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5|回复: 9

[百家争鸣] 格律诗规则问疑

[复制链接]

34

主题

119

回帖

8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3
发表于 2021-11-11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格律诗规则问疑
也许是格律诗乃我国古诗发展的最高阶段和最高形式的原因,今人写古诗,特别是四句、八句的五言、七言诗,大家往往以格律诗来要求。如果不合格律要求,即使该诗立意深刻、意境非凡,也只能是“不入流”。殊不知,格律诗只不过是古诗的一种。四句或八句的五言、七言诗,既可写成格律诗,也可写成非格律诗,岂能都按格律诗去要求?
虽然这样,笔者还是有意去学习格律诗的知识。但笔者发现,格律诗的规则有不少地方是和汉语言的特点、规律相冲突的,有些规则还是自相矛盾的。
在提出疑问之前,笔者还是先把平仄来简单说一下。什么叫平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仄声。在古代,有平、上、去、入四声,除平声以外,其它的上、去、入三声都属于仄声。在现当代,我们使用的普通话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中,阴平和阳平属于平声,而上声、去声则属于仄声。关于古代的入声字,则分别转化为现当代的四种声调里了,其中以转化为去声的为最多(在南方等一些地方方言中,还保存着入声)。
一、关于句式
按照格律要求,五言(七言)绝句的标准句式(理想化句式)有以下四种:
句式1:(平平)仄仄平平仄
句式2:(仄仄)平平仄仄平
句式3:(仄仄)平平平仄仄
句式4:(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上四种句式,不管是以第几种开头,也不管是五绝或七绝,都是这四种句式的来回变动。更甚的是,五律(七律)就是五绝(七绝)四种句式的重复。还有更可笑的,有的律诗(八句)甚至有一种句式的三次重复。例如王维五律《终南山》第一句(太乙近天都)、第四句(青霭入看无)和末句(隔水问樵夫)的句式都是“仄仄仄平平”,在短短的八句诗内,竟有三个句式重复。毛泽东七律《到韶山》第一句(别梦依稀咒逝川)、第四句(黑手高举霸主鞭)和末句(遍地英雄下夕烟)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三次重复。
笔者在想,汉语言千变万化,不论五言还是七言,句式多种多样,为什么非要固定这几种句式(并且还重复来重复去)呢?这不是违背汉语言句式丰富多彩的特点、规律吗?
二、关于平仄
从前面,我们知道了五绝(五律)、七绝(七律)翻来覆去就是那四种句式的重复。
笔者在学习某诗词入门的讲座中发现,诗家在举以上四种句式开头的五言绝句中,只有皇甫冉的《婕妤怨》(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完全符合标准句式(该诗为首句平起平收);而其它的,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首句仄起仄收)、薛莹的《秋日湖上》(首句仄起平收)、韦应物的《答李瀚》(首句平起仄收),都有变通用字。其中,《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的“欲”该平而仄,《秋日湖上》“谁与问东流”的“谁”该仄而平,《答李瀚》“溪上对鸥闲”的“溪”该仄而平。另外,举的五律(杜甫《水槛遣心》,王维《终南山》,李白《送友人》,李商隐《风雨》)、七律(杜甫《野望》,毛泽东《长征》)的诗例中,都有不合平仄的字。
以上这种情况,不禁让笔者思索:中国格律诗千千万万,为何仅有皇甫冉的《婕妤怨》完全符合标准句式呢?思来想去,原因无非一条:这种标准句式的搭配组合违背了汉语言的特点、规律。
面对这种尴尬情况,老祖宗实在智慧得很——变通。
也许在实践过程中,这种标准句式实在是强人所难,于是就放宽了一步,“一三(五)不论”了,只要能做到“二四(六)分明”就行了(笔者前面讲的例子不合平仄的字,都是处在“一三〔五〕”位置上的)。
何为“一三(五)不论”?就是说,一句诗内,处在一、三、(五)位置上的字可以不讲平仄。何为“二四(六)分明”?就是一句内,处在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必须讲平仄,且做到“平仄相间”,即:如果一句诗第二字是仄声,那么,第四、第(六)字应分别为平声、(仄声);反之,如果该句诗第二字是平声,那么,第四、第(六)字则分别为仄声、(平声)。这是指一句之内。对于联句来说,对句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应和出句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应做到“平仄相对”,即:如果出句二、四、(六)位置上的字是“平、仄、(平)”,那么,对句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就应该变成“仄、平、(仄)”;反之亦然。
