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7|回复: 4

学赋斟要9《赋谱》探微

[复制链接]

2156

主题

3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446

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14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赋要9《赋谱》探微

                                                三余草堂

    《赋谱》是我国中唐时期一位佚名文人的作品,在我国早已失传。自中唐传入日本,得以完整保存。日本平安朝(公元794-----1186年)收藏手抄本,可能是日本名僧圆仁(公元796---864年)带回日本的。现作为日本国宝,珍藏在东京五岛美术馆。1967年,日本学者中泽希男发表《赋谱校笺》得到当代学术界的关注,1992年,美国学者柏夷(Stephen R.Bokenkamp)又以《赋谱研究》作为他的博士论文,他的论文《赋谱略述》由严寿澄先生译成中文,在中国发表。1993年詹杭伦教授得到《赋谱》原件复印本随撰成《唐抄本赋谱初探》一文发表。是为我国学者研究赋谱的第一篇论文。1996年张伯伟出版《唐五代诗格校考,附录《赋谱》全文,此后遂广为学界所知。由于此书很早传入曰本,故对曰本汉文学颇有影响。如藤原宗忠(一○六二—一一四一年)《作文大体·杂笔大体》中已有袭用,了尊于弘安十年(一二八七年)所撰《悉昙轮略图抄》,其卷七论文笔事,言诗有“发句、胸句、腰句、落句”;言笔有“发句、傍字、长句、轻、重、疏、密、平、杂、壮句、紧句、漫句、送句”等,亦显然受到《赋谱》影响。

此书讨论律赋句法、结构、用韵、题目等内容,是唐人赋格中惟一流传至今之作,对人们把握和研究律赋之特征并深化对唐代科举考试之认识不无裨益。
第一部分  赋句的种类

佚名《赋谱》更重视句法、段落、结构、赋题、对偶、用事等。在论句式时指出:

凡赋句有壮、紧、长、隔、漫、发、送合织成,不可偏舍。

三字句也

若“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易经·乾卦);“悦礼乐,敦《诗》《书》”(黎逢《不学不知道赋》;“万国会,百工休”之类,缀发语之下为便,不要常用。

紧 ,四字句也。

若“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杨炯《混天赋》),

“四海会同,六府孔修”,“银车隆代,金鼎作国”之类,亦缀发语之下为便,至今所用也。

“紧句”是4,6常式之一,使用非常普遍,这里不再多举例。“紧句”在一篇骈律赋或骈文中,既可用与开篇发端,亦可以使用于任何段落,无定式。唯连用过多而易见“呆滞”气。

指五至九字句,上二字下三字句也,其类又多上三字下三字。

若“石以表其贞,变以彰其异”(白行简《望夫化为石赋》)。之类,是五也。

“感上仁于孝道,合中瑞于祥经”,是六也。

“因依而上下相遇,修分而贞刚失全”(杨弘贞《溜穿石赋》),是七也。

“当白日而长空四朗,披青天而平云中断”,是八也。

“笑我者谓量力而徒尔,见机者料成功之远而”杨弘贞溜穿石赋,是九也。

    六、七者堪常用,八次之,九次之。其者时有之得。但有似紧,体势不堪成紧,则不得已而施之。必也不须缀紧,承发下可也。长句通常在5-9字之间,这是唐宋人经过长期总结而来的经验之谈。一句之中,若长于九字,则难通读这是符合汉语发音特点的。若需要增加长度时,通常就得为使用“隔句”了。当然,事无绝对,也有超过9字而到10字或11字的,如元稹“苟顺夫人理之父子君臣,安知夫云物之赤黄苍黑”这样的长骈句通常需要更多的虚词来调和“节奏”,如“夫”与“之”。终究不是主流。

到九字即止,是大多数赋家在使用“长句”时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当然还要視情而定“长句”如果能够以细腻的表达情感,用也未偿不可,但不可过多常用于关键部分的前奏与铺垫。但是一般不能用在开篇。

隔,是隔句对者,其辞云。隔体有六:轻、重、疏、密、平、杂。

      

      1轻隔者,如上有四字,下六字。

若“器将道志,五色发以成文。化尽欢心,百兽舞而叶曲”裴度萧韶九成赋之类也。

       2重隔,上六下四。如“化轻裾于五色,犹认罗衣。变纤手于一拳,以迷纨质”(白行简《望夫化为石赋》)。之类是也。

       3疏隔,上三,下不限多少。若“酒之先,必资于麹蘖。室之用,终在乎户牗”‘条而来,异绿虵之宛转。忽而往,同飞燕之轻盈”,“俯而察,焕乎呈科斗之文。静而观,炯尔见雕虫之艺”(蒋防《萤光照字赋》。“等是也。

      4密隔,上五已上,下六已上字。若“徵老聃之说,柔弱胜于刚强。验夫子之文,积善由乎驯致”(杨弘贞《溜穿石赋》“咏《团扇》之见托,班姬恨起于长门。履坚冰以是阶,袁安叹惊于陋巷”等是也。

