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5

再论平不令单2017.03.1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8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论平不令单2017.03.18
    平不令单出自清人王士祯论律专著《律诗定体》一文。
    何谓平不令单呢?即平声不能单独存在。那么有人一定会有疑问,平平仄仄平,最后一字不是单平吗?它可是标准的律句呀。那王老先生平不令单究竟还有什么附加条件呢?
    令单则犯病,那先决条件必先有双平,当双平只有一个平声时,即为单平。后来则将此现象称为孤平。
    我们老祖宗在唐朝时即认为双平音节与双仄音节交替组合音韵最为优美动听,如:
    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但五言诗必有一个单平或单仄音节加入其中才能组成五言句。
    第一种方法是将单音节加在后面,形成221平仄结构形式,如:
1.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
第二种方法是加在中间,形成成212平仄结构形式:
3.平平//仄仄
4.仄仄//平平
    格律诗就是由这四种其本句式,根据不犯平头病原则,即形成后来诗家称之为对粘规律而组成。
    根据最早的诗谱记载,见于《作文大体》一书。      我们摘录一谱来说明。
他他平平他,平平他他平。
平平平他他。他他他平平。
他字即为今天标注的仄。
    另见清人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这个谱包涵了律句的所有形式(七言句根据相替原则,在前面加一个双平或双仄音节)
由于时代久远,唐人论律的专论已经湮没无存,但我们可根据唐人的诗作来分析,唐人是在刻意规避单平的。
    请注意这四种律句都包涵了一个双平音节和双仄音节,但只有前面三种句式会出现单平(孤平)
第一句式仄仄平平仄,当此句式第三字为仄声时,即成仄仄仄平仄。
王士稹云:“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如单句依字拗用仄,则双句爽字必拗用平。)指出单句第三字若为仄(雨梦按即平声双音节为单平),则必须将偶句第三字由仄改平以救上句单()平。
    仄仄仄平仄句式是明符其实的孤平句,它不但平声双音节只有一个平声,且全句也只有一个平声。启功先生定其为孤平句,而王力先生却笼统地归于拗句。由于这种句式还可能出现第四字为仄声,或三四字俱为仄声(五仄句)。“仄仄仄平仄”拗在第三字,就定为小拗,而“仄仄平仄仄”拗在第四字,属二四不分明而定为大拗。
    逢拗必救,而王力先生:在六五年前出版的《诗词格律十讲》中言小拗可救可不救。现在在网上查此书,已不见此句。但在王力先生其它论诗著作中称仄仄仄平仄为半拗,说半拗可救可不救。
    王力先生将这种孤平句称为小拗,提了一个堪称笼统而糢糊的名字。因为所有不合标准的句式都可称之为拗句,包括王力定义的孤平亦属拗句。关于小拗,杜甫有一百多句,只有两句未救, 王士禛说的仄仄仄平仄这种单平句是必须救的。启功先生定此句属两仄夹一平,为孤平句,也是强调要救的。
把王力先生所说的小拗定义为孤平,是否是孤平扩大化,而增加写诗的难度呢?雨梦大不以为然,反正要救,救的方法也一样,只是名称不同而也。
。。。。。
第二句式,平平仄仄平。若第一字为仄,即平声双音节为单平。
王士稹在《律诗定体》中指出:
“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两字相连,不可令单也。”
双句,即偶句也,二四应平仄指二为平,四为仄的句式,即平平仄仄平,其第一字不能用仄声,若令单则当今所谓孤平句。
王氏在七言诗中也一再强调:“剑佩森(此字关系。)严彩仗飞。十二凤楼开瑞色,三千凫舄庆垂衣。太平有道凝毓日,万国风(关系)云护紫微。”第三字关系重大,即不可令单。
    这种句式王力和启功先生诗论都定为孤平。
王力孤平定义实在有点繁锁,强调只有在仄平句脚的句式中,五言第一字不可为仄,因为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了(仄平仄仄平句式实有两个平声,所以王力先生得强调,除韵脚外。但仄仄仄平平句式除韵脚外,不是也只有一个平声吗?而仄仄仄平平却是标准律句哟,故王力先生又得强调是仄平句脚句)
就好象说这人有病,而没具体的说什么病,因病有很多,如肺病,胃病之类。而仄仄仄平仄句式,由于平已令单,符合孤平病的条件。
。。。
     这种句式第一字若为仄时,多采用本句自救。即将本句的第三字由仄改平以实现拗救。即为仄平平仄平。
     孤平句若不自救,也可采用他句补救法。此法见《作文大体》一书。唐人诗中有七十多例可为佐证。
