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9|回复: 25

[佳作转载] 张籍诗歌的艺术特色析论

[复制链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2-6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籍诗歌的艺术特色析论
  摘要: 张籍是中唐时期著名的乐府诗人, 本文结合诗作具体分析了张籍诗歌的艺术特色。张籍乐府借用古题与自创新题并存, 形式灵活, “卒章显志”和“反本作结”的表现手法新颖独到, 风格淡雅质朴。其近体诗也不乏名篇, 构思巧妙, 清朗自然,张籍风格自成一派, 对晚唐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 张籍 ; 诗歌 ; 艺术特色
  大历以后的诗人积极探索诗歌的新路 , 其中以白居易为首的诗人提倡用新乐府描写民生疾苦。新乐府继承了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 力求与生活取得紧密的联系 , 发挥了文学的积极作用 , 使诗歌在中唐依然大放异彩。新乐府运动的领袖是白居易 , 而当白居易还没有形成自己风格的时候 , 张籍已在这方面下功夫了。他是大历后第一个能直接继承杜甫传统并取得突出成就的著名诗人。他颇不满当时“乐府无人传正声”的情形 , 热切期待着“几时天下复古乐 , 此瑟还奏《云门曲》。” ( 《废瑟词》 ) 以自己的创作努力恢复优良诗歌传统, 也以自己的探索与成就为白居易提供借鉴的经验。张籍在乐府诗及其他方面的艺术的探索之功 , 使之卓然于中唐韩白之外 , 自成大家 , 对后来诗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别具特色的张籍乐府艺术
  《汉书·艺文志》记载 : “自武帝立乐府而乐歌谣 , 于是有代、赵之讴, 秦、楚之风, 皆感于哀乐 , 缘事而发 , 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汉乐府诗洋溢着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 不少“古辞”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下层人民的痛苦 , 如《战城南》、《陌上桑》、 《东门行》等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 在描写上多用叙事体 , 语言朴素生动 , 这种深刻的内容和生动新颖的艺术形式为中国古代诗歌创立了一个新的优良传统。曹魏父子和建安七子等诗人, 承接汉乐府民歌的流风余韵 , 写了不少乐府诗反映东汉末叶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建安诗人之后乐府创作着重模拟前代作品 , 因袭守旧。下迨六朝 , 乐府诗反映的社会生活面越来越狭窄 , 内容多为抒写男女情爱的恋歌 , 尽管艺术技巧更为成熟和精致 , 但与汉乐府反映现实生活 , 描写民生疾苦的创作精神渐离渐远。唐朝的乐府 , 针对齐梁文学的“艳薄斯极”, 要求恢复“风雅”的传统。李白的乐府大多借用古题。他不愿受声律的束缚 , 而古题乐府有利于表达强烈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 故他的拟作乐府不受限制 , 推陈出新加以改造 , 《蜀道难》、 《丁都护歌》均是借用古题写新辞 , 把古题乐府推向了艺术的极致。但他仍然只是对乐府的模拟、沿袭 , 没有超出旧有的格局。天宝以后 , 杜甫亲身体验到安史之乱所带来的苦难 , “以雄辞直写时事 , 以创格而抒鸿文”,并自创《丽人行》、《兵车行》等新题乐府 , “即事名篇 ,无复依傍”, “三吏三别”是杜甫创制的大型新题乐府组诗,“格本前人 , 而调出己创” , 具有“自立新题 , 自创己格 , 自叙时事”的明显特征。尽管杜甫用古乐府民歌的精神而创制的新乐府 , 在自己整个诗歌作品中所占比例不大 , 但是他的独创精神深刻影响了后来的诗人。大历之后 , 直接继承杜甫开创的乐府道路 , 自觉创作了许多新题乐府并以此著称于世的诗人应首推张籍。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称 : “唐人作乐府者甚多 , 当以张文昌为第一” , 语涉夸张 , 可也反映了张籍乐府成就很高。严羽《沧浪诗话》赞曰 : “大历后 , 刘梦得之绝句 , 张籍王建之乐府 , 我所深取尔。”张籍乐府颇得乐府神理 , 上追汉魏 , “文今意古 , 言浅讽深 , 颇合《三百篇》兴、观、群、怨之旨”。