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6|回复: 10

覆国何必以硬火(上)——释《履》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25

主题

46

回帖

5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5
发表于 2017-4-23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0

主题

483

回帖

2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2
发表于 2017-4-23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7-4-23 10:08 编辑

   看了好几遍 老童子 的系列文章,原来对《易经》不感兴趣,但慢慢也来了点兴趣。 老童子 是认为 此易經 从头到尾都是 文王对殷商的战争军事计划,并从此出发解释易經。觉得是过偏。
   一般是认为:伏羲制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為哲理的書。  中有 伏羲,孔子的思想而非文王一人之作。

挑其中两卦,我认为解释是这样:
   易經.履卦: 履虎尾,不咥人,亨。
   此卜应为:有危险,但不至于危及生命。但结果是亨通顺利。  王弼.注:“履虎尾者,言其危也。”  ,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此卜应为:一只眼也能看,一条腿也能走路(谓损失很大)。 很危险,是生死未定的凶象。 但刚武者有成功(成君王)的可能。

   以上,仅供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46

回帖

5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5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传统《易》学观,老苏的解释是一点没有错的。但老童子的观念,显然是对传统《易》学观的颠覆与破坏,可以说,一反三千年来对《易经》的解释。对否?当然需要历史的检验,我自己肯定又这样的底气,才敢于这样宣讲。若自己都似是而非,当然就不能服人的了。
关于《易》学,说伏羲画卦(画先天八卦),是对的,那是渔猎时代,“先天八卦”只是环境方位坐标系而已——至于“后天八卦”,则是以物候与人文活动标识的天文气象历法,但它集成了“先天八卦”的方位体系,也表方位。是农耕时代的发明;——至于筮占家利用重卦做占筮之书,例如“连山易”“归藏易”,这是对八卦功能的新赋予;——至于《周易》,则是周文王以既成《易》的外衣写“戡商谋略”。这就是从伏羲到周文王,关于《易》的发展与变化。
对《周易》的解释,历来都是以孔子的《大传》为圭臬,本人是怀疑的,乃至于反对的。也是一个吃螃蟹者吧,但愿不是唐吉可德。
欢迎大家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3

回帖

2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2
发表于 2017-4-23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欣赏 老童子 对传统《易》学观 有独特的不同解释。

   我的疑问是:
《周易·革·彖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这段的译文为:殷朝的汤王、周朝的武王,是两个朝代的开国君主,他们发动革命,建立新朝,上顺天时,下...

而 周武王周文王 的次子。1050年文王死后,承王位,他发动革命,推翻商朝统治,成为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 所以,这段后事,就不应是周文王自己而是后人所写的了,是不是这样?

故觉得 老童子 “是周文王以卜筮的形式,写的六十四篇政治文,是周藉以打殷商的政治纲领。”的说法,是否有商榷余地?

一般来说:《周易》分经传两部分。传说"上下经"是周文王所作,但无确据。今天多数哲学史家都承认《周易》上下经是西周初年的作品,上面所说的是其证据之一。
      《周易大》十篇传说是孔子所作,亦无确据,但是有两件事是确定无疑的:第一,《大》是孔弟子或再弟子所授的;第二,《大》在史上是以孔子手著的名义发生影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46