即将对句五言第一字由仄改平进行补救。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诗例一,
437_82 【有感】白居易
(绝)弦与断丝,(犹)有却续时。唯有衷肠断,应无续得期。
诗例二,
541_62 【柳枝五首】其四 李商隐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或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诗例一,
410_13 【直台】元稹
(麋)入神羊队,(鸟)惊海鹭眠。仍教百馀日,迎送直厅前。
诗例二,
子夜歌十八首】晁采(13)
(花)池多芳水,(玉)杯挹赠郎。避人藏袖里,湿却素罗裳。
七言诗例:
391_22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四李贺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七言句也可以采用孤仄音节救孤平音节的本句互救,这个现象其实很早有人提出,但王力先生并不认可。他的理由是,七言的第一字太不重要了,第一字隔韵脚太远。
     雨梦深不以为然,理由是:
1,由于一三五不论的影响,认为第一字的平仄用不着讲究。
但不讲究实不合平仄两两相替的基本原则。
2,常见孤平拗救是第五字救第三字,五三中间只隔了一个字,而拿第一字来救第三字,中间也只隔一个字,救是救音韵不谐造成孤平的字,它们离得都一样近,这跟韵脚有什么关系呢,又不是韵脚不和谐。
。。。
诗例:
七绝中孤平自救9例:
1
376_10 【济源寒食】其一孟郊
无子老人仰面嗟。                                 
无子孤仄与老人孤平互救
2
437_80 【夜坐】白居易
灯下有时坐彻明。                                
灯下与有时互救
3、                     
460_43 【禽虫十二章】白居易
蚕老茧成不庇身,
蚕老与茧成互救
4
523_111 【寄远】杜牧
清夜一声白雪微。                                 
清夜与一声互救
5
683_83 【自负】韩偓
曾被谪仙痛咬来。
曾被与谪仙互救。
6
802_14 【答小子弟诗】杨莱儿
黄口小儿口莫凭,
黄口与小儿互救。
7
858_2 【绝句】其十八 吕岩
零零落与白云互救
8
858_14 【绝句】其三十 吕岩
闻说不平便放杯。
闻说与不平互救。
9
867_78 【凤凰台怪和歌四首】其二  佚名
难寄妾心字字明。
难寄与妾心互救。
。。。
唐诗七律中的孤平句自救6例:
1
231_40 【覃山人隐居】杜甫
南极老人自有星,
南极与老人互救。
2
496_47 【送崔郎中赴常州】姚合
江上政声复欲归。
江山与政声互救。
3
536_41 【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许浑
寒殿一灯夜更高。
寒殿与一灯本句互救。
4
586_57 【下第后怀旧居】刘沧
春尽灞原白发生。
春尽灞原本句互救
5
643_43 【寄卫别驾】李山甫
萧索净名老病心。
萧索净名本句互救。
6
868_23 【江亭晚望题书斋】陈季卿
乡里半随逝水流。
乡里与半随互救。
七言诗第一字救第三字仄声孤平句共计15例。
。。。
第三句式,平平平仄仄,诗谱记作:中平平仄仄,此句式平声双音节第一字平声可用仄声,因为第三字是平声单音节,已是一种拗救形式,故此不犯孤平。
值得注意的是若第三为仄成三仄尾句(平平仄仄仄),或第三字改仄去救仄声双音节的孤仄时,形成平平仄平仄句式时,第一字必平,否则因第三字已改为仄不能再拗救第一字,而使平声双音节为单平而成病句。王力诗论也这么强调,但犯此病的也还是有的,如杜甫老先生就有十六句仄平仄平仄的句子。
王士祯在《律诗定体》中云:
好风天上至,(如上字拗用平,则第三字必用仄救之。古人第三字拗用者多,若第四句则不可。)
王氏诗论为四拗三救句式,这种句式王力称为特定拗句。
。。。
第四句式为仄仄仄平平,也可记成中仄仄平平。其第五字为韵脚,平仄不可易。而第四字平若为仄,则成仄仄仄仄平,属非律句。故此句平绝不可令单。但亦有偶然,孟浩然就爱将第四字写作仄声,而将第三字改作平声来拗救。如:
但这种句式在全唐诗平韵诗中少得可怜,现代人断不敢写,属二四不分明的非律句了。
。。。
小结
1.全句只有一个平声的肯定是孤平句,如
仄仄仄平仄,小拗句(依王力诗论)
仄仄平仄仄,大拗句(同上)
仄平仄仄仄,单平三仄尾句
2.句子中平声双音节为单平时也是孤平句,如
仄平仄仄平,孤平句
仄平仄平仄,单平特拗句
3.无论小拗,大拗及五仄句均应在双句第三字由仄改平以实现拗救
4.平平仄仄平句式双平音节出现单平时应予补救。
方法一,将本句的第三字由仄改平,如:
恐惊天上人【夜宿山寺】李白
。。