张籍乐府与李杜乐府有别 , “所不能追逐李杜者 , 气不胜耳”。所谓“气”就是指李白的“飘逸豪放”和杜甫“慷慨激昂”的风格 , 而张籍异于他们的地方正因为张籍是炼气于骨的 , 风格“峭窄”。张籍乐府与元、白乐府同为自出新意 , “专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 , 但白才多而意切 , 张思深而语精 , 本轻而词躁尔⋯⋯籍之乐府 , 诸人未必能也。” ( 张戒《岁寒堂诗话》 ) 同处新乐府运动系统 , 张籍乐府的艺术风格与元、白是不尽相同的。张籍乐府继承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和前人的艺术长处 , 创作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乐府诗 , 成为“乐府正宗”的代表。
  张籍乐府体裁是解放的 , 艺术技巧上有自己独到之处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 一 ) 形式灵活  借用旧题与自创新题并存
  张籍的乐府诗 , 《全唐诗》收录 70 余首 , 《乐府诗集》收有55 首。张籍沿用古题创作及自创新题均各有数十首。
  其中主要的如 :
  古题 : 《朱鹭》、 《陇头行》、 《山塞》、 《关山月》、 《江南曲》、《楚妃叹》、 《短歌行》、 《猛虎行》、 《董逃行》、 《白头吟》、 《乌栖曲》、 《采莲曲》、 《白苎歌》、 《别鹤》、 《贾客乐》
    新题 : 《洛阳行》、 《寄衣曲》、 《羁旅行》、 《节妇吟》、 《楚官行》、 《山头鹿》、 《促促词》、 《各东西》、 《湘江曲》、 《雀飞多》、《送远曲》、 《白鼍鸣》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张籍根据当时具体的社会生活和个人内心感受 , 灵活选择表现形式 , 并不受题材和内容的束缚 , 自由地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
  唐人把入乐甚少而诗之声律和句、调之组织与旧乐府的曲题、创作方法基本相合的这类诗篇称为“古题乐府”。成功的古题乐府必须是恰到好处地把握传统与创造的关系。唐代诗人作古题乐府一般保持了题材或主题的传统性。但也有许多作品“或用其本意 , 或翻案另出新意” , 构思脱胎于旧辞 , 恰与旧辞形成“互文见义”的关系。张籍的作品正具有这样的艺术特色。他大约三分之一的乐府诗沿用古题 , 有用古题古义的 , 如《关山月》、 《采莲曲》。更多的是虽用古题 , 但却是“寓意古题 , 刺美见事” , 写下许多与古义关系较远 , 甚至全无古义之作 , 推陈出新。比如《董逃行》以董卓兴乱而终窜亡来儆诫后世 , 张籍却以古刺今 , 写兵燹给百姓造成巨大的灾难。《白苎歌》古题多写富贵人家的骄奢享乐和舞女的苦痛 , 形成尖锐的对照 , 梁武帝、汤惠休的同题之作皆是如此 ,张籍则是生动描写一位女子缝制新衣之事 , 洋溢着欢快的气氛。《朱鹭曲》据郭茂倩的解释是“古之君子 , 悲周道之衰 , 颂声之息 , 饰鼓以鹭 , 存其风流。”而张籍则以朱鹭比喻无所逃隐终被屠戮的弱者 , 反映现实环境的险恶。《猛虎行》以前的作者多借猛虎比喻有志之士不以艰险改其气节。张籍却是借以反映统治阶级中特权势力者期压人民无恶不作的的罪行 , 替人民呐喊 , 抒其愤恨。《白头吟》古题写男女决绝之事 ,张籍则描写了宫女的凄凉生活 , 反映宫闱无情。这类“寓意古题”之作甚多 , 此外如《少年行》、 《伤歌行》等都不受原题约束。
  当古题不适应表现复杂生活内容时 , 张籍便即事名篇 ,自创新题。用新题作乐府并不始于唐。早在三国曹植的《齐瑟行》 , 西晋张华的《游侠篇》就已开始。唐代文人大都有自立新题的乐府歌诗 , 比如王维的《老将行》 , 高适的《大梁行》等。但是这些新题乐府大多都是所咏古事 , 并且数量也不多 , 真正自创“即事名篇”者首推杜甫。张籍是继杜甫之后开始大量创新新乐府 , “词不虚发”的诗人。他的乐府近三分之二是“即事名篇”的新乐府 , 用自己的诗作出在元、白倡导的新乐府运动之前 , 是自觉的实践者和先行者。
  他的新题有同时代诗人所创, 也有自己独创的作品。著名的《节妇吟》为拒绝藩镇贿赂 , 以节妇自喻其志而命题。《洛阳行》用史笔写安史之乱后皇帝不再巡游洛阳, 致使东都宫殿空废的历史事实。《求仙行》借汉武求仙之事对统治阶级的腐化和愚蠢诞妄进行抨击。这首诗可能是白居易新乐府中《海漫漫》的前驱 , 而《海漫漫》是它的发展。这也可以见出张籍作为杜甫 ——白居易的桥梁作用。《各东西》通过写游人分手反映社会在动荡的时期人民苦于流浪的生活 , 字里行间衬托得无限沉痛。《永嘉行》吟古伤今 , 以西晋灭亡之事隐喻当今外族入侵灾难深重的社会现实。此外如《山头鹿》、《雀飞多》、 《牧童词》皆有意新创。其内容既为时事 , 语言亦由古题之苍古变得清新 , 形式摆脱羁绊 , 灵活自由 , 成就开白居易之先河。