      5平隔者,上下或四或五字等。若“小山桂树,权奇可比。丘林桃花,颜色相似”,“进寸而退尺,常一以贯之。日往而月来,则就其深矣”等是也。

        6杂隔者,或上四,下五、七、八;或下四,上亦五、七、八字。若“悔不可追,空劳于驷马。行而无迹,岂系于九衢”(陈忠师<驷不及舌赋>),“孤烟不散,若袭香炉峰之前。圆月斜临,似对镜卢山之上”,“得用而行,将陈力于休明之世。自强不息,必苦节于少壮之年”,“及素秋之节,信谓逢时。当明德之年,何忧淹望”(杨弘贞<月中桂树赋>,“采大汉强干之宜,裂地以爵。法有周维城之制,分土而王”,“虚矫者怀不材之疑,安能自持。贾勇者有攻坚之惧,岂敢争先”等是也。

此六隔,皆为文之要,堪常用,但务晕澹耳。就中轻、重为最。杂次之,疏、密次之,平为下。

漫,指不对之句常用在赋头或赋尾。合,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

若“昔汉武”,“贤哉南容”(张仲素《三复白圭赋》),

“我圣上之有国”王履贞(《太学观春宫齿胄赋》),

即用在赋之起首。“甚哉言之出口也,电激风趋,过乎驰驱”,“守静胜之深诫,冀一鸣而在此”(浩虚舟《木鸡赋》),“历历游游,宜乎凉秋”,“诚哉性习之说,我将为教之先”白居易《性习相近远赋》即用在赋之煞尾等是也。漫之为体,或奇或俗。当时好句,施之尾可也,施之头亦得也。项、腹不必用焉。

发,指发端之词

发语有三种:原始、提引、起寓。

      原始也是若“原夫”、“若夫”、“观夫”、“稽夫”、“伊昔”、“其始也”之类,。

      提引也是若“洎夫”、“且夫”、“然后”、“然则”、“岂徒”、“借如”、“则曰”、“佥曰”、“矧夫”、“于是”、“已而”、“故是”、“是故”、“故得”、“是以”、“尔乃”、“乃知”、“是从”、“观夫”之类,。

      起寓也是若“观其”、“稽其”等也,或通用之。如“士有”、“客有”、“儒有”、“我皇”、“国家”、“嗟乎”、“至矣哉”、“大矢哉”之类,。

原始发项,起寓发头、尾,提引在中。

送,指语终之词

   送语,是若“者也”、“而已”、“哉”之类也。煞尾语气词。

凡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紧、长、隔以次相随。但长句有六、七字者,八、九字者,相连不要。以八、九字者似隔故也。自余不须。且长、隔虽遥相望,要异体为佳。其用字“之”、“于”、“而”等,晕澹为绮矣。

以上各类赋句,是构成一年赋文的基本元素其中隔句用得最多。其他类也各有用处不可偏废这就对研习辞赋、骈文提供了一整套概念工具和操作方法。

凡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紧、长、隔以次相随。但长句有六、七字者,八、九字者,相连不要。以八、九字者似隔故也。自余不须。且长、隔虽遥相望,要异体为佳。其用字“之”、“于”、“而”等,晕澹为绮矣。
凡赋以隔为身体,紧为耳目,长为手足,发为唇舌,壮为粉黛,漫为冠履。苟手足护其身,唇舌叶其度;身体在中而肥健,耳目在上而清明;粉黛待其时而必施,冠履得其美而即用,则赋之神妙也。
凡赋体分段,各有所归。但古赋段或多或少。若《登楼》三段,《天台》四段之类是也。至今新体,分为四段:初三、四对,约卅字为头;次三对,约卌字为项;次二百余字为腹;最末约卌字为尾。就腹中更分为五:初约卌字为胸;次约卌字为上腹,次约卌字为中腹;次约卌字为下腹;次约卌字为腰。都八段,段段转韵发语为常体。
其头初紧、次长、次隔,即项原始、紧。若《大道不器》云:“道自心得,器因物成。将守死以为善,岂随时而易名。率性而行,举莫知其小大。以学而致,受无见于满盈。稽夫广狭异宜,施张殊类”之类是也。次长、次隔。即胸,发、紧、长、隔至腰。如此,或有一两个以壮代紧。若居紧上及两长连续者,仇也。
夫体相变互,相晕澹,是为清才。即尾起寓,若长、次隔、终漫一两句。若《苏武不拜》云:“使乎使乎,信安危之所重”之类是也。得全经为佳。
约略一赋内用六、七紧,八、九长,八隔,一壮,一漫,六、七发;或四、五、六紧,十二、三长,五、六、七隔,三、四、五发,二、三漫、壮;或八、九紧,八、九长,七、八隔,四、五发,二、三漫、壮、长;或八、九隔,三漫、壮,或无壮;皆通。计首尾三百六十左右字。但官字有限,用意折衷耳。
近来官韵多勒八字,而赋体八段,宜乎一韵管一段,则转韵必待发语,递相牵缀,实得其便。若《木鸡》是也。若韵有宽窄,词有短长,则转韵不必待发语,发语不必由转韵,逐文理体制以缀属耳。若“泉泛珠盘”韵是宽,故四对中含发;“用”韵窄,故二对而已,下不待发之类是也。又有连数句为一对,即押官韵两个尽者。若《驷不及舌》云:“嗟乎,以骎骎之足,追言言之辱,岂能之而不欲。盖窒喋喋之喧,喻骏骏之奔。在戒之而不言。”是则“言”与“欲”并官韵,而“欲”字故以“足”、“辱”协,即与“言”为一对。如此之辈,赋之解证,时复有之,必巧乃可。若不然者,恐职为乱阶。
凡赋题有虚、实、古、今、比喻、双关,当量其体势,乃裁制之。