明白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事实告诉我们:不是。为什么?仍是汉语言千变万化的特点、规律的缘故。正是由于汉语言的千变万化,所以格律诗才自然而然地出现孤平、三平调、三仄调等现象,但格律诗不允许,非要来一个“救”。这一“救”,有的还好——能保持“二四(六)”分明,而有的则不能保持了,违背了这一放宽性的规则。在这里,笔者举《诗词入门十八讲》中的例子。对于“本句自救”,从诗家举的例子来看,还能遵守“二四(六)分明”,但对于联句中的“拗句”进行“救”时,就违反了。
请看李白《渡荆门送别》: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出句句内违反了“句内平仄相间”,第二、第四字都是平声。因为出句的第四字该仄而平,所以对句虽然是标准句式,第四字仍违反了联句内的“平仄相对”。
再看杜甫《咏怀古迹》: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句也违反了“句内平仄相间”,对句的第六字同样违反了联句内“平仄相对”。
以上这种情况,诗家讲:“在前人诗中屡见不鲜,乃至科举考试的试帖诗,也容许用此种句式。这种特许犯规的句式,用的人多了,公认为合辙的句式,也难称其为‘拗’了”。诗家还说:“这种‘特拗’句式,多数用于尾联的出句,成为唐宋诗人的一种时尚。”
由此看来,格律诗的这种规则是“每况愈下”。刚开始提出标准句式,但实际上几乎不可能,就只好退而求其次,来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可事实上,就连这个法则,也不能完全遵守,就只好再次“变通”——“救”。这一“救”不要紧,又违背了“二四六(分)明”。违背了“二四(六)分明”,本来是诗人应该引以为耻的事,可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拗”竟成为“唐宋诗人的一种时尚了”。这岂不可笑?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不反对单句的标准句式,因为对于一个单句来说,是很好做到的;笔者质疑的是标准句式的组合,这样非常不容易做到。
三、关于音节
按照诗家所言或者说按照标准句式,格律诗的音节好像应该都在偶数字上,即二、四、六的位置上,大概这就是强调“二四六分明”的原因吧。这样一来,五言诗一句诗可分为头节(头两字)、腹节(中间两字)、脚节(最后一字),而七言诗的头两字则叫顶节,以此类推,分别叫头节、腹节、脚节。试举例如下:
五言诗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头节∣腹节∣脚节∣头节∣腹节∣脚节
七言诗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顶节∣头节∣腹节∣脚节∣顶节∣头节∣腹节∣脚节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这样划分音节是有道理的。但从实践中看,这样划分并不全面。再举例如下: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头节∣腹节∣脚节∣头节∣腹节∣脚节
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顶节∣头节∣腹节∣脚节∣顶节∣头节∣腹节∣脚节
按照诗家的划分,五言诗和七言诗这样划分音节同样没错;但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是一个标准的主谓宾结构的句子,节奏点在“山”、“横”、“郭”和“水”、“绕”、“城”上,应该读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七言诗句也是一个有定语的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应该读成“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况且《阁夜》整首诗的节奏都是这样的)。如果按照诗家所说的音节去读,岂不闹笑话?
因此来说,这样划分音节是不够准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二四六分明”也是不够恰当的;如果非要强调的话,而应该强调节奏点上的平仄分明(即使这样,在实践中也可能有问题)。
四、关于孤平
刚才提到了“孤平”、“三仄调”、“三平调”,现在谈谈“孤平”。
在格律诗中,据说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最容易犯“孤平”的“毛病”。用这种句式写诗的时候,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决不可将“平”通融成“仄”,如果通融成“仄”,就会变成“仄平仄仄平”或“仄仄仄平仄仄平”了。
从上面举的例子中,我们很容易就看出什么叫“孤平”,一般来说,除标准句式外,整个句子除末尾字属“平声”外,在其它位置只有一个“平声”字(第一字又不算)。这种句式(“仄仄仄平平”也不能算),就叫犯了“孤平”的“毛病”。这种句式,虽然做到了“句内平仄相间”,但也不行。
