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太湖 作者:陈家斌 天落银湖水浩茫,群峦环抱玉珠镶。苏州园里观奇景,玉女潭边展靓妆。 亭阁秀,画廊长。清幽雅致古风彰。千帆竞发云天阔,阵阵渔歌风里扬。 【评】湖面广邈、流连赏景、感受清雅、千帆渔歌是词作的四方面内容,此为蒙太奇似的构景方式,贯穿其中的是作者对太湖景象的情感抒发。作者对太湖景象的形象化描绘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故而气韵贯通,整体构思完整。诗语清丽、情感饱满、意兴疏放。从景物处理的空间角度上看,既有湖面景象广阔壮观的大写意,亦有苏州园、玉女潭亭阁画廊清雅秀美的局部神韵的感受。小大、虚实、收放等创作技法上运用得较为妥当。不足之处在于,遣词上较多固定似的常用熟语套语,诗语的个性化、新颖感不足,诸如“观奇景”、“展靓妆”、“清幽雅致”、“千帆竞发”、“阵阵渔歌”等。 洞庭湖胜境 作者:张庆东 云开大梦伴沧桑,古泽兴承鱼米香。 岳麓前门情独享,洞庭深处意悠长。 含烟弄影千樯色,击水抟风一塔光。 八百竞游多旖旎,迷人醉往满楼章。 【评】诗性语言大致可以用“题评”句的构式来分析。“云开”、“古泽”、“鱼米”、“岳麓前门”、“洞庭深处”、“含烟弄影”、“水风”、“一塔”、“八百竞游”、“满楼”等词汇是选取景象的“题语”,用来交代所写的具体事物;“大梦伴沧桑”、“兴承”、“香”、“情独享”、“意悠长”、“千樯色”、“击抟光”、“多旖旎”、“迷人醉往”等词汇是附着于“题语”的用来抒发情感、认识、观点、感受的“评语”。“题语”和“评语”的有机结合使得诗句既有事物的客观描绘,又有作者的情志表达。这样,诗句就有了外在与内在相融的感染力。但是诗性语言以含蓄内敛、追求言外之意为妙,因此诗句中的“评语”所使用的词汇不宜太过浅显明白,“题语”与“评语”结合也应灵活些。 鄱阳湖 作者:开心一客 五河中转入江湖,秀岛清波灿若珠。 彭泽鱼虾称美味,鄱阳风景构佳图。 鸳鸯嬉戏摇莲叶,鸥鹭相思舞画躯。 雅士文人历来赞,诗词墨迹令游愉。 【评】律作整体谋篇法度有三:一是气韵相生,篇章浑成;二是委婉曲折,意蕴深远;三是环环相扣,诗情圆熟。以此来衡量这首作品很容易看出,该作在第一和第三方面体现得较好,第二方面显得不足。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新意”缺乏,无论是立意上,还是诗语上。 均衡式对称是律作谋篇布局常采用的并置方式之一,用于律作的对仗联,以意境为中轴,聚合时空、情景、真幻、动静等因素以保持出对句实现“对称性”之结构美追求。此作中间两联大致体现出这种均衡式对称的结构美。但是运用均衡式对称时要注意避免两联之间的同头、同构现象。 巢湖望月 作者:孙辉 庙岛遥呼万顷泱,冰轮暗转弄初凉。 沉沉暮霭凝霜气,漫漫轻云露月光。 素影分辉山海碧,流华掩映水天苍。 烟波胜境渔歌起,便引相思入醉乡。 注:庙岛,指中庙、姥山岛,巢湖中秋赏月的最佳地,在中庙、姥山岛一带的水面上。人称“湖天第一胜境”。 【评】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里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所谓“妙合无垠”意思用景来创设意境,在意境中融入情感,两者结合要浑然无迹。此作构思立意上是“望月”而产生的“相思”之情。空间上从上到下,描绘月光映照下的巢湖“胜境”。诗作前三联几乎是景象的纯客观描绘,诗句几乎没有表达情感的显性词汇,但是所营造的清幽迷离的意境是统一的,因此与意境相适应的情感自然融入其中,以达到“妙合无垠”的效果。不足之处是“冰轮”、“月光”、“素影”、“流华”写月的同义词汇出现频繁,挤占了诗句表意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