  张籍选择恰当的形式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 , 一方面突破了乐府的束缚 , 另一方面又丰富了乐府诗的形式和内容。无论古题 , 还是新题 , 都倾注了诗人的真实感受 , 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 , 反映了人们的情绪与愿望。“其景真情真 , 有风人之意”,元人范德机评乐府篇法时推属“张籍为第一”显然是有道理的。
  ( 二 ) 独特的艺术结构与新颖的表现方法
  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 : “首句标其目 , 卒章显其志 ,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 , 欲见之者易谕也 ; 其言直而切 ,欲闻之深戒也 ; 其事核而实 , 使采之者传信也 ; 其体顺而肆 ,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是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的创作标准。但是早在白居易明确提出这样的文学理论之前 , 张籍已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与创造 ,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在结构上重视“卒章显志”与“反本作结”的艺术技巧。
  “卒章显志”是先用白描似的铺叙手法叙写事情 , 在结尾时用重笔直接点题 , 用一二句看似简单的结语完成尖锐的讽刺和批评。这种高度凝炼的手法令人惊叹不已 , 诗人虽然不直接说出自己的主旨 , 读者自己却可由此引起集中关注并对主旨有深刻领悟。
  《筑城词》全篇写筑城的艰辛和役夫的痛苦 , 末句点明题旨: “家家养男当门户 , 今日作君城下土。”百姓的苦难都是统治阶级造成的。《董逃行》则渭叹“董逃行 , 汉家几时重太平 ? ”道出了人民渴望和平的心声。《塞下曲》开始写景、叙事相互参差渐近 , 既写大漠的风光 , 又写边关将帅的练兵 , 末尾以“年年征战不得闲 , 边人杀尽唯空山”结束 , 表明作者的反战态度 , 这比空发议论起到了更好的效果。张籍的《山头鹿》、 《促促词》、 《古钗叹》、 《朱鹭》都采用了类似的表现形式。首句往往义兼比兴 , 结尾更有画龙点晴、震耳发聩之效。“卒章显志”这种在结尾时使主题得到突出、深化的艺术技巧 , 张籍使用得巧妙又自然 , 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这一点对后来的白居易有较大的启发。白居易的讽谕诗受此影响颇深 , 但其大多数诗后来走向了直白 , 不如张籍含蓄、巧妙 ,张籍乐府也因此给人厚积薄发之感 , 令人回味无穷。
  范德机在总结张籍乐府篇不埋十分称道其结尾 , 有所谓“含蓄不发结者 , 又有截断顿然结者” ,更特别强调指出“要决在于反本题结 , 如《山农词》 , 结却用‘西江贾客珠百斛 ,船中养犬之食肉’是也。”
  所谓反本作结 , 实为对比手法的特殊运用。既先扣住本题极力渲染 , 最后以精炼之句从反面戛然收束 , 产生强烈鲜明的对比效果 , 发人深省 , 深化主题 , 余味无穷。
  如《山农词》 ( 一作《野老歌》 ) 一诗 , 诗人在描写了老农的辛勤劳作 , 即“苗疏税多不得食”的悲惨命运后, 在诗的末句写道: “西江贾客珠百斛 , 船中养犬长食肉。”以强烈的贫富对比结束全诗。《贾客乐》也是这种手法运用的典范 , 全诗共16 句 , 前 14 句描写商人经商的情况 , “金多众中为上客”的商人到处“逐利西复东” , 篇末诗人笔锋一转 : “农夫税多长辛苦 , 弃业宁为贩宝翁” , 用对比和反语揭示了社会的矛盾。有时这种手法又用反语来表达 , 如《樵客吟》首先叙述樵夫的辛苦 , “竹担弯弯向身曲” , 还要随时警惕危险 , “共知路旁多虎穴 , 未出深林不敢歇。”结尾却这样说道 : “采樵客 , 莫采松与柏。松柏生枝直且坚 , 与君作屋成家宅。”这种表现看似旷达而实为反语的写法 , 能够更入木三分地揭示主题。他的《废宅行》、 《江村行》等采用了类似的手法。在对客观现实进行真实描绘后 , 又在诗的末尾使用重笔 , 突出主题 , 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 三 ) 淡雅质朴的语言风格
