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10

[佳作转载] 王维《辋川集》中禅与世的和谐

[复制链接]

5134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3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1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维《辋川集》中禅与世的和谐
    [摘要]王维《辋川集》是中国山水田园诗中非常优秀的一本五绝诗集,其中充分展现了“诗佛”王维晚年的禅学思想以及在辋川“归隐”期间的生活情趣。《辋川集》既中有禅理,又也有对世的牵绊,两者相互依存,进而达到和谐。
    关键词:王维,《辋川集》,禅,世,和谐
    王维,字摩诘,蒲州人,中国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有“诗佛”之称。《辋川集》是其晚年在辋川别业中“归隐山林”“半官半隐”期间,与友人裴迪一起到别业附近的山谷中游玩,经二十个风景区,便“各赋绝句云尔”,组成的一本山水田园诗集。王维晚年受禅影响很大,故《辋川集》中除了对自然美好风景的赞美和对世事的牵绊之外,也注入了禅理、禅趣。我们透过这部诗集能体会到王维对禅与世的态度,并且感受到了其中的和谐。
    一、王维禅与世和谐的可能性
    很多人都说禅与世本身就是对立的,那么《辋川集》中怎么可能既有禅又有世,而且还能达到和谐呢?下面来探讨下《辋川集》中的禅与世是否有达到和谐的可能。
    禅是中国佛教的特有产物,它主张万事万物皆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即世界的本源是“空”,主张“无我”“无常”。禅要求人对待事物要随缘而自适,事事不要强求,引导人远离俗世纠缠,以一颗“平常心”去待人接物。禅宗的基本教义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故其传教之法甚,教众颇广,王维其中之一。他前期受北宗禅苦修、渐悟的影响很深,后期受南宗顿悟“山林佛教”影响,南北兼修、渐悟与顿悟并重,以南宗为主,写下了《辋川集》。故诗集中着一种“空灵”“圆融”的美,也有其随缘而适、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在其中,因此他的禅是一种积极乐观的趣禅。世,俗世也。对于王维来说,他的世可以是他的家人、朋友、功名利禄等等,世中有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林林总总,可见王维的世非常琐碎,他也深受其扰。
从表面上看,两者确实有对立的一面。王维学禅就要求要静心参禅,远离世的羁绊,不应恋世。怎么会和谐呢?和谐应是融洽的、调和的、两者统一的、共存的。但是,从根源上看,王维的禅更是在关照俗世的基础上“悟”出来的,只有先接近世,体验并了解之后,才能真正悟出禅之真谛。世也可以在禅的引领下树立更好的人生态度——“平常心”来对待、处理世事,这样才能更好的在俗世之中生活。禅与世就是通过这样的相互作用,达到统一、共存的和谐。那么,《辋川集》中禅与世达到和谐就不是不可能了。
    二、和谐在两者碰撞中成长
    王维在《山中与裴迪书》中写道:“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可见辋川这地方的风景之优美,王维在其中的那份怡然自得,游玩之时想到世中琐事并为之困扰时,便学着用禅来化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悟”出更多的禅趣,心情放松,世间万物也着上了和谐之色。
    在封建社会里,文人士大夫们总想成就一番丰功伟业,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现实生活中他们又往往不尽如人意,有了冲突与矛盾他们总得想个方法来减缓压力,王维就选择了像陶渊明那样的到田园山林中“归隐”,但是他又不能做到像陶渊明那样安贫乐道过着田园生活,他“归隐”的行为中有着走“终南山捷径”的味道,所以一直处于“半官半隐”的状态。故《辋川集》中就有着抒发对人生苦短、离别聚散、仕途坎坷等世中之愁思。
    比如,《孟城坳》:“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诗里“新家”与“古木”“衰柳”对比,感慨古今变化,接着,又想到了来者,估计只会悲叹一句“昔人有”吧。同时,也表达了官场沉浮,仕途之坎坷。从一字“衰”中可看出,有衰则必有盛,有盛也必有衰,当年宋之问是这样,现在王维自己也如是。《欹湖》:“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讲的是朋友要离开了,此时吹箫,箫声低沉哀缓,可知当时与夫君(夫君,对朋友的称呼)离别的依依不舍。若是换了另一高僧,估计只会说缘来缘去很自然,不须悲也。但王维似乎还没到这么高的境界,从“箫”中可见其离别之悲。同时,从后两句的“回首”、“青山卷白云”,也可看出离别之伤。
    同时,《辋川集》中通过大量使用的典故和意象亦有所指。第一,屈原《离骚》中的大量香草、美人的意象。在《辛夷坞》《椒园》中的芙蓉、椒等香草和帝子、佳人等美人的意想,可自然联想到渴望贤君的臣子形象,那个形象也可以说是一直渴望遇到盛世贤主的王维的形象。第二,《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从“幽篁”“琴”中联想到嵇康,独自在竹林中,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思想。第三,《漆园》:“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傲吏”出自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想到了不愿出仕的庄子。他们都表现对人世、官场的不满。
    在世中王维有这么多的愁,该怎样化解?王维选择了用禅的思想——随缘而适、淡泊名利。面对苦短人生,“无常”便会告诉你,世间之事都是空的,以“平常心”看待;面对离别聚散,只能随缘了,不必强求,放开一些,虽不能做到完全不在意,也能聊慰离愁别恨;面对坎坷仕途,更应该选择淡泊名利,转而参禅。这样用禅来慰藉心灵,王维才能在世中过得和谐,达到内心的和谐,进而与人交往的和谐和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在对世的解决过程中,禅也得到了升华,两者在碰撞中成长,达到统一共存,也就和谐了。
    三 、圆融的和谐之境
    王维《辋川集》中的“圆融”美,是自然的美,更是诗人王维在心灵深处的禅与世和谐所要表现出来的精神层面上的美。这种美表现在王维身上就是无论他出世还是入世,参禅还是悟禅,都已经显得那么的自然,融洽,和谐。
    王维禅与世的和谐的契合点便是一颗平常心,用随缘而适,淡泊的态度去生活。对于自己的人生,王维选择了以平常心待之,放得下并找到了让生命依然有价值的途径——寄情山水,感受生活;对于万物,感受并珍惜它们的存在。这样,王维就能在与山僧、友人和淳朴乡民的交往之中达到和谐。