诗家关于格律诗不能出现“孤平”的规定,笔者在想:是否有实际意义?对于写诗,讲究意在心端、句在笔端、字句随心而出,本来是自然形成的句式,你非要去“救”(况且还是符合“句内平仄相间”的句式),究竟有没有这个必要?如果说讲究平仄是为了使诗句抑扬顿挫——美,难道“孤平”的诗句就不抑扬顿挫了吗?笔者自知功底浅薄,但从王力老师在《全唐诗》找到的仅有的犯“孤平”的两个例子中,笔者怎么也读不出不抑扬顿挫的节奏来。
请读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醉多适不愁
仄平仄仄平
再读李颀《野老曝背》:
百岁老翁不种田
仄仄仄平仄仄平
不知大家和笔者的感觉是否相同?笔者更不知道诗家把“孤平”定为诗病究竟是何原因。难道仅仅是因为“在唐宋千万首诗当中,这寥寥的两个例外足以证明近体诗的孤平确为诗家的大忌而已(王力《汉语诗律学》)”?
“孤平”句式少就定为是“诗家大忌”,而“特拗”这种严重损害平仄规则的诗句因为大家爱好(“时尚”)就成为正格,这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了。
五、关于失粘
失粘也是格律诗的大忌。
何为粘?用诗律谨严的毛泽东七律《长征》(诗中只有“磅”字该仄而平,其余字符合标准)来做例子吧: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们知道律诗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并且知道“句内平仄相间”、“联内平仄相对”。那么,“粘”指的就是联与联相邻句子的前面部分平仄相同,即第三句和第二句、第五句和第四句、第七句和第六句前面部分的平仄相同(绝句只有第三句和第二句)。《长征》颔联出句(第三句)“五岭逶迤腾细浪”和首联对句(第二句)“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开头平仄相同,都是“仄仄平平”,这就叫“粘”;反之,就叫“失粘”。
需要明确的是,对于七言诗来讲,前面部分一般是指前四个字;而对于五言诗来讲,一般是指前两个字。
虽然伟大领袖写出了格律谨严的伟大诗作,但笔者仍有疑问:把失粘定为格律诗的大忌,有必要吗?保“粘”又有何意义?原因仍是汉语言千变万化,句式当然也要千变万化,这才符合汉语言的特点、规律。
六、关于三平
三平叫“三平调”,也叫“三平脚”,是指诗句的末尾连用了三个平声字。这种“毛病”最容易出现在五言“仄仄仄平平”和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式中。据说,三平结尾破坏了诗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如果因为这种原因而把“三平调”定为大忌的话,是可以理解的。但笔者有个疑问,格律诗的标准句式不是有五言的“平平平仄仄”和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吗?为什么“三平”在句式的开头或者其他地方就可以了呢?
事实上,“三平调”的诗句果然就失去了抑扬顿挫的效果吗?好像并非如此。因为,即使末尾三个字都属于平声字,按现代汉语来讲,平声还分为阴平和阳平的,音调还是变化的,只不过变化没有平仄交替那样明显罢了。另外,三平调也有它的好处,能使诗句更加悠扬。这大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吧。
也谈谈“三仄调”,和“三平调”相反,是指诗句末尾三字全用了仄声。据诗家讲,三仄调属于小忌,唐人并不以三仄调为诗病。但有的诗家认为“‘三仄调’会使诗句节拍界限不清,失去平仄相间的音乐美。”其实这种说法也值得商榷,原因和‘三平调’的原因道理一样。
由此,笔者认为把‘三平调’列为大忌、把‘三仄调’列为小忌原是不必的。‘三平调’、‘三仄调’自有它的优长,岂能没病硬让它害“病”?
七、关于拗救
由于格律诗条条框框太多,而汉语言又千变万化,因此,作出的诗难免不出现“出格”的现象。怎么办?“救”哇!前面讲的“孤平”、“三平调”、“三仄调”等就属于“拗句”,有“拗句”,就得“救”,不“救”不行,这就叫“拗救”。
那么,出现了“拗句”到底用不用“救“呢?笔者浅薄地以为:未必都“救”。就像前面第二部分举的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和杜甫《咏怀古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两个例子,虽然“救”了,却又违背了“联句平仄相对”的规则。同时,前面讲“孤平”“三平调”等的时候,已经说明了原因。
另外,笔者在想:诗作者在作格律诗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有意“救”呢?例如李白五言诗《夜宿山寺》一拗三救(第一个字“拗”,所以第三个字必须“救”,这就叫“一拗三救”)的例子:
恐惊天上人。
仄平平仄平。
我们知道,这句的标准句式是:平平仄仄平。因为第一字该平而仄,造成了第二字“孤平”,所以第三字必须用“平”来“救”。从道理上讲这是行得通的。但是,对于天才超逸的李白,对于喜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李白,他是否真的想到:哦,这句诗是拗句,我必须得救一下?恐怕未必。因为从诗的内容来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楼高得都可以摘到星辰了;在这么高的楼上住着,“不敢高声语”自然是“恐惊天上人”,而不是“恐惊地上人”。
