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9|回复: 49

李白《凤凰台》是不是今体诗

[复制链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发表于 2016-9-12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12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2 09:40 编辑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李白《凤凰台》是近体诗,是【折腰】近体诗,不是【换头】近体诗


顺便提及,崔颢《黄鹤楼》是近体诗,是【换头】近体诗。

点评

前四句算不算永明对式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2 09:39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前四句算不算永明对式律?

点评

平生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共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沈约的这首永明体,可谓比较正统的永明声律了!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两句中的【尔/复】,并非是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0:11
对式律,是王力高徒徐青的说法。 永明体,只是五言,没有七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12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0:04
前四句算不算永明对式律?

对式律,是王力高徒徐青的说法。
永明体,只是五言,没有七言。

点评

七言是五言的扩展,道理不一样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12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0:04
前四句算不算永明对式律?

平生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共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沈约的这首永明体,可谓比较正统的永明声律了!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两句中的【尔/复】,并非是平仄相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2 10:08
对式律,是王力高徒徐青的说法。
永明体,只是五言,没有七言。

七言是五言的扩展,道理不一样吗?

点评

依据五言,是平上去入四声。 依照永明体的五言声律,七言 〇上〇去〇〇入 应该合律,但是永明体没有明确的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12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0:11
七言是五言的扩展,道理不一样吗?

依据五言,是平上去入四声。
依照永明体的五言声律,七言 〇上〇去〇〇入 应该合律,但是永明体没有明确的说法!

点评

《使至塞上》呢?五言前四句写法一样一样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2 10:15
依据五言,是平上去入四声。
依照永明体的五言声律,七言 〇上〇去〇〇入 应该合律,但是永明体没有明确 ...

《使至塞上》呢?五言前四句写法一样一样滴:)

点评

《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12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2 10:26 编辑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0:17
《使至塞上》呢?五言前四句写法一样一样滴

《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联/颔联,颔联/颈联,两处折腰。【所谓折腰,也即联间不换联头】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通平仄仄平?仄仄通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通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通?平仄仄通平?

首联/颔联,一处折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游山玩水 于 2016-9-12 10:39 编辑

       古人作今体诗,大部按正格,李白也有,老杜最多。如《渡荆门送别》,但也进行了一些粘对变化的尝试,“折腰体”就是之一(后人命名):前四句类永明体对式律,后四句归于粘式律。
    ——就是所谓的“律体变格”之一,与《沧浪诗话》说法:“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相吻合:)

点评

同一个科举试题《亚父碎玉斗》, 裴次元 是【换头】近体诗 何儒亮 是【折腰】近体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0:55
古人作今体诗,大部按正格,李白也是,如《渡荆门送别》,但也进行了一些粘对变化的尝试,“折腰体”就是之一(后人命名):前四句类永明体对式律,后四句归于粘式律。 ——就是所谓的“律体变格”之一,与《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12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0:34
古人作今体诗,大部按正格,李白也是,如《渡荆门送别》,但也进行了一些粘对变化的尝试,“折腰体”就是之一(后人命名):前四句类永明体对式律,后四句归于粘式律。
    ——就是所谓的“律体变格”之一,与《沧浪诗话》说法:“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相吻合

近体诗的【换头】与【折腰】,按照【正格】、【变格】的说法也可以。如果,【换头】是【正步走】,【折腰】,则是【齐步走】。

永明体的律联,〇二〇〇五,〇七〇〇十。【二七】两字,可以是平仄,可以是仄平。还可以是上去、上入、去声、去入、入上、入去等。徐青的齐梁体(也即永明体)对式律,单指【二七】两字的【可以是平仄,可以是仄平】,并不包括【上去、上入、去声、去入、入上、入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12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0:34
古人作今体诗,大部按正格,李白也有,老杜最多。如《渡荆门送别》,但也进行了一些粘对变化的尝试 ...

