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正红 发表于 2024-2-4 15:17

咏春雪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宋代:史达祖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注释:
①沁:渗透。兰心:兰花花蕊。
②草甲:新草外面的一层枯皮。
③信知:料知。
④行天入镜:典出韩愈《春雪》诗"人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句。此处用来形容春雪洁白松软。
⑤做弄:故意做出。
⑥乍:刚刚。
⑦上苑:皇家园林。
⑧灞桥:唐代建于灞水支流上的一座桥,故址在今陕西西安。
译文
雪巧妙地沁入兰花的花心,悄悄地粘上春草的草芽。仿佛想挡住了春风送来的温暖。雪花在碧瓦上很快融化,我知道昏暮时的寒意还很浅。桥面上行走,像漫步白云浮天。池沼澄净如明镜一般,雪花把万物打扮得轻柔细软。我想故乡必是落雪天寒,那里的层层帘幕四垂未卷,阻误了初归的双燕。
杨柳才染上青色,初生的柳叶都变成千万只白眼,刚开的杏花也由红脸变成粉妆素面。当年的王徽之雪夜间去访旧友,到门口却又不见而返,因他根本不在乎见与不见。雪路难行,司马相如迟赴了兔园的高宴。深闺中又把熏炉点燃,赶制春衫的针线也开始放慢。只怕那穿凤纹绣鞋的佳人挑菜回来时,在灞上再与你相见。

咏物词主要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到南宋时,咏物词已进入成熟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更重视写作技巧和形式美。史达祖的这首咏物词以细腻的笔触,绘形绘神,写出春雪的特点,以及雪中草木万物的千姿百态。此词大概作于词人独处异乡时的某年初春。

皖江轻舟 发表于 2024-2-5 20:35

欣赏学习,祝春节快乐!

皖江轻舟 发表于 2024-2-5 20:35

欣赏学习,祝春节快乐!

文字飞扬 发表于 2024-2-6 10:50

谢谢分享!

文字飞扬 发表于 2024-2-6 10:50

学习了!

文字飞扬 发表于 2024-2-6 10:50

得益!

文字飞扬 发表于 2024-2-6 10:50

问好老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咏春雪