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海早读
崇明县兰公祠联(一)
赵藩
当年未遇人主求才,嘉泽但侪垂钓侣;
此日纵烦先生借箸,麓川已断款关眠。
【注释】
兰公祠:崇祀兰茂之祠。兰茂(1397—1476),字廷秀,号止庵,晚号和光道人,杨林(今属崇明县)人。兰茂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过目成诵”(《崇明县志》)。“少有大志,潜心理道,淹通经史,凡医卜星象之书,靡不穷究其奥,乡里称‘小圣’。”(李澄中《兰先生祠堂记》)明初党争激烈,政治黑暗,青年时期的兰茂“耻于利禄,自匾其轩曰《止庵》,遂不出”(万历《云南通志》)。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崇明人翰林院侍读李澄中(渔村)倡导捐资修葺了“三公祠”。民国四年(1915),时任旅长的李文汉募资重修兰公祠,特邀滇中名贤书家为之撰题楹联,赵藩为之撰写了两副。
当年未遇…:此联说兰茂生时,未能遇皇帝求人才,只好在嘉丽湖上与友垂钓。
此日纵烦…:明正统六年(1441),麓川(今德宏边陲)傣族土司头目思任发兴兵叛乱,兵部尚书王骥奉旨入滇征剿。王骥“三征麓川”,曾亲自到杨林向兰茂请教。兰茂著《安边条约》,提出“若要麓川破,船从山上过”的建议。“骥造船,越沙木笼,置水军于金沙江,遂破麓川。”(《云南乡贤事略》)所以联语说:“麓川已断款关眠。”联中说,此日若再烦先生出谋划策,也无用了。麓川早已成往事。“借箸”即为人谋划。《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去见刘邦,刘邦边吃饭边向张良求教。张良为他谋划说:“臣请借前箸(筷子)为大王筹之。”后世因称为人谋略为“借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