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1|回复: 1

关于古诗格律的用字“借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30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1-30 09:58 编辑

关于古诗格律的用字“借用”

自从古诗讲格律以后,我们的古人为了格律的需要,当这格律用在一处具体内容的句子中时,有时候就发生了卡壳,要么平仄不合,要么对仗难就,于是就发明了以“借字”来满足格律要求的方法。这虽然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手段,但作者自欺,读者愿欺,就似乎成了合理的了。
关于格律用字的借用,从唐代起,有《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唐人李峤的《评诗格》、唐人皎然的《诗义》、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明人梁桥的《冰川诗式》、清人吴乔的《围炉诗话》,总之,唐宋元明清有多人都谈到“借用”的普遍性。
“借用”的名目分借义、借音、借韵。“借用”用于对仗者最多,“借韵”用于对仗实为“借音”,真正用于借韵就平仄者很少。古人有杜甫的“几时杯重把”,是借“重”读音为仄才合平仄,义则读平声。今人有毛泽东“成吉思汗”,“汗”在蒙古人名中读平声,这里是借另一个音仄读以合格律。下面来分说借义和借音在对仗中的使用。
借义对:两个词义并不相对,须将其中的一个含有两个义(及以上)的另一义借用作对,而句子內容却仍用本义的对仗句。“借义对”又称“假对”,例如:“孙行者对祖冲之”,本义是人名对,但借辈份祖对孙。“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本义是平常对七十两个数字。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有三义:1、平常、经常。2、度词单位,用寻作长度的形容词有“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寻对片。3、数字,八尺。这里是借义3,借数字一义,并非借度词单位去对七十。
借音对:只有一个词义,只是词中某个字音的谐音同另一个词的同位字音相对,于是借那个字的音变为谐音进行对仗。例如:
“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杜甫),因清的谐音为青,就可认为是颜色相对。
前面说的借义对可再分:1、单拆借义对,2、双拆借义对二种。
例1:“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牽牛”(李商隐),本义是驻马驻为动词,牵牛牽为动词,马对牛。而借词为“牵牛”星,把“牵牛”这个名词拆开来对。
例2:“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这里的“竹叶”指竹叶青酒,把竹叶二字拆开,竹对菊,叶对花,两两相对。
“单拆借义对”又可引伸到借义中拆开的单个字去对单个字,把另一个不对的字忽略。例如: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只借用寻这个数字去对几这个数字,把常与度忽略,而不是还指常与度也相对。
有时是既要借音又要借义,形成双借,例如:
“不献心中策,空归海上山”,策不对山,只有当借谐音“泽”,“泽”才可对山,因此这个“泽”既是借音又是借义使之对海。

 楼主| 发表于 2017-1-30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中华诗词版走走,见有人把我去年一月份的一个帖提了上来,特转贴到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13 15: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