方法二,将对句的第一字由仄改平,例见上述。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柳枝五首】其四 李商隐
。。
方法三,七言句可将第一字由仄改平,例见上述。
寒殿一灯夜更高。【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许浑
。。。
5.中平平仄仄句式,平声双音节若首字为仄,但第三字己予补救,非孤平句。但若为三仄尾句(平平仄仄仄)或特拗句(平平仄平仄)时,第一字不再可平可仄,而必须采用平声。
。。。。
王士祯《律诗定体》(雨梦析) 
先文简公手定 新城家塾传本
●五言仄起不入韵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如单句依字拗用仄,则双句爽字必拗用平。)雨梦按:依字若用仄声,则丹为单平。这是仄收句的孤平句式,王士祯强调下句的第三字必用平,则是拗救上句单平也。王力先生称此为小拗,并言可救可不救,不知出自何典,查杜甫五律,有102句小拗句,仅两句未救。                         
好风天上至,(如上字拗用平,则第三字必用仄救之。古人第三字拗用者多,若第四句则不可。)雨梦按:此言四拗三救也。王力先生称此句式为拗句的特殊形式,又称特定拗句。前人爱用此句式,约占平平平仄仄句式的百分之三十。王士祯言第四句则不可,似指仄仄仄平平,不能写作仄仄平仄平。如孟浩然句:八月湖水平。此句式极为罕见。                    
凉雨晓来过。翠岛浮香霭,瑶池澹绿波。九重閒草,时复幸鸾坡。(注乃单拗,双拗之法。)[雨梦按:上句拗,下句救,单拗之法也;复言四字拗,三字亦拗来救,即四拗三救法或王力诗论的特定拗句为双拗之法。
平作○,仄作●,必不可易者作○○●●,平可换仄者作◎,仄可换平者作☉,凡可不论者勿论。(二四定式止作○●。)[雨梦按:王氏诗谱标识,并言可平可仄处不要去论它。
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两字相连,不可令单也。其二四应仄平者,第一字平仄皆可用,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韵无妨也。大约仄可换平,平断不可换仄,第三字同此。若单句第一字,可勿论。[雨梦按:双句二四应平仄者指平平仄仄平句式,第一字必用平,否则单平也。其二四应仄平者,指仄仄仄平平句式,第一字平仄都可以,后三字仄平平的平仄均不可变。单句第一字,可勿论指平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仄第一字可平可仄,可以不论。
●○○●,○○●●○。
◎○○●●,●●○○。
●○○●,○○●●○。
◎○○●●,●●○○。
●五言仄起入韵
夏过日初长,(第三字用仄声,馀与不入韵者同。)[雨梦按:第一句改为第三字用仄声,二至八句和不入韵者同。
连朝雨送凉。捲帘书帙静,开户燕泥香。赐果来东阁,分冰近玉床。小臣叼侍从,屡得被恩光。
●●○○,○●●○。
◎○●●,●●○○。
○●,○○●●○。
◎○●●,●●○○。
●五言平起不入韵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忝向鸾台下,仍看雁影连。夜闲方步月,漏尽欲朝天。知去丹墀近,明王许荐贤。
凡第三字俱以平仄平仄联下,与仄起不入韵者相同。
◎○●●,○○。
●○○●,○●●○。
◎○●●,○○。
☉●○●,○●●○。
●五言平起入韵(平起入韵者,可与仄起入韵同。)
花枝暖欲舒,粉署夜方初。世职推传盛,春刑是减余。芸香能护字,铅椠喜呈书。此地从头白,经年望稚车。
○●●○,○○。
○●,○●●○。
◎○○●●,●●○○。
☉●○●,○●●○。
●七言平起不入韵
振衣直上江天阁,(直字可平,凡仄可使单。)[雨梦按:王氏诗论不究孤仄。
怀古仍(此字关系。)[雨梦按:若仄即为单平,故此字关系重大]
登海岳楼。三楚风涛杯底合,九江云物坐中收。石牌落照翻孤影,玉带山(此字关系。)[雨梦按:同上]
门访旧游。我醉吟诗最高顶,(二字本宜平仄,而最高二字系仄平,此谓单句第六字拗用平,则第五字必用仄以救之,与五言三四字一例。)[雨梦按:此指明七言句的特定拗句]
蛟龙惊起暮潮秋。
凡七言第一字俱无论。第三字与五言第一字同例。凡双句第三字应仄声者可平声,应平声者不可仄声。[雨梦按:王氏诗论:七言句第一字都为可平可仄。七言句的第三字也即五言的第一字,应为仄声的可用平声,而应平的不可用仄声。]
◎○●●○○,☉●○●●○。
☉●◎○●●,◎○●●○○。
◎○○●,☉●○○●●○。
☉●◎○●●,◎○●●○○。
●七言平起入韵
轻阴小雨夜连晨,中使传呼散紫辰。天气薰蒸疑作暑,风光回转欲留春。班分辇道花迎佩,仗出宫墙柳映人。独喜联镳归去早,六街消尽马蹄尘。
◎○●●○○,☉●○●●○。
☉●◎○●●,◎○◎●●○○。
◎○○●,☉●○○●●○。
☉●◎○●●,◎○●●○○。
   
