭其才耳,如身穿黼黻之衣;呵彼气兮,若浪拍江河之坝。犹需扬鸡距而先诚,剥龙鳞而后怕。逮毕篇章,慎寻漏罅。复以中庸,细查史野。旋而雅驯共通畅一炉,鄙陋和浮华齐卸。始堪称绰绰之姿,彬彬之亚矣。人家“岂欲辨已忘,自余真趣;似不求甚解,别有会心。”便是“雅驯共通畅一炉,鄙陋和浮华齐卸”。对“鄙陋”的词语,我们都知道不是甚好东西,然有些兄弟姐妹却往往对“浮华”的词语(说白了也就是“点胭脂、抹粉子”的那些花里胡哨玩意)“情有独钟”,这不好,是弊,须知“清水出芙蓉”啊!
从上图对侯先生这个句子注解看,“无弦琴”是写陶渊明的琴,而骈句中的“欲辨已忘”也正是从陶诗《饮酒》的“欲辨已忘言”化来,“自余真趣”是从“此中有真意”化出。不求甚解,是陶文《五柳先生传》直接拿来,“别有会心”也是前人原句,且与陶文“每有会意”语同义。
有人问什么是好赋?当然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说明白的,况还有个众花入众眼的问题在焉。我认为措辞于平易之间,却别有味道的,是好赋;用典或者说用些古贤语能浑如己出,并且读者不细致观察甚至看不出有对仗在焉,那么这样的句子就不见雕琢之痕,就“文质彬彬”,这样的赋就是好赋。
七、学习一篇大伙可能原来未读过的古贤赋
在本交流稿中谈到“晚唐律赋四大家”,也有人说“晚唐律赋三大家”,他们分别是:王綮、黄滔、徐寅三人。至于所谓四大家还有谁?我查了些资料,我也没查到另一个是谁。上面这三个人都是福建人,王黄的律赋很容易遇到,徐寅的赋因为流传下来只有8篇,大伙见的可能不多,所以举其一篇《人生几何赋》,尽管该篇有三处诗句,多处兮调句子,且遗失了韵题(我查过《钦定四库全书》也没有找到韵题),但我认为从体上辨,是一篇八韵律赋是无疑的。大伙看看。
叶落辞柯,人生几何。六国战而谩为流血,三神山而杳隔鲸波。任夸百斛之明珠,岂延遐寿;或有一卮之芳酒,且共高歌。岂不以天地为炉,日星为纪。虽有圣而有智,不无生而无死。生则浮萍,死则流水。七十战争如虎豹,竟到乌江;三千宾客若鸳鸿,难寻朱履。扰扰匆匆,晨鸡暮锺。命宁保兮霜与露,年不禁兮椿与松。问青天兮何惨何舒,拘人否泰;叹白日兮东生西没,夺我颜容。可惜繁华,堪惊倚伏。有寒暑兮促君寿,有鬼神兮蠹君福。不觉南邻公子,绿鬓改而华发生;北里豪家,昨日歌而今日哭。梦幻吞侵,朝浮夕沉。三光有影遣谁系,万事无根何处寻。易服猛兽,难降寸心。眼看西晋之荆榛,犹经白刃;身属北邙之狐兔,尚惜黄金。亦何荒色嗜音,雕墙竣宇。君不见息夫人兮悄长默,金谷园兮阒无睹。香阁之罗纨未脱,已别承恩;春风之桃李方开,早闻移主。邱垄累累,金章布衣。白羊青草只堪恨,逐利争名何太非。尝闻萧史王乔,长生孰见;任是秦皇汉武,不死何归?吾欲挹元酒于东溟,举嘉肴于西岳。命北帝以指荣枯,召南华而讲清浊。饮大道以醉平生,冀陶陶而返太朴。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23

主题

36万

回帖

9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504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3-16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交流班第七讲
也学时贤
前面六讲,咱们对赋的起源、赋的流变、赋的辨体,造骈句的一些方法,字词句对仗的一些知识,做了一些交流。其中第三讲,咱还搞了一堂“赋思想品德”课——“赋道心”。这第七讲啊,又到了一个阶段性总结阶段了,我们谈点轻松活泼的赋话题,权且算是前一段交流内容的总结,也算是以后交流“层段章”的前引,并就一些兄弟姐妹私下之所惑所问,概括一下做些解答交流。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

主题

36万

回帖

9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504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3-16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交流班第七讲
也学时贤
前面六讲,咱们对赋的起源、赋的流变、赋的辨体,造骈句的一些方法,字词句对仗的一些知识,做了一些交流。其中第三讲,咱还搞了一堂“赋思想品德”课——“赋道心”。这第七讲啊,又到了一个阶段性总结阶段了,我们谈点轻松活泼的赋话题,权且算是前一段交流内容的总结,也算是以后交流“层段章”的前引,并就一些兄弟姐妹私下之所惑所问,概括一下做些解答交流。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