    在《宫槐陌》:“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中,“宫槐”这种常在宫廷里的植物,到了在王维这里,道路却幽暗潮湿生了绿色的青苔。王维自己不问俗事,少有打扫,现在却为山僧友人而打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首诗巧妙地表达出了王维对于禅与世的态度,也足已表明王维禅与世的圆融能:能在众人看来最具有仕宦气息的地方,与僧友参禅悟道。在《临湖亭》里,又有一种跃然于纸上的轻快之感。他写到“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悠悠”既是风的轻拂,也是船的轻摇,更是人心情的轻快,画面如此的欢愉,轻松,触摸到他们快乐的心情,你读后也不免会微微会心一笑。这不是说他抛开世俗,也不参禅了,而是在这里他已经把禅世融为一体,两者不相矛盾了。在《白石滩》也能解读王维是如何随世悟禅的。初看“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这里面有“浣纱”这样的俗世乡村气息,也有“清浅白石滩”这样的空静之景,俗与雅重合,体现了禅、世和谐下乡村的美,以及世中禅的妙悟。
    正是有了这种禅与世的和谐,心灵契合,视野也更加开阔起来。如《南》“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北》“北望南“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开阔的视野使其诗境更加的开阔起来。在经过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茱萸泮、临湖亭等处时,诗人完全的与自然相接,在其中少禅少世,更多的是自然。从纯粹的赞美自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维以平常心对世,从世中悟禅,禅与世达到共存、和谐之后的美,还有那厚重的对生命意识的感悟。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像《华子冈》中“飞鸟”的形象,透过飞鸟去感受宇宙万物,《文杏馆》中“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的雨滋润万物。
    总之,自王维《辋川集》后,辋川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人们读到集中美妙的自然景观后,感受到了王维用他那颗穿梭在禅与世之间的空灵之心所展现出来的和谐,一种让人感到舒适、不矛盾的情感体验。在整个集子中,和谐是主旋律,它带着我们漫游其中,入则深感王维禅世的思考、感叹诗句的美妙;出则带着那个“平常心”去感受山林之美,去继续我们的人生。

7万

主题

98万

回帖

35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5871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1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描景细致,寄情高远。点赞笔情,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4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3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禅要求人对待事物要随缘而自适,事事不要强求,引导人远离俗世纠缠,以一颗“平常心”去待人接物。禅宗的基本教义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4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3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谐应是融洽的、调和的、两者统一的、共存的。但是,从根源上看,王维的禅更是在关照俗世的基础上“悟”出来的,只有先接近世,体验并了解之后,才能真正悟出禅之真谛。世也可以在禅的引领下树立更好的人生态度——“平常心”来对待、处理世事,这样才能更好的在俗世之中生活。禅与世就是通过这样的相互作用,达到统一、共存的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4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3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4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3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漆园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4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3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圆融”美,是自然的美,更是诗人王维在心灵深处的禅与世和谐所要表现出来的精神层面上的美。这种美表现在王维身上就是无论他出世还是入世,参禅还是悟禅,都已经显得那么的自然,融洽,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4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3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
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4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3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湖亭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4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3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98万

回帖

358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5871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2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遣词灵动,尽显笔力。感谢老师精彩分享,遥祝老师笔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18 05: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