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打油体”的代表人物是谁?
王和卿,河北大名人,他与大戏曲家关汉卿是同时代人,但比关汉卿离世早。据说两人相交甚好,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时有关汉卿者,亦高材风流人也,王常以讥谑加之,关虽极意还答,终不能胜。”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王和卿列于“词林英杰”150之中。 王和卿是金元之际最重要的散曲家,也是散曲“打油体”的代表,现有散曲小令21首,套曲两篇及残曲[黄钟•文如锦],保存在《太平乐府》、《阳春白雪》、《词林摘艳》等集中。 王和卿性格乐观豁达,为人诙谐,喜欢戏谑,其散曲也多具“滑稽佻达”艺术风格。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说他“滑稽佻达,传播四方”。 王和卿在元初散曲家中表现出独树一帜的“风采”,他在选材上以丑作乐,在意趣上以俗为归,语言也多浅俗刻薄,对元曲浅白本色的语言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王和卿“滑稽佻达”的性格在他的散曲作品中有所反映,其中尤以[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最突出,同时,这首曲子也是王和卿最为知名的代表作: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难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地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大意是:挣破了那庄周的梦境,到现实中,硕大的双翅驾着浩荡的东风。把300座名园里的花蜜全采了一个空,谁知道它是天生的风流种,吓跑了采蜜的蜜蜂。翅膀轻轻扇动,把卖花的人都扇过桥东去了。 曲子让人容易由蜂蝶采花联想到情场艳事,滑稽诙谐之趣也便油然而生。同时,一只蝴蝶被夸张得如此硕大、风流和强悍,也给人滑稽诙谐之感。 此曲综合运用了想象、夸张、比喻、象征的艺术手法,荒诞滑稽地写出了一个超级“风流种”所具有的非凡神力,作者擅用夸饰之巧譬善喻,运用“庄周梦蝶”的故事,将现实世界转化为想象天地,以“弹破庄周梦”破题,运用“物化”承转的自由观念,赋予“大蝴蝶”神秘的色彩,开拓想象的意涵与空间。 其次则以“两翅驾东风”、“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等句夸饰其翅,隐含《逍遥游》之趣。此蝴蝶颇有“翼若垂天之云”之大鹏鸟的意象,在转化后,其形轻巧逍遥,惊破现实,将采蜜的蜂惊吓煞,卖花为生的人被扇过桥东,犹不知所以,充分表现元曲谑浪诙谐之趣。 此曲语言诙谐风趣,生动幽默,具有民间歌谣活泼而有生气的精神,也有比较醇厚的俗谣俚曲色彩。 晚明著名曲学家王骥德《曲律•论咏物第二六》就特别推崇欣赏散曲创作中这样一种非是而是、不粘著于物的开篇技巧。 在《曲律•论咏物第二六》说:“元人王和卿《咏大蝴蝶》……只起一句,便知大蝴蝶。下文势如破竹,无一句不是俊语!” 王骥德有一首散曲[拨不断]《大鱼》也以神奇的想象、惊人的夸张、通俗的语言,诙谐地夸写大鱼胜过神鳌的伟力,与[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有异曲同工之妙: 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此大鱼“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使人联想到这是沦落到社会底层的文人们自身行为的一种无奈的解嘲与解脱,充分地体现其玩世不恭的文人气质。 王和卿抹去了传统文学的高雅光环,毫无顾忌把最粗俗的题材引入散曲,如《王大姐浴房吃打》、《咏秃》、《胖妓》,以及《绿毛龟》、《长毛小狗》这些传统文学向来不取的世俗景态,即使用“俗人”之眼观之,恐怕也是“丑”,但却被王和卿摄入曲中。 王和卿将滑稽调侃之风,以及“丑恶”之物等不同于传统诗歌的“本色”成功地摄入曲中,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正说明这种风格乃是一种时代的文学之潮,是值得推崇和借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