同一个科举试题《亚父碎玉斗》,
裴次元 是【换头】近体诗
何儒亮 是【折腰】近体诗

点评

这两首虽然是应试诗,但分别押的是“对”、“沃”韵,一去一入,显然不要求“正步走”,也不要求“齐步走”,虽则杂有律句,实际是古风。可见是当时考官说了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2 10:55
同一个科举试题《亚父碎玉斗》,
裴次元 是【换头】近体诗
何儒亮 是【折腰】近体诗

这两首虽然是应试诗,但分别押的是“对”、“沃”韵,一去一入,显然不要求“正步走”,也不要求“齐步走”,虽则杂有律句,实际是古风。可见是当时考官说了算。

点评

此版难得有几个如游山玩水这样的明白人。相比之下,不少是混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20:07
何为古风?难道仄韵诗就是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1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2:46
这两首虽然是应试诗,但分别押的是“对”、“沃”韵,一去一入,显然不要求“正步走”,也不要求“齐步走 ...

何为古风?难道仄韵诗就是古风?

点评

判断是否仄韵律,只看它是否由律句组成,还需要粘对,其他都可以归于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12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12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2 13:16
三羊牌标准律诗
山东生三羊,泗水产雁疍。
摆在烂草岛,两月再去看。

搅局,也是无孔不入!

点评

并无恶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6: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2 12:50
何为古风?难道仄韵诗就是古风?

判断是否仄韵律,只看它是否由律句组成,还需要粘对,其他都可以归于古风。

点评

看到这句话俺就知道游玩的声律知识是读书读来的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20:39
是否合律,不是有律句构成。应该是有律联构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49
不黏对的,即是折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12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5:31
判断是否仄韵律,只看它是否由律句组成,还需要粘对,其他都可以归于古风。 ...

不黏对的,即是折腰!

点评

只折腰也不行,要看律句组合,否则古风与近体就搞混淆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2 15:36
不黏对的,即是折腰!


只折腰也不行,古风可以随便折腰,主要看律句组合,否则古风与近体就搞混淆了

点评

判断是否仄韵律,只看它是否由律句组成,还需要粘对,其他都可以归于古风。 你不是有个前提吗? 平韵诗来说,,两个律联做成,就是近体诗。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25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12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5:43
只折腰也不行,要看律句组合,否则古风与近体就搞混淆了

判断是否仄韵律,只看它是否由律句组成,还需要粘对,其他都可以归于古风。
你不是有个前提吗?

平韵诗来说,,两个律联做成,就是近体诗。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25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12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5:31
判断是否仄韵律,只看它是否由律句组成,还需要粘对,其他都可以归于古风。 ...

是否合律,不是有律句构成。应该是有律联构成!

点评

律联不是律句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6: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律联做成,就是近体诗(三羊)——其它联呢?都用散句?

点评

三羊,我问的是这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6:45
散句,是什么意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6: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2 13:56
搅局,也是无孔不入!

并无恶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12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5:50
两个律联做成,就是近体诗(三羊)——其它联呢?都用散句?

散句,是什么意思?
平韵诗来说,两个律联做成,就是近体诗。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25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点评

散句就是所谓抝句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6: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游山玩水 于 2016-9-12 16:06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2 16:02
散句,是什么意思?
平韵诗来说,两个律联做成,就是近体诗。
〇平〇〇仄,


散句就是所谓抝句嘛,譬如五言古诗句

点评

唐诗的声律,律句是25四声法。 25四声交替了,就是律句(25同平除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6: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2 15:49
是否合律,不是有律句构成。应该是有律联构成!

律联不是律句吗?

点评

律联怎么是律句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6: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12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2 16:10 编辑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6:04
散句就是所谓抝句嘛,譬如五言古诗句

唐朝近体诗的律句,是25四声法。
25四声交替了,就是律句(25同平除外)。反之,就不是律句,没有拗句或准律句的说法!

点评

请举几个例子来,看看是否算律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6: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2 16:09
唐朝近体诗的律句,是25四声法。
25四声交替了,就是律句(25同平除外)。反之,就不是律句,没有拗句或准 ...

请举几个例子来,看看是否算律句

点评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6: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847
发表于 2016-9-12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联怎么是律句呢?

点评

不一样吗?总不对对啥意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6: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2 16:29
律联怎么是律句呢?


除了对仗不一样吗?总不对对啥意思?

点评

通篇不对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6: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6 05: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