回帖

5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5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彖传》写于春秋末、战国初期。“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人”,它不是《周易》原文。是春秋末战国初的人写的。怎么能作为《周易》作于西周初期、也就是武王执政时期的证据?《革.彖传》是对《周易.革.卦辞》的解释,就像我们今天去解释毛泽东著作一样。解释毛泽东著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有些还是曲解、妖魔化解释,能将这些解释当成原著吗?就可靠吗?譬如“不如死一半......”,有些带有色镜的人,说这是毛泽东要有意识地饿死人民的铁证,其实他是一种比喻,是说将有限的资金,保证1078个项目中的500个建成,如果平均使用,1078个项目一个也建不成,就像粮食不够,平均用粮食,大家都得饿死一样。不如死一半(甩掉578个项目),保证另一半成活(另一半建成投产)。我们能用这些人的解释,来代替毛泽东的原意吗?我始终觉得:《彖传》《大象传》,是春秋时代,解解释《周易》之名,论述春秋时代的时事政治,根本不在解释《周易.卦辞》。《革.彖》,是论述“革命顺乎天应乎人,是合理的”这样一个哲理。而《革.卦辞》是:“革命既久,人民信服,要坚持革命”,与论述“革命的合理”是有距离的。若《革.彖》与《周易.革.卦辞》的意思还有些相近的,其他各卦的《彖传》与“卦辞”的含义,相差就十分远的了。譬如《履.彖》,是在为高官谈如何相处君王的策略,而《履.卦辞》确是谈打老虎的策略,并以此“大老虎的策略”作为一种象喻,谈戡商的政策策略,就是不要惹老虎发怒(敌人铤而走险)。两者就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要颠覆传统观念,阻力是大的。对传统的观念,我们应该用脑筋过滤一遍,我绝对不“人云亦云”,唯孔子及其门徒之说为“万古真理”。但我的观点是否正确,对不对,是可以商榷、批判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46

回帖

5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5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苏对传统《周易》观的阅读还是到位的,估计还是认真研究过。只是,新思维来的太突然了。欢迎老苏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46

回帖

5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5
 楼主| 发表于 2017-4-24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苏:说《周易》的爻辞写于武王灭商以后,也是部分传统易学家的看法,这就是《明夷.六五》的“箕子之明夷”和《晋.卦辞》的“康侯用锡马蕃庶”。认为这是证明《周易》爻辞写于武王以后的“钢鞭材料”,经过分析,其实也是一根膨化酥棒而已。
说“箕子之明夷”,是说文王没有见到过箕子,是武王灭商以后的事。文王死后十三年,武王访问箕子,箕子为武王留下《洪范》九畴。对这次的访问事件,文王并不知道,这是对的,因文王已经死去。但由此得出周文王不认识箕子的结论,就有些武断了。
据方家研究,文王生于殷帝武乙元年,从武乙到帝辛(商纣王),纪年是:武乙35年→文丁13年→帝乙9年→帝辛23年囚文王于羑里。
箕子:《辞海》:“商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那么箕子就是文丁之子。假设箕子生于文丁去世之年,那么文王与箕子的年龄相差最大48岁。商纣王囚文王六年,从79岁到85岁,这时的箕子,应该是31~37岁的人。帝辛35年,文王去世,箕子48岁;帝辛48年,武王克商,箕子61岁。武王克商后的第二年,武王访问箕子,箕子留下了《洪范》这一老道的政治建言。
当文王囚禁于羑里,实际上是人质,与现代的囚禁是有概念区别的,有少量自由。于是在商都安阳结交王族,是最好的机会。帝乙曾经嫁妹与文王,若这个“妹”是帝乙之妹,箕子就是叔岳,若“妹”是帝乙之女,辈分就更高。当时,殷商与姬周都重视政治联姻,文王认识箕子也就非常合理了。
至少,武王克商以后两年所见到的箕子,不是13岁的儿童,儿童也写不出那样老辣的政治建言。
至于“康侯用锡马蕃庶”,有人认为是卫康侯,这也是错误的。“康”,可以是“奖励的‘奖’”字。王弼、孔颖达就是这样理解的。王弼注:“康,美之名也。《礼记.祭统》:‘康周公,故以赐鲁也’”。
综上所述,所谓的钢鞭材料,是不是膨化酥棒?
老苏,老童子的新《周易》观是严密的一整套学术系统。都在我的《戡商周易》上,2014年出版。若您有心研究《周易》,听听不同观点。我主张您到贵州人民出版社去买一本《戡商周易》。36元,包邮寄,请与编辑:顾庆荣  15186981073  联系。若只是浏览浏览而已,就算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3