所以,对于所谓的“拗句”和“拗救”,笔者也不敢苟同。
八、关于好诗
在学习格律诗时,笔者发现,诗家举的例子中不管是失对失粘,还是拗句特拗句,一般都是名家名作,况且绝大多数是唐朝名家名作。这又引起了笔者的思索:何为好诗?
例如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这首诗,第三句和第二句失粘。但就是这首诗,被传唱了一千多年,并被继续传唱着。
例如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的首联、颔联平仄失对,四句都有拗字,也不救,不合律;只有颈联、尾联合律”(《诗词入门十八讲》)。但是,就是这首毛病百出的七律,却成了“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压冠之作,连诗仙李白也不得不有“崔颢题诗在头上”的无奈。
再例如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从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此诗尾联出句属于“特拗”句,第四字平仄失对。但就是这首诗,也是我们大家经常引用的名作。
由此看来,“失对失粘”、“拗句”以及“三平调”等诗家所谓之“大忌”,并不影响一首诗的成功。唐朝以后,虽然诗律愈来愈细,诗家又特别讲究这个,可为什么成就一直超不过唐朝呢?可见,苛刻的形式并不是一首诗成功的必要条件,关键在内容!既然这样,我们何必非要死守这种框框呢?
九、关于规则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有必要专门谈一谈诗体的规则了。
对于一种诗体,讲一定的规则是必要的。比如说讲“押韵”,是为了吟诵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讲一定的平仄,是为了“抑扬顿挫”,起到音韵之美;讲对偶,是为了增加艺术性,等等。但这些规则一定要符合汉语言的特点规律,如果不符合,那么,这些规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和意义。例如,像“孤平”、“失粘”、“拗句”、“上尾”、“三平三仄”这些句式,是汉语言的特点、规律所致;它们在五言、七言诗里大量出现,正是汉语言特点、规律的表现,是正常现象,为什么偏要视它为“病”、从而去“救”呢?
笔者浅见,为某种诗体定规则一定要把握这样几个标准:一要立足于汉语言的规律特点;二要具有实际意义,不能只是为了定规则而定规则;三要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四要好操作,不要互相矛盾。总之,最根本的是内容决定形式。
按照上述标准,我们以律诗为例,可以这样来定义何为律诗:一,按照用韵要求,偶句要通押;二,按照平仄要求,符合“二四六分明”(句内平仄相间,对句平仄相对;有时候这样讲也不够准确,前面已经提到);三,至少有两组对偶(联句)。
如果按这三条标准来辨认律诗,就简便多了。按照这三条标准,会出现以下情况:一是中间换韵的我们通常认为的某些律诗就被赶出门外了;二是不管对偶的联句在开头还是结尾,只要满足两个,就可以纳入进来;三是只要符合“二四六分明”的都可以进入备选,这样,有“孤平”、“失粘”等毛病的诗也可以纳入进来了(当然,诗家并没有把这些诗排除在外,而是指出这样的诗有“病”)。
不过,这样一来,律诗的数量可能大为减少,但总比含混不清、自相矛盾要好。
关于规则,笔者只是举个例子来说明,并不一定恰当。总之,讲规则要易简不易繁、通用好操作。
十、关于认识
笔者以为,现代人对古诗的认识有误区。诗坛泰斗贺敬之老师早在一九九三年就指出:“由于人们往往不区分古体与近体,特别是对四句或八句的古体或近体不加区分,一概按近体的律诗或绝句的格律来要求”(《贺敬之文集》第六卷《自序》)。
笔者写此文的目的不是要打倒格律诗(格律诗是打不到的),只是就有些繁琐的规则提出质疑。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笔者喜欢古诗,尤其喜欢唐诗,特别对七言四句和八句的诗感兴趣,常写这样的古体诗。认为这样的形式最容易表达情感。但又不想受格律诗的束缚,所以只借鉴了其躯体(四句和八句、讲究对偶,要求押韵等)。
其实,写古诗,并不一定非写格律诗不可;就连四句、八句的古体诗,也没有必要非要按格律诗的要求去写。事实上,在当代,已经有大量的人在写非格律的古体诗(包括四句和八句)了。
  笔者有一首《网上看格律诗讲座有感》对格律诗的看法:
     格律体             新古体
 失粘非是病,拗句有优长。    失粘岂是病?拗句有优长。
 三仄力遒劲,三平调悦扬。    三仄力遒劲,三平调悠扬。
 孤平因水到,平仄靠规耥。    孤平因水到,平仄靠规耥。
 今者学前体,剔除守旧框。    今人学古体,宜破旧框框。
  不知读者认为哪首更好一些?
  最后,笔者用《新古体诗》表达对写古体诗的看法:
古制谨遵固然佳,形式放开也不差。
松柏梅竹俱美树,杏荷桃李尽好花。
音流韵畅实可敬,情真意新最堪夸。
新的时代新情况,新的问题新办法。
笔者毕竟学疏才浅,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韩彦军

