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17

[佳作转载] 王安石题壁诗艺术成就探析

[复制链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8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0-1-28 23:04 编辑

王安石题壁诗艺术成就探析
       摘要: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始于汉,兴于唐,尤以宋代为最。王安石作为北宋诗坛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也留下四十多首题壁诗,其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本文大致以王安石闲居金陵为界限,分前后两个时期重点探析了王安石题壁诗诗风的转换,以及其诗长于议论、善于用典、精工深婉、禅意盎然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王安石 题壁诗 艺术成就
    题壁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种值得探究的文化现象。所谓题壁诗,是指中国古代题写于墙壁、屋壁、亭壁、殿壁、寺观壁、驿站壁等载体上的诗歌。把灵犀突至、诗兴突发时当场构思出来的诗句书写于墙壁之上,是古代文人墨客一种流行的风习,每至园林客舍、酒楼茶肆以及名胜之地,他们往往会即兴作诗并索笔书于壁上,以此留念。题壁诗产生于汉,盛行于唐,宋代更是题壁诗鼎盛的时期。然而长期以来,诸家学者对题壁诗的研究似乎陷入到一个单一循环的境况中,即皆是将其作为一种书面文学的传播方式加以考证,论述了题壁诗作为一种文学传播方式的内涵与意义。本文尝试另辟蹊径,从单个诗人的特殊情况研究人手,就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的题壁诗详加论述,通过解读这些题壁诗的艺术成就,加深对王安石前后诗风变换的理解。
    本文以南宋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为蓝本,文中所选取的题壁诗皆合乎以下条件:首先,诗题标明题壁;其次,从诗的内容或相关资料可以证明出它是题壁的,若仅作“题xx”,则不能轻易判断为题壁诗而贸然收录。综合以上条件,笔者认为现存王安石的题壁诗总数约四十六首。纵观王安石的四十六首题壁诗,古诗、律诗各体俱工,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云:“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判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可见王安石前后诗风转变的界限分明,本文也大致以王安石闲居金陵为界限,分前后两个时期来探究其题壁诗,从中可以看出其前后的创作也呈现出两种迥异的艺术风格。
    王安石前期的题壁诗创作主要以政论诗和咏怀诗为主。早年的王安石深具杜甫的用世之情,他宦游大江南北,长期担任地方官,怀有满腔的政治热忱和强烈的进取之心,因而写了许多关怀现实、抒发襟怀的题壁诗篇。
    (-)、以议论为诗   王安石作诗,喜爱发挥议论,偏重抒写个人情怀,咏史不落前人窠臼,开启了宋代江西派“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先声,这在王安石早期的题壁诗中也有体现。如早在仁宗皇事占三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所作《题汤泉壁示诸子有欲闲之意》:“吟哦一水上,披写众峰间。偶运非彭泽,留名比岘山。君才今离稷,家行古原颜。平世虽多士,安能易地闲。”诗人借言不同于陶渊明之不遇抒发议论,将一个执着于世事的政治家要争、要勤,希望流芳百世的远大抱负展现得一览无余。王诗的议论大都能够运用得恰如其劳,且不排斥诗歌的形象性,如作于皇韦占五年的《叠题乌江亭》,虽然也以议论为主,但兼有叙事描写与感情的色彩。末句“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就不仅仅是运用形象的描述来抒发议论,而是形成诗化的议论,这恰能更充分地表达出诗人对历史的独特看法和卓越见识。诗人的这些题壁诗议论精警,充满激情,也表现出“介甫词完气健,饶有远势”的艺术特色。
    (二)用典精当   王安石早期创作的诗歌题材决定了其题壁诗的用典的独特性,从其前期题壁诗的用典源流来看,大多源自于史书和前人的诗文。如《题朱郎中白都庄》中的“明时须共理,此兴在他年。”《汉书·循吏传》:“孝宣常称日:‘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声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惟良两千石乎?”’此处借用《汉书》典故称赞朱郎中治政有方,政平民安。再如作于嘉韦占三年的《题南康晏使君望云亭》“疾呼急索初不闻”一句,借鉴杜甫《兵车行》“县官急索租”“欲斫比邻成二老”一句,则化用杜诗“一昨陪杖锡,卜邻南山幽”“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可谓无一字无来处。又如《书任村马铺》结尾“尔来百口皆年少,归与何人共此悲”一句,感世事之沧桑变换,难与人倾诉衷肠,与韩愈《过始兴》“忆昨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目前百口还相逐,旧事无人可共论”感慨相类。但此二句虽出语平易,然其中含不尽悲凉之意,正所谓“语不深而悲动左右”。
    可以看出,王安石用典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落窠臼,用典广泛且多有创新,常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把典故藏在诗中而不露痕迹,达到了用典的最高境界。
    黄庭坚云:“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的确如此,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后,诗风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他更加注重艺术推敲,讲究修辞技巧,重视诗的韵味。
    (一)、精工深婉   叶梦得《石林诗话》:“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王安石晚年诗风一转,变为含蓄深沉,深婉不迫,寓悲壮于闲淡之中。如《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六言诗比七绝更难工,艺术概括力更强,但王安石这首六言题壁诗却极尽其妙,写得清丽空灵。诗中细致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注重色彩,风格妩媚,全诗意蕴深广,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评此诗日:“绝代销魂,荆公诗当以此二首压卷。”
    当然,王安石题壁诗艺术性与思想性结合得完美的远不仅是六言诗,其晚年所作五七言绝句,意象之经营,语言之运用,也同样达到了深精华妙、炉火纯青的境界。王安石晚期绝句以灵活多样的并置式的意象组合为主要经营方式,其中上下旬的意象并置,如《题何氏宅园亭》“荷叶参差卷,柳花次第开”两句,分别以“荷叶”和“柳花”为中心意象,一“卷”一“开”,既透着一种生趣,又呈现着时序的变迁。而《题齐安壁》:“日净山如染,风喧草欲薰。梅残数点雪,麦涨一川云。”诗中“日”与“山”、“风”与“草”等意象的并置,及其以雪喻梅、以云喻麦的暗喻手法,使自然生动而富有灵性。每一句诗渲染一幅画面,明丽阳光照耀下的山色如染,微风吹拂下的春草弥漫着芳香,残留的梅花犹如点点白雪,麦浪翻起宛若绿云满川。四幅图景似乎各自独立,但组合在一起便共同描绘出一派绚丽的春姿,给人以浑然天成之感。诗人通过美妙而丰富的审美联想来完成的意象组合,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从而描绘出一片饶有生趣的场面。