主题

36万

回帖

9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504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3-16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关于我们赋中标点的一点看法
我们知道古人文章是没有标点的,然而我们今人作文却是有标点的啊,所以我们做骈赋律赋用得最多的标点就是“,。;”,这三种标点符号其基本用法我们也都明白,一般说来上骈尾巴点逗号,韵处用句号,隔句中间用分号。我不知道众兄弟姐妹做赋,有没有遇到觉得点个什么标点符号都不合适的时候?反正我常遇到。
举例我《山西赋》第一段的后半段“是禹王立九州疙瘩,笼一袖乾坤。披简图而平水患,持畚锸而辟龙门。乃有浩浩汤汤,流畎浍以上善;熙熙攘攘,奋炎黄之远孙。以是观之,吾悠悠华夏其端微矣,然茁茁柢根有斑斑青汗,历历鸿痕皆指向山西之热土,河畔之英魂也。”大伙看上面红色的地方,是不是按咱们常规做赋的点标点法,“夏”字后点分号,“根”字后点句号,“痕”字后点句号,觉得不太合适啊?
有好多兄弟姐妹都表扬过我的赋“畅快淋漓”,其中老崔哥书林有一次与我的探讨最有趣。黑哥他说:东啊,哥我就纳闷啦,你的赋怎么弄得咋读咋上劲,显得那么洋洋洒洒,滔滔不绝,畅快淋漓呢?我说:哥啊,这个事啊,我是跟龙洲道人刘改之的“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学的。我做赋不大管什么标点符号不标点符号,我尽管做的赋基本都有韵题,但是我觉得我是融合了些文赋的气度,行文中我常有觉得点什么标点都不合适的情况,我觉得哥你们做赋是一骈一骈的,而弟弟我是一层一层的。
这个标点问题,现在我们看来觉得不可思议一样,然这个方法的出现是有先决条件的,其一是“抽黄对白”,捏合成对的“词语、短句”,要在整层表达的意思中,充当着不同的句子成分,所以才有这样措句的前提。其二古贤本来没有标点,而只有句读停顿而已,所以才为这种情况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赋嘛,我们只要写得行云流水,写得气宇轩昂的,写得文采飞扬的,写得流畅通顺,也自然就是好赋了。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

主题

36万

回帖

9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504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3-16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关于骈律赋的段落和换韵问题
我观察学习过好多竖版无标点的古贤赋章,古人没有分段的习惯,更没有换段空俩字位置的习惯,所以我认为咱们写的短的赋,换段不换段这无所谓。比方一篇古贤的八韵律赋吧,大致上就是一个紧长格轮回就结束一个韵目,也就是说大致上,紧句八字+长句十二字+隔句二十个字,四十个字就一个紧长格轮回,这样一篇约四八三百二十个字。如果加上引语送语,纵算上我们后人给点标点的话,也不过四百字左右的规模。而今天我们的赋,特别是地方赋,我们写的往往有历史、地理、人文、物产等各方面,并且人家征稿方往往还要求字数,要求写细致一些,一般情况怎么也得要写到八百到一千两百字左右。那我们自然也就要根据所写的内容分段了啊。
至于有兄弟姐妹问,骈赋律赋换韵时候,有第一句和第二句都用韵的现象,这术语叫什么?这个术语叫什么啊?古人似乎没有专门定义这个的。我觉得咱们知道这现象,只要能描绘出它的实质,随便叫就是了,叫换韵时连韵可,叫双韵也可,叫换头换韵也可。其目的嘛,我觉得一则是加密韵声,提醒换韵了,二则说到底还是随文表意,因为哪怕是骈赋律赋,其首尾都保留了点“散赋”的特征——“首尾为文、中间为赋”,所以开头是可以用散句的,于是换韵时候,也往往弄一个连韵的、象古偶的“类似紧句骈”。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

主题

36万

回帖

9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督导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504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3-3-16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关于意段和韵段(或曰意层和韵层)的问题
我们今天写一些较长的八韵地方赋,一般“意段”和“韵段”是一致的,也就说比方用a韵目写段历史、用b韵目写段地理,用c韵目写段人文,用d写段写段物产等等,这样意段和韵段也就统一了。
但这问题不是绝对必须如此的,也就是说有时意段和韵段,未必是完全统一的。有的时候一个意段中可以用两个韵目,只要把换韵处理好,连贯的好,只要别“韵换了、意断了”,这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有的时候可以一个韵目写两个内容甚至更多内容(意段),这就更好理解矣,比方单韵的赋,本就是只有一个韵,需要写几层意思就写几层意思,想写几段就写几段的。
意段与韵段不统一的问题,我也做了很多的尝试。我见有些兄弟姐妹写8韵赋的时候,挺呆板,一般都是一个韵目大体做一个紧长隔轮回,转一圈就换韵,也就是说“转一个大体紧长隔轮回圈”,也不管第一层意思说完了没有,就换韵成第二层了又说别的事了,第三层又换韵了说再一个事了。好多数人一贯这样,然我却不这样。这个问题似乎有些不好言传似的,我觉得我还是举前些日子我写的较短的、以“冀南古镇,裘都大营”为韵题的一篇八韵赋(哦,人家征稿方要求不超过400字,这篇文字是正文加标点刚好400字)——《天下裘都赋》为例,一条条地做几个彩色图,我觉得更直观一些,更有利于大伙领会这个“有时意段和韵段,存在的不统一问题”。

秉性惊飞茅屋,点击超然赋堂。文含洞庭灵韵,辞曜麓山霞光。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4

主题

3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063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3-3-16 01:22
三、关于意段和韵段(或曰意层和韵层)的问题我们今天写一些较长的八韵地方赋,一般“意段”和“韵段”是一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4

主题

3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063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3-3-16 01:21
二、关于骈律赋的段落和换韵问题我观察学习过好多竖版无标点的古贤赋章,古人没有分段的习惯,更没有换段空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4

主题

3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063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3-3-16 01:15
一、关于我们赋中标点的一点看法我们知道古人文章是没有标点的,然而我们今人作文却是有标点的啊,所以我们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4

主题

3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063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3-3-16 01:13
辞赋交流班第七讲
也学时贤
前面六讲,咱们对赋的起源、赋的流变、赋的辨体,造骈句的一些方法,字词句对仗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4

主题

3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063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3-3-16 01:13
辞赋交流班第七讲
也学时贤
前面六讲,咱们对赋的起源、赋的流变、赋的辨体,造骈句的一些方法,字词句对仗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25 21: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