34

主题

119

回帖

8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3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是笔者2015年在网上学习了格律诗词入门后提出的疑问?里面举的例子虽然是运用的老师课程里的现成例子,但由于笔者对古韵(平水韵)了解甚少,不一定都对,这个文章仅供参考。欢迎各位老师提出批评。
韩彦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45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793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11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宋以后,古诗创作逐渐走向更为狭窄的路上,近体诗几乎成为诗家的独好,格律上越来越严格。愚以为古体诗(古风)、乐府、歌行等诗体应该等到应有的重视,诗家应该多创作这类作品。现在情况是大部分都是些绝句和律诗,殊不知,格律过于严格对于诗歌的发展绝对不是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45

主题

9万

回帖

32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793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11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先生精彩文章,学习受益,问安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19

回帖

8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3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2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之水 发表于 2021-11-11 22:38
唐宋以后,古诗创作逐渐走向更为狭窄的路上,近体诗几乎成为诗家的独好,格律上越来越严格。愚以为古体诗( ...

谢谢老师鼓励。看来我们的观点总体一致。当前,古体诗创作有这样的情况:1.不了解格律诗的知识(要求),只要看到是八句的五言诗、七言诗就认为是格律诗(在未了解格律诗之前笔者也是这样认为),自己“创作”的八句的五言七言诗也标上“五律”或者“七律”。2.不了解近体诗产生以来押韵的特点(一般押平声韵,也有押仄声韵的,但一般不平仄互押,换韵或者说转韵除外),结果创作的诗作一会儿押平声韵、一会儿又押仄声韵,也就是平仄韵互押,读起来有一种晕头转向的感觉。我自己走的是贺敬之部长新古体诗的路子,即古风或曰歌行体,但在押韵上,一般遵守押平声韵就押平声韵,押仄声韵就押仄声韵,换韵或者转韵除外。
韩彦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97万

回帖

353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53427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16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感佩笔情。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19

回帖

8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3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庆东字恕鸣 发表于 2021-11-16 11:55
欣赏佳作,感佩笔情。问好老师!

谢谢老师鼓励,请多指导。
韩彦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19

回帖

8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3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9 21: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古诗词创作,走“近体诗”是一条道路,走古风也是一条道路,切不可以所谓的“近体诗”为圭臬。抛弃非“近体诗”就是不入门之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主题

493

回帖

46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4
发表于 2023-3-10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3-3-10 13:25 编辑

特拗”竟成为“唐宋诗人的一种时尚了”。这岂不可笑?

     平平仄平仄,不是特拗句,是律句。
     平平仄平仄,由平平 平 仄仄派生而来。
     平平平仄仄,由平平,仄仄内插平声而成。
     平平平仄仄的声调顺序是12534,不是12345。
     由于平平平仄仄的声调顺序是12534,故可将第三个平声字调为仄声,第四个仄声字调为平声,这样就派生出了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不是拗句,是律句,故在格律诗中经常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主题

493

回帖

46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4
发表于 2023-3-10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在想,汉语言千变万化,不论五言还是七言,句式多种多样,为什么非要固定这几种句式(并且还重复来重复去)呢?这不是违背汉语言句式丰富多彩的特点、规律吗?

    固定几种句式,是格律诗必须具有相间,相粘,相对的特点决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4-4-19 14: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