    (二)、以禅入诗   据《宋朝事实类苑》载,王安石晚年生活除“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人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也”之外,还“嗜读佛书”,潜心研究佛法,与佛教禅宗结下深缘,创作了大量饶有禅趣的题壁诗。
    王安石的禅趣题壁诗,大都禅意深远,既思路通透,又辨理精深,具有即事言佛、启人心智的特点。如其《书八功德水庵》:“幽独若可厌,真实为可喜。见山不碍目,闻水不逆耳。愉然无所为,自得而已矣。”佛禅认为,自我应当是一个常恒不变的实体,众生无我,诸行无常。这首诗在构思上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人手,不用禅典,不加修饰,重在突出“平常心是道”的直觉顿悟。再如《题友人壁》“茆檐前后久松萝,百里乘闲向此过。间水绕田山影转,野林留日鸟声和”四句,诗人所写之景皆是用直觉去体悟,这与禅宗静观、默想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联系,充满了动静相生、虚实相映的禅意,达到了“以物观物、物我冥和”的超凡境界,看似恬淡,其实深远。
    而且,王安石的禅诗多文字浅白晓畅,诗境恬淡明静,给人以禅味澄澈却又悠然自得的亲切感受。如其《题半山寺壁二首》其一:“我行天即雨,我止雨还住。雨岂为我行,邂逅与相遇。”前两句叙事明白如话,饶有情趣。后两句说理就事而论,一睹即明。其中蕴含着“因缘和合”“万事皆有定数”的佛性之说,在寥寥二十字的小诗中显得自然熨帖、浑若天成。再如  山寺壁二首》其二:“寒时暖处坐,热时凉处行。众生不异佛,佛即是众生。”前两旬说众生之事已寓说佛性之理,后两句在此基础上说众生与佛的共同性关系更是简洁透彻。王安石以一介士大夫之身,以浅俗之语来表现玄妙深奥的佛学禅理,自觉地追求一种通俗、自由的诗歌风格,从中恰能折射出他对于禅理的参透,比之一般僧人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题诗于壁是诗人显示自身价值、吟玩情性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不仅使诗歌获得了传播的媒介与渠道,而且因其有一定的延续性、历时性,故也有相应的保存价值,其传播范围与传播对象亦颇为广泛,继而广为大众所接受。王安石的题壁诗,随情而生,率性而题,并以其长于议论、善于用典、精工深婉、禅意盎然的艺术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题壁诗,是指中国古代题写于墙壁、屋壁、亭壁、殿壁、寺观壁、驿站壁等载体上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石前期的题壁诗创作主要以政论诗和咏怀诗为主。早年的王安石深具杜甫的用世之情,他宦游大江南北,长期担任地方官,怀有满腔的政治热忱和强烈的进取之心,因而写了许多关怀现实、抒发襟怀的题壁诗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石作诗,喜爱发挥议论,偏重抒写个人情怀,咏史不落前人窠臼,开启了宋代江西派“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先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借言不同于陶渊明之不遇抒发议论,将一个执着于世事的政治家要争、要勤,希望流芳百世的远大抱负展现得一览无余。王诗的议论大都能够运用得恰如其劳,且不排斥诗歌的形象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石早期创作的诗歌题材决定了其题壁诗的用典的独特性,从其前期题壁诗的用典源流来看,大多源自于史书和前人的诗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石用典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落窠臼,用典广泛且多有创新,常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把典故藏在诗中而不露痕迹,达到了用典的最高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后,诗风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他更加注重艺术推敲,讲究修辞技巧,重视诗的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石晚年诗风一转,变为含蓄深沉,深婉不迫,寓悲壮于闲淡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六言诗比七绝更难工,艺术概括力更强,但王安石这首六言题壁诗却极尽其妙,写得清丽空灵。诗中细致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注重色彩,风格妩媚,全诗意蕴深广,言有尽而意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石晚期绝句以灵活多样的并置式的意象组合为主要经营方式,其中上下旬的意象并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通过美妙而丰富的审美联想来完成的意象组合,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从而描绘出一片饶有生趣的场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石的禅趣题壁诗,大都禅意深远,既思路通透,又辨理精深,具有即事言佛、启人心智的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幽独若可厌,真实为可喜。见山不碍目,闻水不逆耳。愉然无所为,自得而已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茆檐前后久松萝,百里乘闲向此过。间水绕田山影转,野林留日鸟声和”四句,诗人所写之景皆是用直觉去体悟,这与禅宗静观、默想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联系,充满了动静相生、虚实相映的禅意,达到了“以物观物、物我冥和”的超凡境界,看似恬淡,其实深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石的禅诗多文字浅白晓畅,诗境恬淡明静,给人以禅味澄澈却又悠然自得的亲切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行天即雨,我止雨还住。雨岂为我行,邂逅与相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2

主题

9万

回帖

33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23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寒时暖处坐,热时凉处行。众生不异佛,佛即是众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6-7 17: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