无形像之事,先叙其事理,令可以发明。若《大道不器》云:“道自心得,器因物成。将守死以为善,岂随时而易名。”《性习相近远》云:“噫!下自人,上达君。感德以慎立,而性由习分。习而生常,将俾乎善恶区别。慎之在始,必辨乎是非纠纷”之类也。

有形像之物,则究其物像,体其形势。若《隟尘》云:“惟隟有光,惟尘是依。”《土牛》云:“服牛是比,合土成美。”《月中桂》云:““月满于东,桂芳其中”等是也。虽有形像,意在比喻,则引其物像,以证事理。《如石投水》云:“石至坚兮水至清。坚者可投之必中,清者可受而不盈。”比“义兮如君臣之叶德,事兮因谏纳而垂名”。《竹箭有筠》云:“喻人守礼,如竹有筠。”《驷不及舌》云:“甚哉言之出口也,电激风趋,过乎驰驱。”《木鸡》云:“惟昔有人,心至术精,得鸡之情”等是。“水”、“石”、“鸡”、“驷”者实,而“纳谏”、“慎言”者虚,故引实证虚也。
古昔之事,则发其事,举其人。若《通天台》之“咨汉武兮恭玄风,建曾台兮冠灵宫”。《群玉山赋》云:“穆王与偓佺之伦,为玉山之会。”《舒姑化泉》云:“漂水之上,盖山之前,昔有处女”之类是也。而白行简《望夫化为石》无切类石事者,惜哉!
今事则举所见,述所感。若《大史颁朔》云:“国家法古之制,则天之理。”《泛渭赋》云:“亭亭华山下有渭”之类是也。又有以古事如今事者,即须如赋今事,因引古事以证之。若《冬日可爱》引赵衰,《碎虎魄枕》引宋武之类。而《兽炭》未及羊琇,《鹤处鸡群》如遗乎嵇绍,实可为恨。
比喻有二:曰明,曰暗。若明比喻,即以被喻之事为干,以为喻之物为支。每干支相含,至了为佳,不以双关。但头中一对,叙比喻之由,切似双关之体可也。至长三、四句不可用。若《秋露如珠》,“露”是被喻之物,“珠”是为喻之物,故云“风入金而方劲,露如珠而正团。映蟾辉而回列,疑蚌割而俱攒。”“磨南容之诗,可复千嗟。别江生之赋,斯吟是月。”月之与圭双关,不可为准。
若暗比喻,即以为喻之事为宗,而内含被喻之事。亦不用为双关,如《朱丝绳》、《求玄珠》之类是。“丝”之与“绳”,“玄”之与“珠”,并得双关。“丝蝇”之与“真”、“玄珠”之与“道”,不可双关。而《炙輠》云:“惟輠以积膏而润,惟人以积学而才。润则浸之所致,才刚厥修乃来。”《千金市骏骨》云:“良金可聚,骏骨难遇。传名岂限乎死生,贾价宁亲乎金具。”或广述物类,或远徵事始,却似古赋头。《望夫化为石》云:“至坚者石,最灵者人。”是破题也。“何精诚之所感,忽变化也如神。离思无穷,已极伤春之目。贞心弥固,俄成可转之身。”是小赋也。“原夫念远增怀,凭高流眄。心摇摇而有待,目眇眇而不见。”是事始也。又《陶母截发赋》项:“原夫兰客方来,蕙心斯至。顾巾橐而无取,俯杯盘而内愧。”是头既尽截发之义,项更徵截发之由来。故曰新赋之体,项者,古赋之头也。借如谢惠连《雪赋》:“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是古赋头,欲近雪,先叙时候物候也。《瑞雪赋》云:“圣有作兮德动天,雪为瑞而表丰年。匪君臣之合契,岂感应之昭室。若乃玄律将暮,曾冰正坚。”是新赋先近瑞雪了,项叙物类也。入胸已后,缘情体物,纵横成绮。六义备于其间,至尾末举一赋之大统而结之,具如上说。
自宋玉《登徒》、相如《子虚》之后,世相放效,多假设之词。贞元以来,不用假设。若今事必颁,著述则任为之,若元稹《郊天日祥云五色赋》是也。(2014-08-23 19:48:16)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831

主题

8万

回帖

2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兼诗台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323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19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1

主题

8万

回帖

2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兼诗台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323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19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6

主题

3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446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9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赏读支持,问好!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6

主题

3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助理兼辞赋鉴赏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446

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9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赏读支持,问好!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11 18: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