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7

[诗词理论] 对平水韵应该有一个深入透彻的认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2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3-12 08:42 编辑

对平水韵应该有一个深入透彻的认识

       当前,人们对于平水韵的认识,不管是新韵者还是旧韵者,可以说都还是十分胡塗而肤浅的。
       自从中华诗词学会提出新旧韵双轨制以来的十多年里,无论是新韵的倡导者还是旧韵的捍卫者,对于平水韵的认识都只是停留在各行其是,各取所需的实用主义阶段,没有认识新旧韵的实质所在。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解析平水韵的深层问题:什么是平水韵;平水韵的实质是什么;平水韵是不可代替的。
       一、什么是平水韵?单从名词来解释,很简单,平水韵产生于宋末,106韵。其中平声30部,上声29部,去声30部,入声17部。
       平水韵的出现为读书人参加科考,和知识者作诗都起到了简捷方便的作用:一个人的自然口音,可以大体上知道平声字的发音,个别不准者只要死记一小部份即可;非平声者皆为仄声,不用去牢记这仄声三部。近体诗又只押平声韵,一首律诗只需找出四个平声字构词即可,去记住30个平声韵部的常用字也非困难事。因此,只要有一张平水韵字表,对于作近体诗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可以说,平水韵就是历代懒人作诗的最方便的工具!
       但是,这对诗词理论研究者,就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唐宋600年,并没有平水韵这张字表,诗人、考生又是根据什么工具书作诗的呢?有人猜测,初唐时期有一个叫许敬宗的考官,上奏唐高宗,将隋朝陆法言个人编成的一本韵书《切韵》之193部进行归并同用,这就是后来的平水韵的106部。所以,唐人写诗字声依《切韵》的同用,韵部就归范在106韵之内了。后人用唐宋诗来检验,也大体上合于平水韵韵部的归定。只要记住平声字,剩下的就是仄声,懒人作诗之便其实是从唐朝就开如的。近体诗这种形式之所以千多年不变,这与懒人之惰性是有密切关系的!
       二、但是,平水韵的实质是什么?初唐考官许敬宗在提出《切韵》同用之前,诗人写诗押的同样是平水韵模式,最明显的莫过于唐太宗的四十首五律,押的韵字与平水韵模式百分之百相同。这就说明整个唐朝人写诗用韵与许敬宗的奏请同用无关。从唐太宗再往前追溯,那就是隋代、六朝。近体诗是从六朝永明体脱变而来,查永明体的用韵也与平水韵模式相同。那就是说,从六朝诗人到宋末平水韵的出现,诗人的用韵都是一脉相承的。那么,我们可就以从近体诗的平声押韵规律推导出从六朝到唐宋的传承关系。我们又知道,汉语四声是六朝的沈约等人发现的,但他们在使用四声时南北朝人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十三元,元言与魂门押韵,十灰,来徊与灰堆押韵,这在南北朝就可能各不相同,陆法言在编《切韵》时就将其分为两个部。但是在平仄声调上,陆法言则反过来了,例如将看、听,忘、醒这些字,于《切韵》就定为同义平仄两读字。而这些字在南北朝则各地用法不同,可能甲地听只作平声用,看只作仄声用;乙地则刚好反过来,听只作仄声用,看只作平声用。也就是说,诗的押韵继承了传统关系,而诗的声调则依《切韵》的书面规定定平仄。可以这样说,陆法言在编制切韵时,对于韵部,是依六朝韵书对于韵声只分不合只以增加韵部的方式;对于有些调声则是保留平仄同用的方式以达到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目的。
      三、近体诗的押韵依六朝人的用韵规矩习惯,平仄依隋唐人切韵书面声调,也就是唐人的近体诗是当时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体,这结合体一旦形成,就不再同时代语音的变化而与时俱进了。正因为这近体诗一旦形成,无论东西南北中人,不管语音如何不同,都得书面地遵守一致;唐宋元明清各代人,不管时音如何变化,也都得机械地书面一致。也就是说,近体诗的平仄声调和押韵韵调,各地方人、各时代人,都只是根据《切韵》的书面读音来遵守的;因它是书面不变的,它就可以是永衡的,可以做到各地不变历代不变,不是哪一地方音哪一时代音可以代替的。今人异想天开,要用北方方音的声调“阴阳上去”去代替传统“平上去入”书面声调写近体诗,割断历史,另开先河,声称暂时以“双轨制”过渡,逐步淘汰“平水韵习惯”,自以为如此就可以“以新换旧”,疏不知这必然会造成以新革旧,从根本上否定唐近诗,即否定唐宋元明清一千三百年来的近体诗成就。这更不是什么“新韵书韵部的编印至今难统一的问题”,把近体诗只简单化到只是一个押的问题,去忽略平仄声调的以新否旧的根本问题。另外,再借用一个现代科学名词补充一点:切韵对于各地方音是可兼容的,普通话韵则因自己的高标准,对他地方音是概不兼容的。从使用范围和价值观来讲,当然是兼容者大大地优于不兼容者!