●七言仄起入韵
待旦金(此字必平,凡平不可令单。此字关系。起句比三,五,七句。)[雨梦按:王氏在可能令单的字后都特别強调此字必平,或此字关系。]
门漏未稀,鸡鸣月落露霏霏。珠玑灿列星文动,剑佩森(此字关系。)严彩仗飞。十二凤楼开瑞色,三千凫鸟庆垂衣。太平有道凝日,万国风(此字关系)云护紫微。
☉●○●●○,◎○○○。
◎○○●,☉●○●●○。
☉●◎○○●●,◎○◎●●○○。
◎○☉●○●,☉●○●●○。
●七言仄起不入韵
不见闭门陈正字,岭云江树五年馀。秋风欲下华阳馆,粤客才通尺素书。蒲涧红泉应不改,罗浮翠羽梦全疏。天南耆旧今头白,珍重新诗独起予。
☉●◎○●●,◎○○○。
◎○●○○●,☉●○●●○。
☉●◎○●●,◎○○○。
◎○☉●○●,☉●○●●○。
[雨梦按:上为王氏所标五律及七律诗谱。七言第一字均标为可平可仄,第三字只有中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必平,否则单平也。第五字平仄均不可易。]

头像被屏蔽

21

主题

1360

回帖

36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5
发表于 2017-3-18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19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士祯,并无《律诗定体》一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名:律诗定体 [普通古籍] : 一卷 / (清)王士正撰
ISBN:(线装)
作者:王士禛 清
出版社:上海 : 国学扶轮社
年份:民国4年(1915)
页数和开本:铅印本, 再版 1册(33)
丛编项:古今说部丛书. 六集
题名:

主题:普通古籍

点评

【律诗定体一卷】 王士禛(1634—1711)撰,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丁福保辑 清诗话本。王士禛,字子真,又字贻上、阮亭,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十四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坐事罢官。乾隆间追谥文简。著书存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19 0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469

回帖

38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71
发表于 2017-3-19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7-3-19 09:17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7-3-19 08:55
书名:律诗定体 [普通古籍] : 一卷 / (清)王士正撰
ISBN:(线装)
作者:王士禛 清

