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16-6-24 13:17 编辑
时下,诗词友人们苦于“老干体”没有准确定义,更有关于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歧意,草根着急呀,刻苦学习呀,辛勤编辑呀,客观史料足以答疑解惑:“九·一八”事变后,中共连续发布《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三个宣言书。全力组织全民抗战,但是,为什么不能得以实施呢,那要归功于老蒋的五次血腥围剿了……
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中共中央委员方志敏任总司令,粟裕任参谋长。
在谭家桥镇乌泥关、白亭、石门岗一带遭到国民党王耀武部队追剿,此役红军损失惨重,决定暂回赣东北苏区进行休整,再图北上。1934年12月底先遣队开始返回,翌年1月16日,方志敏率先头部队800余人突破重围,到达苏区边缘,但主力部队却因行动迟缓,被七倍于我的敌军围困在浙赣交界的怀玉山区。方志敏抱着病体,只身重入敌包围圈,翻山越岭找到了自己的部队,并率队再度突围,但已无法突破封锁线。当时正值隆冬,天寒地冻,大雪封山,部队衣着单薄,饥寒交迫,而敌军前封后堵,形势万分危急。方志敏从容镇定,指挥部队与敌周旋。1月19日,部队行进在南华山中。此山高峻陡峭,怪石嶙峋,大雪纷飞,滴水成冰。当部队经过一片竹林时,方志敏的眼睛突然一亮,只见一支支竹子被沉沉的白雪压弯了腰,有的几乎弯到了地面,但依然默默地承受着。方志敏见此,顿生感触,他招呼同志们说:“你们看,这些竹枝被冰雪压得多苦!可是它们依然坚强不屈!”随即用竹枝在雪地上写下这首诗来。
咏竹 方志敏(1935年1月)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1月29日,方志敏等军团主要领导不幸被俘,牺牲一万多人仅有粟裕率领400多人突出重围。方志敏被囚于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他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留下的十六篇计十四万字文稿,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8月6日,方志敏同志被秘密杀害于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窝,时年36岁。
这就是红军没有直接北上抗日的历史真相,这小诗的豪迈与壮烈
之气出自于老干体永生的脉络。这便是老干体的定义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