  乐府采自民歌 , 风格质朴自然。其后文人之作多趋雅饰 , 渐去本色。张籍则能不断从民间汲取营养 , 较多地保持其特色。
  张籍诗歌最基本的特色是通俗明晰。这是有着思想基础的 , 他虽然没有留下更多文章让我们窥其理论主张之全貌 , 但从他给韩愈的两封信中可以找到了尚实思想的论据。他反对韩愈的“多尚驳杂无实之说” , 从这点可以看出张籍在诗歌创作中自觉追求“实”与“俗”。张籍一生多接触社会下层 , 从人民的口语中汲取营养 , 以提高其诗歌创作艺术水平。因此用通俗的语言来描写生活 , 抒发感情 , 成为张籍乐府的基本特色。当然这绝非粗制滥造的东西 , 诗人对民间语言作了一番提炼、加工、改造 , 所以他的诗歌语言既通俗浅显又简炼含蓄。
  李调无《雨村诗话》评价 : “王建、张籍乐府 , 何曾一字险怪 , 而读之入情入理 , 与汉、魏乐府并传。”胡震亨也极力称赞 : “文章穷于用古 , 矫而用俗 ⋯⋯籍、建诗之用俗亦然。王荆人题籍集云 : ‘看似寻常最奇崛 , 成如容易却艰辛。’风俗言俗事入诗 , 较古更难。知两家诗体 , 大费铸合在。” ( 《唐音癸签》 )
  比如《牧童词》 : “牛牛食草莫相触 , 官家截尔头上角。”牛牛是乐府常用的口语 , 用典型的民间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而活泼的农家儿童形象 , 而且文化典故不着痕迹。《山头鹿》 : “山头鹿 , 角芟芟 , 尾促促。” 《乌夜啼引》 : “秦鸟啼哑哑 , 夜啼长安吏人家。” 《促促词》 : “促促复促促 , 家贫夫妇欢不足。”运用口语直入化境 , 同时又有助于表达丰富深邃的意旨。
  唐代的古题乐府虽然基本上不再依声作辞 , 但是音乐性已经转化为诗歌语言的内在素质 , 歌辞的风格与写法形成了普遍的传统。它的浅近流畅、声情摇曳的歌一般的语言以及不断换韵的跳跃性的写法 , 都有别于古诗的传统。
  张籍乐府语言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字清意远、明畅流利 ,如行云流水 , 在节奏变化上显得轻快圆转 , 读来富有变化感。“姿态横生 , 化俗为雅”正是说的这类作品。韩愈曾高度评价张籍的乐府 : “籍又善于乐府 ⋯⋯阁下凭而听之 , 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 《代张籍与李浙东书》 ) 其语言的节奏感真是有音乐一般的效果 , 清脆悦耳 , 正所谓“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比如“吴门向西流长水 , 水长柳暗烟茫茫” ( 《送远曲》) ,“锦江近西烟水绿 , 新雨山头荔枝熟” ( 《成都曲》) ,“兰舟桂楫常渡江 , 无因重寄双琼珰” ( 《寄远曲》 ) 采用转韵和视角叠变的方式 , 音节急促、有急管繁弦之感。
  读张籍的乐府 , 很容易感到其中一部分作品的民歌风味 , 像《长塘湖》、 《云童行》都宛如民谣 , 语言平实自然 , 《山头鹿》、 《春水曲》的开头起兴也很像民歌 , 这使他的乐府诗同美派诗人李贺、温庭筠等重视词薄的奇艳绮丽有了明显的区别。胡震亨曾说 : “张籍、王建 , 略去葩藻 , 求取情实。” ( 《唐音癸签》 ) 翁方纲在对比王、张乐府同李贺乐府风格时认为前者“奇艳不及 , 而真切过之” ( 《石洲诗话》 ) 都正确指出了张籍乐府的语言特色。
   二、清奇雅正  诸体皆工
  张籍早期以所作乐府歌行著称于世 , 其内容较多的是反映民生疾苦。元和以后他在长安与贾岛、姚合等五律诗人颇多唱和 , 吟咏情性、描摹抽象物的近体诗成为他后来的主要创作体裁。张籍的古风、律、绝亦较有特色 , 艺术上有其创获。
  宋代刘放《中山诗话》说 : “张籍乐府词 , 清丽深婉 , 五言律诗亦平澹可爱 , 至七言诗 , 则质多文少。材各有宜 , 不可强饰。” 《养一斋诗话》评价 : “文昌七律或嫌平易 , 五律清妙不亚于王孟⋯⋯其《夜到渔家》、 《宿临江驿》二律 , 与刘文房《余干旅舍》一作用韵同 , 风韵亦同 , 皆绝唱也。”评价很高。综合观这几类作品 , 大约有以下几点突出的艺术特色。
  张籍善于递进式描写 , 烘托气氛 , 感染力强。这在其送别诗中表现尤为明显。张籍一生长期在客中 , 送别诗约有60 多首 , 颇多情深意切的好诗。
  春别秋思 , 用时间的更迭含蓄地表现了从送别到思念的过程。“野桥春水清 , 桥上送君行 ⋯⋯杨柳别离处 , 秋蝉今复鸣。” ( 《思远人》 )
  在送别的时候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离家的情景 , 用眼前之景表心中之思 , “长因送人处 , 忆得别家时” ( 《蓟北旅思》) ,巧妙地用动作来表达怀念故乡的心绪,“客亭门外柳, 折尽向南枝”, “向南枝”正是作者想念的江南。