回帖

2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2
发表于 2017-4-25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老童子的厚意,购买《戡商周易》的地址先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3

回帖

2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2
发表于 2017-4-25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7-4-25 21:54 编辑

先来整理一下 有关《周易》的几个最基本的概念。 算是一种学习手记吧,有不对的地方,请老童子 先生指正。  

《周易》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
  1)卦辞、爻辞构成了《易经》;
  2)《彖》、《象》、《文言》、《系辞》、《序卦》、《说卦》、《杂卦》构成了《易传》。
《易经》与《易传》后世合称《周易》。

构成如下:
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卦名  据说八卦是伏羲所画。
乾:元,亨,利,贞。 ------卦辞(卦象的解释)据说是文王所写
初九:(---爻题)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爻辞(每一爻的解释)据说是文王之子,周公所写
彖曰:大哉乾元, ---。 ----- 以下为  《易传》部分 ,《易传》据说为孔子所作。
象曰:天行健,--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 ---。
-----。
《汉书•艺文志》曰:
《易》曰:“宓(伏)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

东汉的经师又提出了周公作爻辞之说,所以伏羲画卦、文王重卦、周公系辞、孔子作传,被朱熹概括为“人更四圣”。

  在漫长的古代,大多数人认为,《易经》与《易传》是一个整体《周易》,他们解释《易经》的原则还是从《易传》出发的,被称作“以传解经”。这样的《周易》学,其实就是《易传》学,《易经》本身的思想其实是被遮蔽起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46

回帖

5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5
 楼主| 发表于 2017-4-26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苏对传统《易》学的掌握,很到位。很愿意同您讨论。
你上面讲了三个问题,一是卦符号。当然是伏羲所画(而且是“先天八卦”)。我对“先天八卦”的定位——它是渔猎时代的“方位坐标系”、方位标识,不是别的。后来,进入农耕时代,因农业的需要,对先天八卦符号赋予新的内容,这就是:以物候与人文社会活动标识的天文气象历法。后来,江湖术士借八卦符号的重叠,创造筮占术,出现六十四卦,这是江湖术士的创造。例如《连山易》《归藏易》,而《周易》是以既成《易》的方式,写戡商策书。那么,《周易》就有八卦符号了。《汉书.艺文志》说《周易》中有“伏羲所画 之卦”。这样的理解,也只是《汉书.艺文志》一家之说。我们对古代的东西,不能都当成真理来看待,更不能当成万古适用的真理,这一点,我是要坚持的。只是,你若怀疑老童子的观点,要指出“疑古过勇”之处才行。
二、“事历三代”看怎样说,若以伏羲画卦符号、《连山》《归藏》解八卦并重合成六十四卦而筮,算一层,《周易》又是一《归藏易》的形式(外衣)作“戡商策书”,那么“事已经历了三代”。
三、至于“人更四圣”的“周公系词”(系词的理解,在《周易》就是“卦辞”,而不是《系辞传》的“系词”),这一点是不存在的。孔子作传,则是正确的。
四、“在漫长的古代,大多数人认为,《易经》与《易传》是一个整体《周易》,他们解释《易经》的原则还是从《易传》出发的,被称作“以传解经”。这样的《周易》学,其实就是《易传》学,《易经》本身的思想其实是被遮蔽起来的。”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古人——至少从孔子及其门徒《彖》易以来、到现代的《周易》注家、三千年,大家都以《彖传》《象传》之说为《周易》的本义,其实是错误的。“以传解经”,“这样的《周易》学,其实就是《易传》学,《易经》本身的思想其实是被遮蔽起来的。”,第四点我完全同意您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036

回帖

3756

积分

栏目顾问

四海论诗区首席顾问

Rank: 5Rank: 5

积分
3756
发表于 2017-9-10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容我慢慢地体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13 17: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