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5|回复: 1

《切韵》的产生以及它对近体诗的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1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9-21 12:10 编辑

《切韵》的产生以及它对近体诗的作用

《切韵》是一帮文人自觉为隋的大一统编写的一部韵书,同时也是一本字典。
隋朝在公元581年统一全国之后,有文人刘臻、颜之推、卢思道、魏彦渊、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八人,聚在陆法言家喝酒,论及音韵。他们说:“以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涉重浊。秦陇则去声似入,粱益则平声似去。又支脂、鱼虞共为一韵,先仙、尤候俱论是切。”六朝吕静的《韵集》、夏侯咏的《韵略》、阳休之的《韵略》、周思言的《音韵》、李季节的《音谱》、杜台卿的《韵略》等,各有乖互。江东取韵,与河此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决定。魏著作谓法言曰:“向来论难,疑虑悉尽,何为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纪。
从陆法言的《切韵》序中可知道:
      1、《切韵》的产生,是八个研究音韵的文人,聚在陆法言家喝酒,谈到六朝时期的多种韵书,它们的声调、分部都各有不同,这说明六朝时各地语音并不一致。汉语,就是由多种方言组成的,不可能有一种绝对统一的语音,产生于不同地域的各种韵书语音不尽相同,这是很自然的。
      2、他们要编一本全国统一使用的韵书,很团难。“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不能只取一地之音,于是“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决定。”八人中魏彦渊更对陆法言说:“向来论难,疑虑悉尽,何为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纪。这说明《切韵》只是他们八人决定编辑的。此后,陆法言又“博问英辩,殆得精华”,“十数年间,不遑修集”,“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编成《切韵》五卷。
      3既然《切韵》是“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加上他们八个人的意见编成的, 那这本书上的声调、韵部,对于某一个地域的具体人的语音来说,就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陆法言他们的目的,在于全国有一个标准的字面语音,以取代六朝那些“各有土风”的韵书。(除了陆法言举例的六种外,还有李登的《声类》、周研的《声韵》、无名氏《韵集》、张谅的《四声韵林》、段弘的《韵集》、无名氏的《群玉典韵》、无名氏的《篡韵抄》、刘善经的《四声指归》、沈约的《四声》、释静洪的《韵英》等十多种。[据王国维考证])
       隋朝很快就灭亡了,唐兴,初唐的很多文官都是隋人,继续使用《切韵》为唐朝的统一书面语音是最正常不过的。而反映这统一语音的载体莫过于诗,六朝的永明体诗句的讲四声铿锵正是这载体的具体表现,唐人就从这永明体中优选出一种五言八句、讲平仄粘对、中两联对仗的形式加以提倡推广,号为律诗。唐人称这种律诗为近体诗。
      4、而这律诗是东西南北中的人都要一致写读的,某一个诗人写一首诗,他是不能按自己的声调去定平仄的,他只能按《切韵》这本书上规定的声调去定平仄。也就是说,他这首诗的声调对他来讲,只是字面上的平仄,不一定是他自己的语音平仄。而读到这首诗的人,同样不一定合符自己的语音平仄,而只是《切韵》这本书上的字面平仄。
      5、东西南北中的任何一个具体的人,他又都只可能用自己的方音去读自己的诗和别人的诗,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发出多达193个韵部的《切韵》音。因此《切韵》只具备一个理想的书面音存在,而不会在某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得到体现的。
      6、那么,一个具体的人写诗要严格地按《切韵》的193个韵部去押韵,有些时候又出现了另一个困难。例如:他的内容需要去押某一个字,而这个字的韵部字却很少,找不出可相互押韵的字写成一首诗,这就大大地限制了诗人的创作。于是当时的一批文人,就推许敬宗为代表上奏唐高宗,请求押韵放宽,可用《切韵》193部中相邻的韵部互押。而这也是有先例的,例如六朝的永明体就是把门魂、元言两个韵互押的。
      从此,近体诗就是在声调平仄严依《切韵》、押韵韵部松依《切韵》中运行。《切韵》在唐、宋500年间三次重修(唐两次),最后达到宋《广韵》的206韵部。但这206韵部只是存在于韵书上的一个形式,对于诗的用韵却是越来越远的。于是,当《广韵》编成后不久,一批文人又编《集韵》206部,然而这《集韵》更不能用于诗的创作,就有人根据《广韵》、《集韵》各编成两部适用于作近体诗押韵的韵书,一部是金人韩道昭根据《广韵》的同用独用编成的《五音集韵》,分160韵部。一部是宋人的《集韵》简本《礼部韵略》,把《广韵》的206韵进行同用合并、窄韵调整,实际上只有108部。后有金人王文郁根据这《礼部韵略》再调整,编成一本《平水新刊韵略》,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平水韵”。
      实际上,唐人许敬宗奏请的邻韵互押为160韵。而诗人则更加放宽,为106韵。然而唐末诗人就觉得押韵需更加放宽,李商隐等的诗就有不少是突破规定韵部的。到了明代,更是只押《洪武正韵》的76韵部。民国后的《诗韵新编》,18韵(含平上去)乘3等于54韵加7部入声韵为61韵。语音随着时代的变迁,韵部是趋于越来越少的。今人写诗如果还去翻“平水韵”押字,那是与语音的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
      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既然《切韵》把汉字的声调固定死了,北人写诗必须跟南人书面一样,后人写诗必须跟前人书面一样,近体诗声调的历代不变,反过来又使历代重修《切韵》的声调不能随时音而变。直至清代的《佩文诗韵》,其反切字音还是宋代《广韵》的反切字音,只有《康熙字典》标注了历代的不同字音。民国、毛泽东时代,近体诗只是在押韵上更加放宽,而平仄声调仍严依《切韵》。这就是近体诗的1300年历史。
      改革开放以后,近体诗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全国一片欣欣向荣。“三面红旗”、“十年文革”都可以改,近体诗的格律有什么不能改?于是,十四韵新声平仄就应运而生了,称之曰与旧声平仄双轨并行。

      从王国维的考证得知,六朝时的韵书对押韵的分部就不一样。就拿争议最大的十三元来说吧,有的元门分韵,有的合韵,证明诗的押韵因人不同。今人们读来杯回开来并不押韵,六朝时有的韵书是分成两个韵的,有的则不分。
      杜甫诗: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们不知杜甫自己的语音怎么样,但从他的这两首诗看,十三元“痕门园喧”互押对写诗表达意境是有好处的。同样,如“来台、杯回”不互押,杜甫这首名诗就写不出来。

0

主题

483

回帖

20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22
发表于 2016-9-23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6-9-24 18:06 编辑

  是的,我也不赞成新旧声平仄双轨并行。
  自古以来诗词都是《切韵》音系一统天下,虽有分韵之别,并无新旧音系之争。如今只不过是因有了标准方言的标准标音,因此,人们就误认为传统音系已经过时,陷入了新旧用韵实质是新旧音系之争。其实,传统是不能过时的。 只要好好研究传统音系,吸收前人的经验成果,诗词韵系是完全可以在新的条件下不失传统而形成统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13 2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