  同样写客中送客 , 又如“南原相送处 , 秋水草还生。同作忆乡客 , 如今分别行。因谁寄归信 , 渐远问前程。明日重阳节 , 无人上古城。” ( 《送远客》 ) 第一层写与友人分别的怅然 ,第二层写自己客中送客的寂寞 , 两层叠加 , 渲染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心酸 , 有沧海桑田之感。在客中还不断飘泊 , 居无定所 , 今日停驻之地瞬间又成别离之城 , “明日千里去 , 此中还别离。” ( 《西楼望月》 ) “问路更愁远 , 适人空说归”这是怎么也无法消解的乡愁。张籍的诗句凝聚着丰富的生活内容 , 而后化千锤百炼于无形 , 所以能写出既是人人心中所有 , 又是人人笔下所难的典型情绪 , 构思巧妙 , 笔调含蓄。
  张籍善于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描写 , 突出主题。丹纳曾说 : “艺术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 , 至少最重要的特征 , 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 , 越显明越好”。诗人在诗歌创作中选择的物与情 , 特征性愈强 , 其涵盖也就愈广 , 愈有表现力。张籍写江南多采用这样的意象 : 莲、藕、潮水、橘树、白苎、落帆、紫菱、杨柳 , 代表了典型的南国风貌。而诗中人物的行为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 采莲、寻藕、织白苎、饮潮水、凭船歌 , 充满了江南生活的气息 , 渲染出生动优美的意境 , 其捕捉细节的能力让人佩服。两首写南方少数民族的诗也具有同样的艺术特色。“玉环穿耳谁家女 , 自抱琵琶迎海神。” ( 《蛮中》 ) 这是很典型的南方海边少女的形象 , “瘴水蛮中入洞流 , 人家多住竹棚头。” ( 《蛮州》 ) 这是亚热带生活习惯。张籍写蜀地则抓住了木棉花、荔枝、杜甫旧居、浣花溪等极具蜀中风情的人文风貌 , 既具体又生动 , 很有感染力。正所谓“诗人体物入微 , 真能笔通造化。” ( 方贞观《轰锻录》 )
  张籍还善于抓住人物的典型心理和外貌特征进行刻划。
  如七绝《秋思》 :
  “洛阳城里见秋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是众口交誉的名篇。极普通的题材 , 极平常的小事 ,却写出了极具典型意义的心理活动。张籍不着一字诉乡愁 ,而是撷取了修家书的典型行为表现思乡心情 , 尤其末句“行人临发又开封” , 诗人用封而又拆这一细节把游子的“意万重”刻划得淋漓尽致。《养一斋诗话》评价此诗乃“七绝之盛境 , 盛唐诸巨手到此者亦罕 , 不独乐府古谈 , 足与盛唐争衡也。”
  张籍善于刻划人物 , 在送别诗中有许多神采飞扬的人物速写。既有“诗高笑古人”的得意才子 , 也有“平生志业有谁知”的落拓寒士 , 还有“当年胆略已纵横”的将军 , 都是中国诗歌中常见的典型艺术形象。而在《昆仑儿》中则塑造了一个活脱脱的少数民族形象 , “金环欲落兽穿耳 , 螺髻长拳不裹头。自爱肌肤黑如漆 , 行时半脱木棉裘。”是唐诗中不多见的人物。
  张籍律诗也绝少用典 , 不事雕词镂句 , 用白描手法 , 再现生活场面的轮廓 , 工笔细致 , 生动隽永 , 写得轻快而不生涩。如《宿临江驿》 : “楚驿南渡口 , 夜深来客稀。月明见潮上 , 江静觉鸥飞。旅宿今已远 , 此行犹未归。离家久无信 , 又听捣寒衣。”撷取“捣寒衣”的生活场景自然烘托出诗人思乡的愁绪 , 非常贴切。
  此外如古风中的《野居》、 《西州》、 《学仙》、 《祭退之》等诗 , 皆是直接敷陈其事 , 不事雕琢 , 用赋的手法进行描写 , 继承了在杜甫《北征》、 《三川观水涨》等篇的写实手法传统 , 风格清奇雅正 , 姚合对张籍这类诗评价极高 , 称其“古风无敌手”。