【律诗定体一卷】
王士禛(1634—1711)撰,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丁福保辑 清诗话本。王士禛,字子真,又字贻上、阮亭,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十四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坐事罢官。乾隆间追谥文简。著书存三十余种,汇编为《王渔洋遗书》。事迹见《渔洋山人自撰年谱》。此书为说明近体诗格律之图谱,相传出于王士禛后人传钞本。近体诗格律历来口耳相传,父兄指授,无谱式之作。自王士禛此书出,乃有《声调谱》一定之规,其标记符号平作○,仄作●,必不可易者作○○●●,平可换仄者作◎,仄可换平者作★, 后为声调谱类著作所沿用。此卷列五七言近体格律之八式,各举例说明,标明声调,“孤平”之忌与“拗救”之法亦随文说明,一目了然,颇便于初学。此书有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稿本、清抄本,又有乾隆二十三年(1758)昼锦堂刊李因培重订渔洋诗法本、乾隆三十五年(1770)王祖肃刊诗问附录本、小石帆亭著录本、花薰阁诗述本、国朝名人著述丛编本、光绪八年(1882)刊天壤阁丛书声调三谱本、观自得斋丛书本、探源书舫丛书本、民国间成都存古书局重印声调谱汇刻本、学诗法程本、古今说部丛书六集本、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丛书集成续编本。


【王文简古诗平仄论一卷】
王士禛撰,翁方纲(1733-1818),校订,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清诗话》本。前有乾隆五十七年(1792)二月朔翁方纲序,后有同年九月二十五日跋。此书不知作于何年,乾隆五十七年渔洋裔孙新城县学生王允肃以其家藏原稿刊行,请翁方纲作序。方纲少学于渔洋弟子黄叔琳,“得遍识渔洋手定之说”(《石洲诗话》卷 六) ,熟知渔洋之学,经其比较,以为与渔洋之说不相悖,故定为渔洋所撰。盖唐代以前,作诗大抵本自然声调。至唐古近体既分,作古诗者为求音节顿挫,转而有意避律,韩愈等人尤为明显者也。宋元人论诗皆未及此,至明初李东阳《麓堂诗话》始论及古诗声调问题。据仲是保《声调谱序》云:“唐诗声调迄元来微矣,明季失,古诗尤甚。吾虞冯氏始发其微,于时和之者有钱牧斋及练川程孟阳。若后之娄东吴梅村,则又闻之于程氏者矣。顾解人难得,惟新城王阮亭司寇及见梅村,心领其说,方欲登斯世于风雅,执以律人,人咸自失。”然渔洋之于古诗声调,生前未见有专书,其议论散见于门人所记《然灯记闻》、《诗问》等语录中。自赵执信窃得其说撰为《声调谱》行世,渔洋后人及弟子辈为捍卫师说,亦发渔洋旧稿,遂有《律诗定体》及本书问世。其或出于假托,自不无可能,然弟子辈习闻绪论,所述必有本。此卷举二十三首作品(四首见于赵谱),于须论之字旁注平仄,偶加说明,较之赵执信《声调谱》形同于无耳。其异于赵谱者,约有数端:赵谱五古、七古皆论,此专论七古,不及五古;赵谱以诗为本,就诗点其平仄,间提示其规则,此以规则为本,先提出规则,后举诗作证之;赵谱论声调主第五字,此兼重第三字,谓“出句终以二、五为凭,落句终以三平为式”。翁方纲按语于原书之论不为苟同,多商榷语。即于“别律句”之说亦持异议,于“平韵到底者断不可杂以律句”之说则谓之“过泥”,凡订误补阙、纠正偏颇处良多。惟其平生最崇敬渔洋,书中每遇抵牾难通处,按语多为之回护,或以为非渔洋之言,或谓非渔洋定论,为大可不必耳。 此书有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稿本、乾隆五十三年 (1788)王允熙刊本、小石帆亭著录本、乾隆五十七年 王允肃刊本、苏斋丛书本、光绪八年(1882)刊天壤阁丛书本、日本明治十六年(1883)东京宝书阁、明治二十七年(1894)东京新进阁刊森大来标点本、民国间成都存古书局重印声调谱汇刻本、学诗法程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13 18: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