       另外,单就近体诗的押韵问题谈一下平水韵韵部的优点:平水韵的声调依切韵上下字反切而成,用广州话的上下声调反切得出广州话的结果音;用杭州话的上下声调反切得出杭州话的结果音;用通州话的上下声调反切得出通州话的结果音;用兰州话的上下声调反切得出兰州话的结果音……。因此,各地方音都认为切韵对于自己是押韵的。而今天的普通话是用固定的声母韵母拼出的标准音,此标准音与任何别的方音都大不相同,一旦用这个标准音去改写近体诗,遭到各地方音的坚决抵制那是必然的。而且,它又与一千三百年来的传统诗的声调作对,“我对你就错”,割断历史,否定祖宗,“唯我独革”,因此新韵平仄诗在娘肚子里就是一个病胎就是必然的结果!即使用行政的强制手段把这个胎儿生下下来,把它的押韵外形打扮得如何的完美无缺,但它的基因形成的小儿麻痹症则是无可改变的!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2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切题入味;蕴藉含蓄,余韵耐品。!妙句感人心怀!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2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解独到!笔风独特!辞雅而蕴深!文章中更添了几分典雅!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2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灵俊逸,洗练得味,景情互替,韵味浓郁。赏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104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2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诗歌中有一些邻韵相押的诗歌作品,这说明许敬宗对《切韵》音系的归并后,诗家在创作时还是有不自觉采用《切韵》音系来创作的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104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2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的押韵继承了传统关系,而诗的声调则依《切韵》的书面规定定平仄。可以这样说,陆法言在编制切韵时,对于韵部,是依六朝韵书对于韵声只分不合只以增加韵部的方式;对于有些调声则是保留平仄同用的方式以达到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目的。——同一字平仄两读的存在,实际上说明当时因地域关系存在读音声调的不同,《切韵》应该是因此保留了读音现实存在的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104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2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体诗的平仄声调和押韵韵调,各地方人、各时代人,都只是根据《切韵》的书面读音来遵守的;因它是书面不变的,它就可以是永衡的,可以做到各地不变历代不变,不是哪一地方音哪一时代音可以代替的。——读音一旦成为了书面保存(反切法)下来,毫无疑问学习者就必须严格遵从,这对于语音的承继有极大的好处。反观现在的普通话语音系统也成为了书面规定的语音系统,最大的弊端就是对千百年沿袭的《切韵》、《平水韵》系统的反叛,这对于古典诗词的传扬极为不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7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104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2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0-3-12 21:48 编辑

愚以为,现在提倡用新韵来创作古典诗词,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古典诗词的范畴了,而是现代人自己创立的“齐言”体诗歌。准确地说,用新韵创作的齐言体诗歌乃是新的诗歌种类,虽脱胎于古典诗歌,但只是“怪胎”,是现代新诗的一个发展种类,因为至少有两个很明显的标志:一是用现代双音节固定词汇来创作,使得作品不具备本色的古典诗歌风貌,缺乏一种古典诗歌特有的审美风貌,表意上流向过于通俗的趋势,也就是总感觉不是那个味,这从现在的网络作品中可以看得很明显;二是唐宋元明清以来基于诗歌基础而建立的诗歌美学思想因创作语言媒介的大变化,从而失去或部分失去存在的土壤,也就是说这种“怪胎”的诗歌与传统的古代诗歌美学思想割裂了。有一个明证可以看出,就是口号式的颂诗(疫期所创作的大量此类作品不就是明证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5-19 13: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