  张籍的创作实践继承了《诗经》、汉乐府以至盛唐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 , 真实强烈地表现了诗人从对社会政治的干预意识到积极的用世精神。尤其他的乐府创作走在了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之前 , 创造了不同元、白乐府的“张籍体”。“章句之妙 , 冠于流品” , 在艺术技巧也达到了较高的造诣 , 深衷浅貌 , 语短情长 , 形成一种简朴清淳的独特风格 , 在元和诗坛上卓然于韩白之外自成大家。胡适先生评价 : “他的社会乐府 , 上可比杜甫 , 下比白居易。”是很有见地的。张籍诗歌当时已有定评 , “新诗才上卷 , 已得满城传” ( 《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并开晚唐一派 , 对后来诗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他的诗歌 , 特别是那些具有高度人民性的诗篇 , 今天仍然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籍乐府借用古题与自创新题并存, 形式灵活, “卒章显志”和“反本作结”的表现手法新颖独到, 风格淡雅质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籍乐府借用古题与自创新题并存, 形式灵活, “卒章显志”和“反本作结”的表现手法新颖独到, 风格淡雅质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大历后第一个能直接继承杜甫传统并取得突出成就的著名诗人。他颇不满当时“乐府无人传正声”的情形 , 热切期待着“几时天下复古乐 , 此瑟还奏《云门曲》。” ( 《废瑟词》 ) 以自己的创作努力恢复优良诗歌传统, 也以自己的探索与成就为白居易提供借鉴的经验。张籍在乐府诗及其他方面的艺术的探索之功 , 使之卓然于中唐韩白之外 , 自成大家 , 对后来诗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杜甫用古乐府民歌的精神而创制的新乐府 , 在自己整个诗歌作品中所占比例不大 , 但是他的独创精神深刻影响了后来的诗人。大历之后 , 直接继承杜甫开创的乐府道路 , 自觉创作了许多新题乐府并以此著称于世的诗人应首推张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籍乐府与李杜乐府有别 , “所不能追逐李杜者 , 气不胜耳”。所谓“气”就是指李白的“飘逸豪放”和杜甫“慷慨激昂”的风格 , 而张籍异于他们的地方正因为张籍是炼气于骨的 , 风格“峭窄”。张籍乐府与元、白乐府同为自出新意 , “专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 , 但白才多而意切 , 张思深而语精 , 本轻而词躁尔⋯⋯籍之乐府 , 诸人未必能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籍乐府继承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和前人的艺术长处 , 创作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乐府诗 , 成为“乐府正宗”的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 一 ) 形式灵活  借用旧题与自创新题并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籍根据当时具体的社会生活和个人内心感受 , 灵活选择表现形式 , 并不受题材和内容的束缚 , 自由地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人把入乐甚少而诗之声律和句、调之组织与旧乐府的曲题、创作方法基本相合的这类诗篇称为“古题乐府”。成功的古题乐府必须是恰到好处地把握传统与创造的关系。唐代诗人作古题乐府一般保持了题材或主题的传统性。但也有许多作品“或用其本意 , 或翻案另出新意” , 构思脱胎于旧辞 , 恰与旧辞形成“互文见义”的关系。张籍的作品正具有这样的艺术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古题不适应表现复杂生活内容时 , 张籍便即事名篇 ,自创新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籍是继杜甫之后开始大量创新新乐府 , “词不虚发”的诗人。他的乐府近三分之二是“即事名篇”的新乐府 , 用自己的诗作出在元、白倡导的新乐府运动之前 , 是自觉的实践者和先行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籍选择恰当的形式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 , 一方面突破了乐府的束缚 , 另一方面又丰富了乐府诗的形式和内容。无论古题 , 还是新题 , 都倾注了诗人的真实感受 , 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 , 反映了人们的情绪与愿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 二 ) 独特的艺术结构与新颖的表现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卒章显志”是先用白描似的铺叙手法叙写事情 , 在结尾时用重笔直接点题 , 用一二句看似简单的结语完成尖锐的讽刺和批评。这种高度凝炼的手法令人惊叹不已 , 诗人虽然不直接说出自己的主旨 , 读者自己却可由此引起集中关注并对主旨有深刻领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卒章显志”这种在结尾时使主题得到突出、深化的艺术技巧 , 张籍使用得巧妙又自然 , 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反本作结 , 实为对比手法的特殊运用。既先扣住本题极力渲染 , 最后以精炼之句从反面戛然收束 , 产生强烈鲜明的对比效果 , 发人深省 , 深化主题 , 余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籍诗歌最基本的特色是通俗明晰。这是有着思想基础的 , 他虽然没有留下更多文章让我们窥其理论主张之全貌 , 但从他给韩愈的两封信中可以找到了尚实思想的论据。他反对韩愈的“多尚驳杂无实之说” , 从这点可以看出张籍在诗歌创作中自觉追求“实”与“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 三 ) 淡雅质朴的语言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的古题乐府虽然基本上不再依声作辞 , 但是音乐性已经转化为诗歌语言的内在素质 , 歌辞的风格与写法形成了普遍的传统。它的浅近流畅、声情摇曳的歌一般的语言以及不断换韵的跳跃性的写法 , 都有别于古诗的传统。   张籍乐府语言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字清意远、明畅流利 ,如行云流水 , 在节奏变化上显得轻快圆转 , 读来富有变化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张籍的乐府 , 很容易感到其中一部分作品的民歌风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籍善于递进式描写 , 烘托气氛 , 感染力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籍善于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描写 , 突出主题。丹纳曾说 : “艺术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 , 至少最重要的特征 , 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 , 越显明越好”。诗人在诗歌创作中选择的物与情 , 特征性愈强 , 其涵盖也就愈广 , 愈有表现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籍还善于抓住人物的典型心理和外貌特征进行刻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籍律诗也绝少用典 , 不事雕词镂句 , 用白描手法 , 再现生活场面的轮廓 , 工笔细致 , 生动隽永 , 写得轻快而不生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籍的创作实践继承了《诗经》、汉乐府以至盛唐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 , 真实强烈地表现了诗人从对社会政治的干预意识到积极的用世精神。尤其他的乐府创作走在了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之前 , 创造了不同元、白乐府的“张籍体”。“章句之妙 , 冠于流品” , 在艺术技巧也达到了较高的造诣 , 深衷浅貌 , 语短情长 , 形成一种简朴清淳的独特风格 , 在元和诗坛上卓然于韩白之外自成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7 16: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